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区:“青柚课堂”里 性教育话题不尴尬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卜劲文)本来和孩子有说有笑,但电视中突然出现了接吻画面,刹那间,空气里弥漫着尴尬的气氛。有家长的真实反应是谎称口渴,叫孩子帮忙倒水,把孩子支开。2年前,面对这个问题,21岁的陈梦玲的反应也是有点懵。从事青少年性教育工作2年后,陈梦玲会给一个相对专业的回复:既然看到了,不用刻意遮掩,建议自然地跟孩子交流,把问题还给孩子。2017年,省级社会组织湖南李丽心灵教育中心将青少年性教育以项目的形式推出,面向中小学校和社区开设了“青柚课堂”。在经过专业社工培训后,3名平均年龄20余岁的女孩成为了课堂推广的骨干。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陈飞摄

  “新手”上岗,每周都开探讨会

  一间小会议室,一个投影机,几名女孩轮流上台练课,不时还互相发问“刁难”,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今日,当记者来到位于天心区湘园社区三楼的湖南李丽心灵教育中心,青柚课堂性教育项目组社工陈梦玲正和其他几名女孩进行业务探讨,这样的交流刚开始每周都会有。

  刚刚接触到青少年性教育话题时,陈梦玲还是一名社会学系大学生。那时候没有专门的青少年性教育项目,只是在公益夏令营时穿插一些孩子自我保护为主的内容。几年前,一名志愿者给一群小学生上课时发现后排的一个男孩子把弄着自己的“小鸡鸡”给同桌看,这名大学生志愿者有些惊慌,又不知该如何处理,下课后反馈给了所在的社工组织。

  “要致力于解决教师不敢与孩子谈性、家长不好意思与孩子谈性、孩子不懂科学的性等问题,普及科学的性教育,提升孩子保护自我的能力,让更多人心灵富有。”在“你我伙伴”性教育平台的支持下,湖南李丽心灵教育中心发起了这一项针对儿童性教育的普及服务项目。课程设计特别生动,针对性强,在系统培训4个月后,项目组社工单云也转变了自己对性教育的看法,她和其他几名同事一起学习、练课、试讲,希望在这里实现人生价值。

  应对“千奇百怪”的问题,从尴尬到淡定

  “刚开始到学校推广时,一些学校对项目很感兴趣但也觉得很敏感,于是提出必须换个课名。”说起前期推广时的尴尬,社工李旷仪记忆尤深。为了让课件推广顺利进入学校,她们不得不将项目“改头换名”,打上了“生理卫生”“安全课堂”的旗号。

  孩子们的接受也有一个过程。有一次到学校,早已熟悉她们的几个男同学开着玩笑喊着“‘污婆’来了”。换做以前,女孩们可能会觉得很尴尬,这时,她们会很淡定地和他们交流:“为什么这样说?”“在我们看来,孩子对性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有了解,但又不是科学的认知。”有一次下课后,一个女同学连问了老师李旷仪三遍同样的问题,“老师,你的处女膜还在吗?”李旷仪当时愣住了,这是她们之前自己多次试课和业务交流也没有涉及的问题,李旷仪不知该怎么回答。接下来的课堂上,李旷仪详细地把处女膜作为人体的一部分介绍了一番,讲解它的功能与作用,既回应了孩子,又巧妙地转化了这个问题。正是这样那样“千奇百怪”的问题收集,女孩们从实践中来,不断充实课件。“青柚课堂”在学校之间有了口碑,老师们还互相推荐。

  一个拥抱坚定初衷,要让更多青少年受益

  采访中女孩们说,近2年工作中发生的一些事,也让她们更加坚定了初衷。单云清楚地记得,在一个青春期的主题活动中,一名女同学悄悄找到单云,说自己来月经了,其他同学觉得她早熟,看她的眼神都很奇怪,女孩话语里带着深深的自卑。后面的环节,单云特意讲解这个知识。下课后,女孩走过来给了单云一个个紧紧的拥抱,在她的脸上看到了重拾的自信。这个温暖的举动也触动单云的心,虽然推广的路上有艰难,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门事业来干。“我曾经也有意识地带着妈妈参加了一次活动,她在台下坐了一个小时听我讲课,关于工作的内容,她没有和我聊过,我想她看到的是我在工作上的热情,她是表示支持的。”陈梦玲说。

  截至2018年12月,“青柚课堂”项目在长沙地区已覆盖超过20个学校及社区,共计服务6538人次。“孩童时期的困惑很可能因为没有人倾诉和帮助造成心理创伤,伴随至成年,甚至影响到未来的夫妻、亲子关系,这样的‘心理疫苗’大人比孩子更需要。”作为青柚课堂性教育项目组负责人,陈梦玲多方奔走,她们今年的目标是通过10家性教育合作机构将课堂推广到全省,让3万人次青少年受益。

【作者:全媒体记者 卜劲文】 【编辑:刘树源】
关键词:天心区 青少年 教育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