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6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这里的老师非常专业,技术也非常智能!”在长沙县红花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蜂场里,来自南苏丹上尼罗河大学的教授Selim忍不住竖起大拇指。6月23日,他和30余名同胞在湖南省农科集团的组织下来到这里,开启了一场养蜂技术的研修之旅,这次研修也是中国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之一。Selim口中的老师,是该合作社的社长谭创明,也是当地养蜂事业的带头人。
相隔万里,地域风俗各异,长沙的养蜂经验何以吸引非洲友人?“我们一直在走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之路。”谭创明表示,打破常规,大胆创新,该社成长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的路径,同样值得输出、落地到非洲。
标准化 “高科技”加持,精准把控参数
花香四溢的浔龙河畔,蜂飞蝶舞,当地村民以养蜂为业。然而近年来,在市场化的浪潮中,大山里的蜂蜜却屡屡败下阵来,销量始终不见起色。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非洲的“土蜂蜜”也经历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挑战。
“没有标准,产品很乱,看上去又不合格,这样的蜂蜜怎么会有人买呢?”谭创明指出,想要提升蜂蜜销量,首先要把好源头的标准关。
国家标准、欧盟标准……严苛的考核指标指向蜂蜜的生产过程,温度、湿度、含氧量等都需精准把控。这也倒逼蜂农们创新理念,用“高科技”为养蜂工作“上分”。
“用这个小小的环境仪,就可以随时查看空气质量了!”谭创明拿出环境仪进行演示,轻轻一点,便可在终端上实时查看PM2.5、二氧化碳、电磁辐射等参数,帮助判断蜂箱内的环境,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另一边,由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学院创业团队发明的数字化科技蜂房,也吸引了诸多非洲学员的目光。“我们采用自主研发的svm训练模型和自研聚类识别算法,可以检测蜜蜂是否生病,还能提供解决方案。”团队负责人廖姣介绍,有了这个蜂房,即使是初次养蜂的“新手小白”,也不必畏惧市场标准的检验。
“这些设备很实用,可以带回非洲!”现场,表达购买意愿的学员不在少数。
专业化 合理分工,实现人尽其才
选择蜂种、选购工具、安置蜂群、日常维护、疾病防治、采蜜加工……养蜂工作涉及数十道工序,没有经验、不懂知识的蜂农,对这些繁琐的事务往往难以胜任。
“我们那边也有很多养蜂合作社,由于水平不够,生存境况都比较艰难。”如何提升专业水平,让养蜂不再处处受限,这是许多非洲学员心中的疑虑。
“我们之前同样艰难,但在改革成功之后找到了方法!”谭创明笑着回答。
整体调度,分工协作,在谭创明看来,养蜂和生产汽车一样,都需要合理分工、人尽其才。“我们的经验是,一个合作社要根据人员特长进行安排,开车的就开车,做箱子的就做箱子。每个人做一项,一个人做10年,那他这项工作一定是做得最优秀的。”
资质平平也无需担心,还有数字手段作为“秘密武器”。在合作社的显眼处摆放着一台大屏,这正是由中国电信支持开发的“数字化养蜂平台”。系统里,不仅有养蜂知识的科普小视频,还有视频监控功能,能够实时监测蜜蜂的成长状况。
“通过这个大屏,坐在家里也能掌握专业技术,轻松养好蜜蜂!”谭创明的一番介绍,引来学员们阵阵称赞。
品牌化 集中包装,打开多样销路
无论是在非洲还是在长沙,养蜂产业正遍地开花,从业者数量逐渐增加。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如何让自家产品更具“含金量”?
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以品牌谋出路,是来自长沙的又一个创新实践。新云村“湘蜂牌山花蜂蜜”、白石源村“百花蜜”……在合作社的帮助下,一个个蜂蜜品牌脱颖而出,把分散的蜂蜜统一包装后对接市场,取得规模效应。
“我们村供销合作社在前期投入了150箱蜜蜂,其中有12户脱贫户、监测户小规模养殖,其他在村里由村供销合作社集中养殖,资源共享,利益共享,邀请专家教授做专业培训,实现‘蜜+’模式,打造白石源村的‘一村一特’。”白石源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杨希志表示,他们还把蜂蜜制作成伴手礼,吸引了多家企业前来采买,帮蜂蜜产品彻底打开了销路。
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三化合力”的长沙养蜂经验,为非洲养蜂人带来了新思路。“这次培训是沟通我们和外界、沟通两个国家之间的一个渠道。”在Selim看来,这次研修之旅就像一扇窗口,让他看到了非洲养蜂业的不足和进步方向。未来,他想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把长沙的养蜂经验运用到非洲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