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丽蓁
风,动了,第一次踏上这条小路,兜兜转转将近两个小时,满眼满耳塞满耀眼的绿色。阳光炽烈,在山林里,我找到白云出岫的自由。往前走,我感到有一股深沉的寂静蕴含在深绿的深处,红绸带和同心锁在这片绿色的丛林格外引人注目,偶尔有人从身边经过,一人,一对,一群,好奇的,惊讶的,欣喜的,羞涩的,坚定的……寺庙朱门紧闭,门口两座石象都打起了盹。沿着寺庙外围的小道一直走,丈宽的青石板路被雨水浸润成了熟褐色,零落的树叶,碎裂的石土,或青或黄,割人的藤蔓缠上粗壮的大树,鸟儿衔来的各种种子也在石缝中肆意生长着。
右边的树弯腰把这条小道上的天空挡了起来,幽深又寂静,左边的红墙黑瓦,饱满,热烈,张扬。再看一眼,瓦上草木丰茂,墙上字迹斑驳,角落青苔满地,墙面正在褪色,生命却正在发生。
信步两转,听到流水的响声。脚步加快,有一座石桥连接着上山的台阶,尽头消失在绿林中,风动了,水也动了。我站在桥上,看溪水自山上走来,听见它从脚下路过,流转不息,经朽木、顽石、落叶不改其心,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这只是水吗?这不是水,这是有温度的江河,也是岳麓山跳动的脉搏。
真正把岳麓山放在心里的人都知道,没有爱晚亭的红枫掩映深绿,没有岳麓书院的儒家道场,没有麓山寺门前金色银杏上飘荡的红绸,没有云麓宫的论道钟鸣,没有埋骨青山的革命先烈,岳麓山,不过一座山罢了。
岳麓山是被湖南人用热血浇灌起来的,一座岳麓山,半部辛亥革命史,地底长眠的烈士,北极峰上铭刻的湖南精神。
在这里“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杜甫行经过。
在这里“悠然一长啸,绝妙两无伦”,朱熹攀登过。
在这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指点江山的毛泽东眺望过……
它就这样站在这座城市的中央。白天是安静耸立的山峰,当夜晚来临,麓山的灯光亮起,它是指引城市的灯塔。历史留下记忆,光荣值得传承,你以为先贤从何处来?就在这天青色的烟雨,在千年学府的书声,在山水洲城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