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博士村”的书香(“忆乡愁 看振兴”第三届乡村振兴主题征文)

      彭祖耀

      披着晨曦,踏着露珠,我来到这个心仪已久的村庄。

      进入村道,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三层琉璃瓦牌楼,上面写着“全国幸福社区示范村”,两边对联:“鹤立鸡群冠赤县,源开流远润秧田”。 穿过牌楼,我进入了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闻名遐迩的“博士村”。

      一座江南风格的四合院,青砖黑瓦、画栋雕梁,这是秧田耕读文化馆。展览的实物、图片、表格、文字、声像、雕塑……让人目不暇接。村里的研学老师给一群来自长沙的中学生讲解,我跟随孩子们参观了“山川形胜,筚路蓝缕”“崇文尚教,诗礼传家”等展区,漫步在古朴飘香的庭院,仿佛穿越时空,对话古人。

      在村子中央广场,有面两层楼高的博士墙。墙上展示了全村28位博士的照片、就读院校和事迹,其中罗志勇父子北大校友,罗洪浪、罗洪涛兄弟博士成为美谈。全国恢复高考至今,村里走出了28位博士、176位硕士和上千名大学生。

      村里的老槽门,斑驳沧桑,浸染千年书香。秧田村耕读传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后唐时代。根据《罗氏族谱》记载,罗氏史祖罗瑜宗迁居秧田村后,带领子孙晴耕雨读,日耕夜读,耕读家风从此世代绵延。清代罗卓伦家境贫寒,买不起灯油,将萤火虫装在透光的布袋里,照明看书,梦圆进士,留下“囊萤夜读”的佳话。

      读书兴家,厚植入秧田人的血脉骨髓。昔日村里地少人稠,资源贫乏,穷则思变,村民把“跳农门”当做人生理想,他们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我遇到一戴着眼镜的老人家,在别墅草坪修剪花草。他招呼我去他家歇歇,说起了他的故事:他曾穷得饭都吃不饱,把喂猪、种地、卖柴、做篾匠、打零工换来的钱存在一个布袋里,自己生病也舍不得用,攒给孩子上学。他的两个孩子双双考上了博士。他嘿嘿一笑:“孩子读书有出息,我们家就兴旺了。”

      “这本古书你喜欢看吗?”老人把我迎进小别墅,随手拿了本线装书递给我,泡一杯茴香茶。客厅靠北是一个典雅的大书架,两盆瀑布似的吊兰。老人家喝口茶唠开了,他年轻时早早辍学种田,农闲时借书读,抄书读,现在孩子常常寄书孝敬老爷子。他跟我聊起了《周易》《诗经》,这哪像一个老农啊,简直就是一位满腹经纶的儒雅学者!老人家说村里家家有藏书,走错了路都会有人用书“款待”你。信步村头小巷仿佛沉浸在书香世界,蜿蜒小径,依依垂柳。偶然间,传来阵阵读书声,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引人渐入佳境。

      老人家还告诉我,寒窗苦读走出农门的乡贤,先后捐资数百万元支持公益、扶贫助学。第一位从秧田村走出去的博士罗宣干捐资成立了村教育基金,用来资助村里学子出国留学。逢年过节,返乡的博士会在老槽门与孩子们分享学习秘诀,罗智祥博士每年主讲“学家风、读家史、温礼仪”的开学第一课,重温罗洪涛博士从美国寄回的励志家书。

      依托研学兴村,是村里一条致富“秘笈”。秧田村书香万里,村里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村”“全国最美农家书屋”“全国闻名博士村”等殊荣,慕名来参观“取经”的集体和游客络绎不绝。老一辈罗碧儒退休后反哺家乡,带领村民深入挖掘博士村勤耕重读的优秀文化,整合耕读文化馆、农家书屋等资源,围绕“美丽乡村游”“红色记忆游”“历史文化体验”“非遗文化体验”等研学主题,推出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趣、习农家俗、结农家缘”的博士村特色研学项目,让青少年走进乡村,感悟家风民俗,传承优秀文化。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众筹共建模式,将10%的效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入股村民均享受分红。村内共有家庭民宿40余个,年均接待学生10万余人次,每户年收入10万元左右。崇尚耕读的秧田村人,把“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烟叶子”“好厂子”变成了致富增收的“钱袋子”。

      徜徉在缀满野花的田埂上,我忽闻阵阵笑声随风吹来,循声望去一群穿着校服的孩子,在秧田里研学扯秧、插秧。一丘丘的秧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孕育丰收的希望!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