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引领大动能

相链区块链

  湘江早报9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冯茜宁)岳麓山下,湘江之滨,朱张会讲的盛况已成为美谈。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科技创新,成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能!

创新孵化产教融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要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湘江新区提出构建“一城五基地”(岳麓山国家大科城,湘江科创基地、中南大学科技转化基地、湖南大学创新转化基地、湖南师大文创基地、国防科大军民融合基地)科创格局,打造从科创端(大科城)-孵化端(五基地)-转化端(五园区)的全周期创新链。

  在总书记调研湖南的3个月后,2020年12月25日,集创新孵化、产城融合、产教融合等功能于一体的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最大科创基地——湘江科创基地正式起航,目前已有18家优质科创企业(项目)签约入驻湘江科创基地(一期),从签约入驻、入园注册的企业来看,既有创瑾科技全球总部等院士项目,也有汇思科技、酷陆科技等“海归”项目,还有海图科技、格尔智慧等一批明星科创企业。一个面向全国、对接全球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原始创新策源中心、科技人才汇聚中心呼之欲出。

  丰富的科研、人才资源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让湘江科创基地频频获得企业青睐。“我们落户新区一年时间,成功完成了A轮融资,并进入湖南省互联网企业前三十强,湘江科创基地1号栋是我们的总部大楼,接下来我们将在这里大展拳脚。”酷陆科技创始人罗舟路告诉记者,入驻湘江科创基地,主要是看中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周边高校云集带来的招揽人才的便利。据了解,整个基地建成后,可聚集科创型企业5000余家,新增就业岗位10万余个,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创税收10亿元。

  今年6月,中南大学科技园获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会体检的智慧健康亭、告别粉笔灰的智慧黑板和智慧课桌……走进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5号栋,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炫酷的“黑科技”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张尧学领衔的透明计算项目为理论指导,这家深耕信息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智慧教育”系列产品经梅溪湖两所学校“尝鲜”体验,取得良好市场反响。中南大学科技园以中南大学为依托,有效利用学校在科技、人才、教育和文化等方面资源,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探索出一条独具中南特色的“学校实验室技术研发—科技园转化孵化—产业园产业化壮大”转化之路。

  如今,“一城五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国防科技大学军民融合基地已完成项目建设,湖南师范大学文创基地落户后湖艺术园,湖南大学创新转化基地已启动……为支持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建设,岳麓山大科城管委会出台了《关于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若干措施(试行)实施细则》和《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关于打造科技人才高地的实施办法(试行)》。上半年完成技术交易合同683件,技术合同交易额6.78亿元;新增科创企业1772家,科创企业总数达5826家;申报40家高新技术企业;为长株潭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人才2353人。

打造双创“升级版”

  湘江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当好“三高四新”战略排头兵,必须抬高坐标再出发,打造双创示范基地“升级版”。

  9月7日,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湖南欧美同学会、长沙市政府、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联合承办的欧美同学会第二届“双创”大赛智能制造产业赛区海选在湖南湘江新区岳麓科创港举行,L4级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方案、酷陆智慧环境云等60个项目入围初赛,将于本月底争夺24个决赛名额。

  湘江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大赛将为海内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搭建平台载体,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长沙。作为全国第四个正式获批的海归小镇——海归小镇(长沙·智能制造)先导区,将与新区的科创和智造产业资源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其拓展范围的产业优势,将北部的岳麓山大学科技城、西部湘江智谷·融创新城、南部的大王山旅游度假区的科创、智能网联和文旅产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不断完善海归小镇生活、生产、研发功能体系。

  目前新区范围内已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07个。位于西湖文化园的58小镇是一站式综合性科创服务和产业服务平台,聚集了130余家创新企业。为更好地提供科创价值服务,58小镇内设立了长沙市企业上市服务中心、前行58小镇辅导基地、红枫计划前行58小镇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企业金融服务站,在上市服务、链接资本等多个维度为园区企业发展打通“任督二脉”。“入驻小镇2年,我们实现了业务飞跃式增长。”盛香亭创始人、CEO李凌子参加小镇党委组织的“创业公开课”分享活动受到启发,公司尝试布局全国市场。现在,在小镇党委帮助下,依托小镇运营平台,盛香亭门店已发展至200余家。

  8月1日,在湘江新区重大双创示范平台柳枝行动第三十七期入孵仪式上,超宽带芯片设计、i3D三维数字孪生引擎、CART细胞免疫治疗方案、健康老龄线上服务平台、“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照明能源综合利用整体解决方案等15个项目正式加入柳枝大家庭。柳枝行动致力于提升信息产业中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对于符合条件的移动互联网早期初创项目,提供20万元的专项财政资金扶持,帮助他们渡过创业初期的艰难。截止目前共孵化企业591家,其中83家企业获得106笔共计11.1亿元股权融资。

  今年初,湘江新区发布《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方案(2021-2023年)》,聚焦融通创新方向,进一步推动湖南湘江新区双创示范基地特色化、功能化、专业化发展,进一步优化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协同布局、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深化科技金融创新示范引领、提质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打造双创示范基地“升级版”。目前,新区共有创新创业平台700余个。其中,双创服务平台90余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9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1个、国家级小微双创基地5个,科研创新平台600多个,其中省级400多个,国家级80余个。

全方位赋能科技创新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必须推动开展“卡脖子”技术创新揭榜攻关。湘江新区首批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工程机械)中,发布了高性能长寿命刀具、高性能液压凿岩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超大型履带起重机核心关键零部件及整机研发等3个项目,拟对每个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金补助,后续还将在成果孵化、产业化及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

  新区坚持“政产学研金用”一体化,统筹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和政策链,发挥技术转化机构、转化中介机构、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

  近日,工信部对外公示第二批第一年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大科城公司旗下投资基金孵化投资的湖南创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充分展现了大科城公司在科技成果转化及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作为统筹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的建设投资平台和科研成果转化运营主体,大科城公司相继成立了涵盖引导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多支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构建了全周期、全链条基金体系,形成了“基金+基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已累计孵化投资10余家拟上市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有力推动了大科城片区以及湖南湘江新区科创企业发展。

  湘江新区进一步发挥湖南金融中心的驱动作用,推进金融综合改革,推动科技金融创新示范引领,健全具有竞争力和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营造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环境。积极探索基金投资与企业落地园区联动,与岳麓高新区共同发起设立湘江智谷产业母基金,精准化投向以检验检测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以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截至2021年6月底,湘江智谷母基金已设立子基金2支,子基金总认缴规模达到53亿元,子基金实缴规模达到34亿元,已投资项目52个,投资金额28.5亿元。

  今年4月,在新区财政局印发的《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新区发挥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加大财政投入,促进人才、社会资本等要素集聚,支持推动湘江西岸科创走廊发展,构建长株潭创新共同体。探索推进设立创新创业公益债权种子基金和技术孵化发展基金,支持初创企业成长、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以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创新应用为导向,发挥财政金融优势,支持建设科创“五基地”。

  为知识“定价”, 给创新“赋权”,湘江新区以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激发创新活力,为企业发展上好“安全阀”。新区挂牌成立中国(长沙)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省首家知识产权法庭长沙知识产权法庭, 获批“ 湖南省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试点单位";聚焦新区特色产业链,举办“湖南湘江新区专利技术与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暨中国知识产权交易联盟第四次年会”和以高价值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为主题的生物医药领域项目路演大赛等,构建供需对接、多方参与、本地转化的知识产权成果高效转化机制;高效对接企业需求,组织团队上门为腾讯云启产业项目等223家新区大中型企业开展特色运营服务,截至2021年6月底共签订78项专利技术转移协议。2020年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8亿多元,2021年1至4月,各银行在湘江新区范围内发放知识产权抵押贷款5.36亿元。

  在奋斗中书写精彩答卷,这一年,新区吹响了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强劲号角。


【作者:冯茜宁】 【编辑:冯茜宁】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