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致敬那些“双抢”

      王宏

      驱车笔直宽阔的省道,烈日下,油砂路愈发乌黑发亮。不由自主地,我打开右转向灯,靠边停车,按下右车窗,拿出手机,“咔咔咔”连续拍照——不远处,几丘小块水田里,几个中年妇女,头戴草帽,脸裹纱巾,臂戴袖套,弯着身子,右手很有节奏地栽插着秧苗,偶尔直起腰望向前方,很快又埋头好一阵,一笔一画,在薄薄的水面写下一行行新绿。

      哦,“双抢”!三四十年前,我亲历了那一场场血与火的考验。同样骄阳似火的底色,城市钢筋水泥的丛林,差点遮挡了那个年代、那段岁月,那盛夏七月抢收抢种的“双抢”场景。于我们,少年时期的励志教科书,一则是课堂上老师教的,一则是稻田里“双抢”教的。

      东方泛着鱼肚白,酝酿了一个夜晚的凉风,一片一片、不紧不慢、均匀地滑过来,有些吝啬。竹板床上,我睡得正香。“宏妹子,起来,快起来,趁早上天气凉快去割禾啦!”母亲催声急,迷迷糊糊的我,头脑顿时清醒,虽十二分不情愿,不起来肯定不行,嘴角流出梦里浸泡过的丝丝口水,眼角还揉出一些尚未“熟透”的眼屎。“妹子”是那时乡下大人对细伢子,乃至对长大成人的晚辈的习惯称呼,不管你是男孩还是女娃,都唤作“某某妹子”。老兄大我五岁,自然懂事些,已经先我起床,弟弟小两岁,自然也不敢违抗母命,紧随起来,妹妹比我小五岁,独女,幺妹,自然可以多睡一会。我们出早工,她一般陪母亲“守城”。母亲在家煮饭,做早餐,还必须把猪圈里四五头家伙安顿好,白天才能安安心心下地抢农时。

      犹如行军打仗,兄弟们牙都没刷,舀一瓢凉水,马马虎虎洗把脸,像一年级学生写错铅笔字,拿起橡皮擦毫无章法一顿狂擦,那赶时间、抢阴凉的节奏,已经顾不上眼屎跟口水是不是洗干净了。

      那时家里种了六亩多责任田,远近四丘,当天赶早去割稻子的是最远也是最大的一丘,记得叫作“毛镰丘”,有两亩四分大,大概因形如弯曲的镰刀而得名,紧紧缠绕着村里最大的水塘——五杉大塘。该大水塘有五个汊角,状如莲花,塘的面积究竟多大,至今不清楚,反正也弄不清了,十多年前已化身为工业园区。

      当威力初显的太阳光铺满五杉塘水面时,父亲带着我们三兄弟已经“放倒了”大约七八分地的金黄稻穗,该回家吃早饭啦,想想此际短暂的轻松快活,不比树上叽叽喳喳的小鸟逊色。

      早餐很简单,瘦肉打汤,或者蒸两个鸡蛋,再炒上自家种的足够分量的蔬菜,下饭的辣椒、坛子菜自然少不了,出汗无数的体力活,吃饭和喝水很过瘾。“双抢”期间,乡亲们不会吝啬买点猪肉开开荤,那时肉价已不便宜,每次父母都小心盘算着斤两。早餐吃得很快,父母耳提面命之下,吃饭不敢磨磨蹭蹭,烈日不饶人啊。八点半左右,连同母亲、妹妹,全家出动,父亲和哥哥扛着打稻机,我和弟弟各挑一副箩筐,当然,箩筐绳子得打结缩短,或在扁担两头绕几圈,我这小不点才够得上。母亲提着铜官陶瓷厂出产的圆鼓鼓的大肚茶壶,“大肚子”装着一家人半天的茶水。

      挺进“毛镰丘”,继续割禾,除了妹妹“看着办”之外,我们五个火力全开,“唰唰唰”手起镰落。上午十点多钟,估摸着已经割了一多半面积的稻子。张罗着打稻脱粒,先移出小块稻穗,把打稻机稳稳搁在水田里,装好布满V型铁钉的轮盘,再安上木挡板,形如小风帆的打稻机安装完毕,只等开机。驱动脱粒轮盘的动力,前些年是脚踩,后来升级为柴油机。脚踩打稻机全凭腿力,要又快速又干净地把稻子从稻穗上剥离出来,不使出浑身劲儿不行,金黄的稻子刚刚还在吮吸稻秆上的水分哩。脱粒过程俗称“扮禾”,想想真是贴切。父母踩机脱粒,我们四个递禾把。一会儿,扮桶快满了,父亲拿来箩筐,到桶后“出谷子”了,我和弟弟抢着钻到母亲和哥哥中间,将全部体重压在踩板上,增了力的轮盘转得飞快,“嗡嗡”之声响亮多了。

      太阳真是毒辣,汗水早已迷离双眼,该休息片刻了。“你们几姊妹要发狠读书啦,考上中专就吃国家粮,不用种田了!”“读不好书就只有像这样卖苦力种田的命!”就连路过的立伯伯、国伯伯、浩叔叔众乡亲都是统一的说辞,现身说法,谆谆告诫坐在田埂上扇风喘气的我们发奋读书。这不,唠叨之声还未消停,汗水还在往嘴角送来咸味,性急的母亲就在催着赶紧做事,母亲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赶早不赶晚”。

      一年一度的“双抢”教科书,“篇幅”短则半个月,长则二十余天,虽无白纸黑字,却清晰刻印着晒成古铜色的皮肤,刻印着气喘吁吁、疲惫不堪,刻印着叮着三四只蚂蟥血流不止的腿脚,刻印着蒙蒙亮的晨和黑乎乎的夜一派忙碌……这部教科书,最终如父母所愿,激励着我们三兄妹相继考上中专,淡出“双抢”战场。

      今天,种粮大户驾驭着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纵横驰骋,好不威风。后来得知,开头提到的中年妇女插秧,是因为“甩亩田”地块小、地势低,插秧机无法进军,种粮大户便花钱雇人插秧,估计当下也只有上了年纪的人能赚到这钱了。

      “双抢”这本励志教科书早已尘封,图书馆也找不着,我们的子女读不到,他们手里的电子书再博大、再便利,终究取代不了父辈、祖辈们读过的那部“双抢”大书。

      致敬,那些“双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