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毒赛跑!24小时随时出发的“消杀卫士”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 通讯员 杨岚 刘娟)在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有一群人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和隔离服,背着消毒工具,穿梭在疫源区人员集中居住酒店、确诊或疑似病例停留过的地方,居民们看到他们会有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放心。他们就是构筑疫情防控重要健康屏障的疾控消毒人员。

  面对疫情,开福区疾控中心第一时间组建新冠肺炎防控消毒保障组,7名“消杀战士”24小时随时待命、随时出动、随时作业,分秒必争与病毒赛跑。

  消毒组的日常工作是对疑似或确诊病例近段生活、工作及停留的地方、有可能造成污染的场所及时进行终末消毒,并对可回收防护装备、工作服、医疗废弃物等消毒处理。他们承担着疫情防控最后一道屏障的工作职责,就是为了在疫情期间还人民群众一个安全、安心的生活居住环境。

  消毒工作看似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需要熟练掌握消毒药剂配比和设备操作技能;更是一项体力活,队员们每次背负的消毒溶液加上设备重达20公斤,有时手里还需要提上10公斤重的气溶胶喷雾器。一旦碰到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只能负重几十公斤上下爬楼,想想都让人望而却步。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消毒剂刺激难闻的味道,每次喷洒完消毒剂,空气中就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普通人长时间接触会导致嗓子疼、眼睛疼。而消毒组的队员们总是义无反顾的冲在前线,在做好疫点(包括住房、办公室、公共场所等)终末消杀工作后,还要耐心细致的指导居民对刚消毒完的区域密闭1小时、再通风半小时后,方能让相关人员入内,确保消毒效果及群众健康安全。在这种又苦又累的工作条件下,消毒组的队员们却像“超人”一般,毫无怨言地24小时随时待命、随时出动、随时作业。因为他们知道,不留死角地彻底消毒,就可能保护了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生命健康。

  90后的蔡佳仁是开福区疾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消毒保障组组长,临危受命,他不敢有一丝懈怠,持续31天带头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担心其他组员有感染风险,在最危险的地方、最复杂的情况、最晚的时间点,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消毒工作是一项非常讲究时效性的工作,晚一天完成消毒,就多一分病毒传播的风险。2月10日中午,处理完相关疫点消毒工作,蔡佳仁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就又接到消毒处置任务,务必在晚上五点前完成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酒店全面消毒工作,确保晚上12时前完成所有密接者的入住工作。接到任务后,他立马组织人员前往,奋战4小时,对3万余平方米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为不影响密切接触者的安置工作,他让其他组员在单位休息待命,毅然选择自己独自前行酒店,为即将接送密切接触者来酒店的救护车进行“一人一车一消毒”处置工作。在寒冷的雨夜,蔡佳仁身着防护服、背着电动喷雾器,共计处置接送车辆30余次、再次持续工作6个小时,直到次日凌晨2点工作才结束。冷了就原地走动,困了就找工作人员说话,累了就蹲下休息。为了节省防护服,中途不喝水、不上厕所。完成任务脱下防护服时,里面工作服已经汗湿透。次日早上不到8点消毒组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张树林也是“消杀卫士”中的一员,近四十岁的他看似结实健壮其实是有着9年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病号”,但疫情发生以来,他冒着被感染的高风险,始终战斗在防疫的第一线。

  凌晨接到紧急通知,立即起身准备防护装备、配备消毒药剂、集合登车……这些重复了无数次的流程,消毒组的队员们都已滚瓜烂熟,短短数分钟就能奔向战场。

  虽然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消杀,但消杀工作直面病毒,消毒组要穿梭在患者家里、病床边、发热门诊、工作区域等各种危险场所,危险系数极高。“注意点,一定要做好防护!”成了队员们空闲时最常挂在嘴边的互相提醒。

  “身上背的不仅是消毒设备,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这是“消杀卫士”们的信念。正是有了他们的守护,我们才能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安全且安心。

  截至2月25日,消毒组共计出动消毒任务100余次,参与完成疫点消毒30个、预防性消毒面积达40000余平方米、消毒指导100余次。

  感谢你们付出和默默守护

  为与病毒赛跑的“超人”点赞


【作者: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 通讯员 杨岚 刘娟】 【编辑:张炎炎】
关键词:消毒 开福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