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披露:国务院近期将公布首批“双一流”拟建设名单

  【编者按】

  9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2017-2018学年开学典礼在世纪馆举行。伴随着国歌的旋律,8770名来自海内外的2017级新生开启了大学生活的崭新篇章。2017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等各类嘉奖的教师以及从事教育工作满30周年的教职工代表受到表彰。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讲话,校长刘伟主持开学典礼。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常务副校长王利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付来,副校长洪大用、贺耀敏、吴晓球,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副校长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邬沧萍、高放出席开学典礼。

  本期特刊发靳诺书记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珍惜学缘,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人》,以飨读者。

开学典礼现场。人民网 图

  亲爱的2017级同学们,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

  大家好!金秋九月,北京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中国人民大学迎来了又一批青年才俊,祝贺大家成为一名光荣的人大人。二十天后的10月3日我们将迎来学校80岁华诞。同学们,80岁的人大欢迎18岁的你!借此机会,也要向含辛茹苦养育你们的家长表示崇高的敬意!

  刚才,我们对今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的老师和从教三十年的教职工进行了表彰,他们是学校优秀教职工的代表,正是这样一代代优秀的教师群体撑起了中国人民大学这块金字招牌。这个表彰为我们今天的开学典礼增加了喜庆的氛围,更为同学们认识我们的老师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多年来学校形成一个惯例,开学典礼上学校党委书记致辞欢迎大家,毕业典礼上校长致辞为大家送行。今天,由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老师与同学们交流对人民大学、对大学生活的理解,这既是大家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后的第一堂课,也是对认识人民大学并度过未来几年在校学习生活的领读。刚才,杨瑞龙教授、李嘉贝同学、韩潍遥同学、戴劲松家长、李晶校长分别作为各方面的代表作了非常好的发言,感谢你们!

  中国人历来讲求缘分,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缘分:一是“血缘”,一是“学缘”。“血缘”与生俱来,而从大家跨入人大校门的一刻开始,“学缘”将在你们的人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同学们与中国人民大学结缘,学校将用自己的灵魂和积淀,带给你们独特的知识品位和精神气质,赋予一种镶嵌在生命中的身份标识。这种“学缘”留下的烙印,就是我们这所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今天,借这个仪式,我想以“学缘”这个话题为由与大家交流如何认识中国人民大学、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人。

校党委书记靳诺发言。人民网 图

  把握人大“学缘”,首先要读懂人大,了解这所大学,感受一份自豪与自信,承担一份责任和使命

  ——读懂人大,就要认识和体会这所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红色基因

  梳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能清楚地看到两大脉络,一是受列强坚船利炮和科技发展冲击而建立的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南洋大学堂等一批新式教育机构,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办的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女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一批具有红色基因的新型大学。正是这两大源流,逐步汇聚发展形成了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体系与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毛泽东同志赞扬“陕公是中国进步的一幅缩图”,曾先后9次到学校发表演讲,并称“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

  谈到来陕北公学求学的经历,我们的老校友说,到陕北公学读书要经历严格的“考试选拔”。他们不仅要跋山涉水,尤其是从西安到延安的几百里路,还要突破枪林弹雨的封锁线。正是这条奔赴延安、求学陕公的道路,坚定了众多年轻的陕公学子抗日救国的信念。今年暑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分段沿着陕西—河北—北京这条学校当年办学的轨迹走了一圈,与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建校初期的校友代表见面,重温学校的光辉历史,回顾和总结我们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对“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这13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从陕北公学诞生之日起,我们这所大学就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对中国人民大学80年的历史有这样一段精准的描述:她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烽火中诞生,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成长,在“文革”的艰苦岁月中磨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新生,在新世纪的征程中腾飞。“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是这所学校与生俱来的基因,是人大精神的首要体现。

  ——读懂人大,就要认识和体会这所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标识,反映着这所大学最本质的价值追求和校风学风。人民大学以“实事求是”为校训,这四个字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思想精髓。“实事求是”的校训潜移默化地在一代代人大人身上烙下了鲜明印记,滋养了这个追求光明、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群体。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给陕北公学开学的题词中写到,陕北公学要造就的“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解决。”同学们未来阅读校史会发现,自学校诞生之日起,在中华民族的重大转折关口和共和国建设的重要历史节点上,都会有人大人的身影。从胡福明校友撰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起全国范围内真理标准大讨论,到陈锡添校友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撰写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再到新世纪“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宋鱼水校友,正是“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铸就了这所令人敬重的大学和一批杰出的校友,成为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读懂人大,就要认识和体会这所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光荣传统

  中国人民大学由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也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她的诞生和发展,她的追求和成就,她的精神和品质,都与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人民大学8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真实写照和生动缩影。学校及其前身与新中国一大批高等学校的组建、成立、发展、壮大都有着重要关联。我们同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外交学院等一大批高校都有着深厚渊源。

  人民大学曾被称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排头兵”。这是因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和专业都发端于人民大学。还有,新中国法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第一位博士以及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外籍文科博士都毕业于人民大学;人口学、行政管理学、知识产权等一大批与现代经济社会紧密相关的专业都肇始于人民大学,等等。今天的人大,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地和重要基地,并形成了以“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为特点的学科专业体系。在教育部2013年公布的全国最新一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数量达到9个,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学科总数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近期,国务院将公布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拟建设名单,中国人民大学正以昂扬进取的姿态,向着“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目标奋斗。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一代代人大人的不懈奋斗,源于 “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光荣传统。她凝结了人民大学从战火中走来、在时代中奋进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理念,体现了人民大学崇尚人文、与时俱进的学科特色。这些宝贵的办学财富,已经深深融入到人大人的精神和血脉之中。

  把握人大“学缘”,也要读懂自己,谋划好大学生活,确立一个目标与方向,提升一种境界与追求

  对同学们而言,进入人民大学、开启大学生活,和以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即将迎来独立支配学习生活、独立处理人际关系、独立面对内心世界的人生新阶段。在此,我从三个角度跟大家聊一聊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希望大家把自己“归零”,以平和的状态重新出发、用心成长,做一个有追求、大格局、爱思考的人大人。

  ——希望大家做一个有追求的人大人

  最近网络上有一个话题比较热:当下的年轻人普遍有成功焦虑症,这幅青春素描被称为“90后中年危机”。不同时代的青年面临不同的矛盾、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困惑。有句话这样说,“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千万不要让对生活的过分焦虑和对某些东西的过度渴望影响了本应宁静、宝贵的大学生活。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段“读书不为稻粱谋”的时光,这对于大家的成长极为重要。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中曾说:“一个人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人生的旅途中,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的价值取向。同学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世界正处于深刻的变革之中,中华民族将迎来伟大的复兴,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上周末,学校话剧团的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吴玉章》精彩上演,在座的不少同学也观看了演出,想必都被“一辈子只做好事”的老校长深深感动。其实,人大不仅有从辛亥革命就开始见证和参与中国革命、被称为 “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老校长,还有“长征路上唯一的大学教授”成仿吾老校长,还有“不当省长当校长”的郭影秋老校长,还有临终遗嘱退回公房、一辈子淡泊名利的陕公老校友张腾霄老书记,等等。80年的校史积淀丰厚,有很多洗礼精神、启迪心灵的人物故事。大家继承和弘扬学校前辈的精神传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眼光放长远一点,让灵魂站得更高一些,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

  ——希望大家做一个大格局的人大人

  同学们经历激烈的竞争进入到人民大学,每个人都可以自豪地说“在人生的这个阶段我是成功者”。但不久之后你可能会发现身边的每个同学都是那么优秀,甚至很快,原来处在同一起跑线的同学中有人会跑到你的前面。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大学生活中非常真实的一面。

  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体会,人生的旅程,不是短跑而是长跑。大学生活也是一段发现精彩、发现热爱、发现使命的自我探索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上的竞争是为了获得求知的快乐、分享的快乐,促进自我与他人的共同发展和提升。这个暑假,学校领导班子到全国各地看望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华北大学时期的老校友,交谈中他们都提到,那时候是冒着生命危险、放弃了自己在城市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到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华北大学求学的,有些还放弃了其他高校录取的资格。他们都谈到,做出这样的选择,就是为了给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增添一份力量。这体现了一种家国情怀,体现了对待人生的大格局。

  有一句谚语说,“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这句话告诉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说,格局决定人生。大学生活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希望大家保持一颗平常心。有句话说得好,“能面对平淡,就是不平淡”。因此,在学习、生活、交友中要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在眼界、胸襟上要学会做“乘法”,放大胸怀,磨炼意志,提升格局。

  ——希望大家做一个爱思考的人大人

  无论是外在的物质世界还是大学的学习生活,最终都要落脚到与自己的对话上来。人格养成也是大学里重要的一课,多读书、善思考、带着问题读好书是大学生活重要的内容。

  诗人黄庭坚曾说过“人不读书,一日则尘俗生其间,二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则对人言语无味。”可见读书在古人眼中,是一件可以“美容”的事。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在与古往今来的作者对话中,你也在与自己对话,丰富自己的人生感受。互联网时代读书的重要意义更为突显。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家、宗教学家,也是人民大学著名教授方立天老先生,在学校图书馆的库本阅览室曾有一张专门的桌子,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早地来读书,“十年坐得冷板凳”的背影成为了人大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在人民大学,有一批这样的老中青学者,他们用行动为读书代言。

  读书和思考是融会贯通的整体,希望同学们把读书当作一种爱好、一种责任、一种生活方式。当然,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请同学们关注并积极参与学校众多且各具特色的品牌项目,比如“千人百村” 暑期社会调研活动、“读史读经典”等系列活动。总之,在读书过程中培育思考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形成有独特见地的知识结构和学术价值体系。要在读书与思考中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同学们,再过二十天,就是人大80周年的校庆日。那一天,你们将看到许许多多的人大人回家。他们当中有的一家几口都是人大人,有的一家三代都是人大人。那样的场面,是很让人触动的。我们说,“血缘”构筑小家,“学缘”联接大家,当“血缘”和“学缘”在一个人身上交汇时,书写的其实是同一份家国情怀,是一种特有的人大精神。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广大青年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大家选择人民大学,就是选择一种奋斗的生活,就是选择一种进取的人生。相信在同学们毕业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一定会为今天选择了人民大学,成为一名“人大人”而骄傲和自豪!

  最后祝福大家能够度过一个让你铭记一生、幸福一生、奋斗一生的大学时光!

  谢谢!

【作者:】 【编辑:曾茜】
关键词:人民大学 开学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