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新时代“岳麓山下好读书”最强音

      

  “宁要河东一张床,不要河西一套房”的时代早已离去。

  岳麓区作为中部地区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黄金带”、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核心区域和建设的主战场,拥有着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学段优质教育资源。由这一优势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洼地效应”逐渐凸显: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正在崛起,将成为“湖南硅谷”;滨江金融商务区将打造成长沙版“陆家嘴”,刷新城市蓝图,成为金融新地标……岳麓区从过去传统农村、城郊结合部逐渐成为长沙城市发展的西高地、西引擎,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人才在岳麓区安家落户,直奔美好幸福生活。      

  “在岳麓新城的大发展中,我们已经尝到优先发展教育的甜头!”岳麓区委书记周志凯说,作为一个大拆迁、大建设中的省会新区,岳麓区面积大、底子薄、任务重,2012年财税总量只有30多亿元,但一直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每年把可用财力的1/3投到教育经费支出中。2012年以来,岳麓区新建投入使用的中小学(幼儿园)44所,新增学位6万余个,教育容量翻了一番,助推了岳麓经济社会的发展,“岳麓山下好读书”的品牌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提升区域价值的最佳杠杆!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我们要更加唱响新时代的‘岳麓山下读好书’,满足岳麓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基本民生保障!”周志凯激情满怀地告诉记者,如今,知识岳麓、创新岳麓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作为全省教育强区,岳麓区将树立大教育观,在优先发展教育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博才寄宿小学已经成为岳麓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该校历来重视对外交流,经常与国外教育界举行各种交流活动。 

      A 擦亮自有品牌

  名校引领教育内涵提质

  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区域品牌跨区辐射,不忘初心办美好教育

  秋日,推开窗子,天高云淡,彩叶缤纷。

  10月下旬的一天,记者走进岳麓区博才寄宿小学,迎面而来的是学校为每位校园小诗人精心制作的宣传海报,一本本充满童心童趣的学生诗集;舞台上,多才多艺的博才师生,用朗诵、舞蹈、歌曲等多种原创方式,演绎《诗经》等经典,将所有的师生、家长引向中国式的美好的教育境界。这是博才教育集团首届博才教育论坛暨文明校园展示活动的一幕。

  博才寄宿小学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长沙市首所面向工薪阶层的寄宿学校。学校以“知书达礼”为校训,建校之初,就立足于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2016年,为更好地服务周边小区居民,该校改为走读学校。书记杨素群、校长龙胜这两位“全国优秀校长”是全市少有的、搭档了20余年的“铁拳头”,她们带出了一批业务能力强、具有爱心的博才名师团队。“或许是因为我们20年就集中精力办一件事,那就是办学,所以我们的博才教育文化特色非常明显。”杨素群说。

  在岳麓区力推优质教育资源向新城、旧城、农村三大板块精准发力的大背景下,博才寄宿小学跟随城区一起“长大”:博才品牌、博才教师、博才管理队伍向外输出,目前已经在岳麓区遍地开花,博才咸嘉小学、博才阳光小学、博才卓越小学、博才梅溪湖小学等14所博才品牌系列优质学校就办在了老百姓的家门口。作为岳麓区优质教育资源品牌,它甚至以该区为原点,继续在向外延伸:明年9月,与高新区合办的博才牌学校也将开学迎新。

  教育本身就该具有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的敏感基因。在岳麓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博才拓维小学在湖南首开全课程实验学校,打破传统的分科式教学,探索全课程的融合和场景化教学。该校校长龙胜坦言:“探索过程并不容易,但所有博才教育人都坚信,我们现在就像在剥洋葱,过程有些辣眼睛,但最后剥出的心一定是纯白的,那是教育的初心。”

     岳麓一小,一所才新建不过6年的学校,迅速成长为岳麓基础教育的另一张王牌。

      教育思潮激情碰撞,校园文化百花齐放 

  在岳麓这片包容、创新、开放的热土上,教育思潮正在激情碰撞,教育课改风起云涌,校园文化建设百花齐放。

  “校长,我有个想法,想跟您探讨一下。”11月12日,岳麓一小校长李晖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开,来人是负责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佘珍臻老师。她向李晖提出,希望把孩子们的就餐过程做成一个融德育、礼仪等在内的食育课程。就在佘老师坐下阐述她新主意的时候,学校大班主任王大庆又推门而入:“校长,我想就阅读课程体系跟您聊聊。”当两位老师带着彼此思想碰撞的火花心满意足地离去时,李晖的手机又响了,来电话的是岳麓一小对口帮扶的望岳小学书记:“李校长,请你帮我们看看这套课程方案如何?”

  当“校长我有一个想法”在校园里蔚然成风,所有人都愿意积极主动为学生更好的发展献计献策的时候,你就不难理解,岳麓一小,一所才新建不过6年的学校,为什么会迅速成长为岳麓基础教育的另一张王牌。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我们都把成长当做信念,这种校园文化让我们鼓励理念创新,帮助师生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和社会。”李晖介绍,学校非常尊重教师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此,学校率先转型,将各级管理部门变成促进师生发展的服务机构,并且组建了9个教师工作坊,让名优骨干教师带领着青年教师主动作为,极大地激发了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的活力。

  岳麓一小的品牌效应很快辐射到了岳麓二小、望岳小学,三所学校手拉手,心贴心,理念一致,共享教研;特色各异,常规同步。“我们来学习吧”成为三校共同的流行语。

     岳麓一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教育先行,学校与城市共同成长

  城市发展到哪里,学校就提前规划、提前配套建在哪里。作为梅溪湖片区配套建设的新学校,岳麓区实验小学起步就与未来同步,是全省首所两型示范校。校长吴静介绍,依托学校资源优势,整体开发学校两型课程,通过农耕园地、低碳馆、梅溪湖生态资源、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让孩子亲近自然,贴近生活,懂得与自然和谐共处。岳麓区实验小学也不断壮大,在原来东校区的基础上西拓、北进,将品牌辐射到了位于农村地区的岳麓区实验五小。

  “提升教育质量要靠品牌化、特色化、生态化、信息化。”岳麓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汇说,经过多年的积淀,岳麓教育加强与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合作办学,全面扩充区内名校资源,一手做强做优博才系列、岳麓一小系列和岳麓实验小学系列三大区域自有品牌,突出以点带面、以一带多,孵化、培育更多品牌学校,推动教育资源向高品位优质均衡方向发展。

      岳麓区探索中小学一体化办学,为老百姓打造高效就学圈。图为周南梅溪湖小学举行体育文化节。

      周南梅溪湖小学教师带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环境。

  B 兴办大教育

  探索中小学一体化办学

  高效就学提升幸福指数

  作为全省教育强区,岳麓区无疑在科教兴城、科教强省的战略中充当着领军角色。千年文脉将这方教育热土涵养得生机盎然,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云集更是让它孕育着新时代、大发展的强大动能。

  “我们强调大教育观,就是要跳出自身圈子,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教育、发展教育。”岳麓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鸿说,新时代的岳麓教育将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进一步挖掘区域资源优势,依托驻区高校、企业的优势,特别是注重发挥湖南师范大学在基础教育方面的优势,全方位深化教育合作交流,为区域教育综合实力提升提供助力。

  去年9月,位于岳麓区滨江新城的湖南师大附属滨江学校开门迎生。这是由岳麓区教育局和湖南师范大学合作共建、重点打造的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年来,岳麓区通过引入大量优质资源,探索和创新中小学一体化办学,打通中小学学段,让中小学无缝对接,给老百姓子女提供更为方便高效的就学圈。

  “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不用去远方,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体化的就学便捷,这是老百姓的教育需求。他们的需求也就是岳麓区教育局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李鸿介绍,岳麓区为此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协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路子,让学生在12年的大时空中,获得主动和谐发展。

  让中学托管小学也是岳麓区探索中小学一体化办学的创新之举。去年,经过反复沟通、论证,岳麓区教育局与周南梅溪湖中学在梅溪湖片区合作开办了周南梅溪湖小学,这也是岳麓区教育局对中学托管小学的首次新尝试。

  来到周南梅溪湖小学,亮丽丰富的色彩、校园文化中的“梅”文化和“和”文化的底蕴,让大家几乎看不出这是一所刚满周岁的新校。校长徐信告诉记者,学校与周南梅溪湖中学虽然有一墙之隔,但两校打破了围墙的界限,整合了资源,实现捆绑发展。“中学的场馆和名师资源给我们小学免费用。”徐信告诉记者,以周南梅溪湖中学的信息学科为例,该学科是周南梅溪湖中学的强项,特级教师任课。这位名师不仅手把手教小学教师,还会经常到小学课堂给孩子们上课,最关键的是,小学毕业生出口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以前我们校长坐在一起探讨最多的是学生小学毕业后出口的问题。例如某小学的网球特色,做得非常好,但是进入初中,学校没有网球,学生就失去了提升的空间。”徐信说,按照长沙小升初微机派位的政策,学校90%的毕业生能派到周南梅溪湖中学。孩子们在小学时得到专业特级老师的引领,毕业后进入周南梅溪湖中学,还能继续得到指导,延续他们的兴趣爱好,有效解决了学生毕业出口的问题。

  在徐信看来,中小学一体化办学,不仅有助于中小学教师对于学生情况的追踪,帮助孩子更好成长,对于小学来说,还可以根据中学老师给小学的反馈,调整教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岳麓区通过引进省市名校集团化办学,优势教育资源对口扶持、委托管理等,实现品牌资源的扩张与延伸,基本形成5分钟小学就学圈、10分钟中学就学圈,如今,更为方便的义务教育一站式学校越来越多,家长无需焦虑,好学校就在家门口。

      溁湾路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岳麓区实施沿江教育风光带振兴计划后,焕发了新生机。

      溁湾路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岳麓区实施沿江教育风光带振兴计划后,焕发了新生机。

      这间教室是溁湾路小学专门为这4名特殊孩子开设的。教室里面精心摆放了各种各样适合特殊孩子训练手脑的设施设备。

  C 老校焕青春

  扶持老品牌服务旧城区

  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均衡

  坐落在湘江之畔的溁湾路小学从1912年创办至今,已有105岁了。岁月曾给了它无比的荣光:它曾是岳麓区最好的学校,多次作为长沙接待外事的场所,与国外友人进行交流。从这所学校走出很多书法家、艺术家。然而,随着城市的变迁,它进入一段低谷期,犹如“没落的贵族”。

  站在新时代的起跑线上,如何让这群老校与其他学校同步起跑呢?岳麓区教育局通过实施沿江教育风光带振兴计划,借助联管、托管、带管等合作形式,大规模改造硬件设施、优化师资力量、谋划特色发展,让这批“没落的贵族”重新焕发生机。

  近日,记者驱车前往溁湾路小学。记者观察到,学校虽然位于喧嚣闹市中,人间烟火让这样的知识殿堂显得更为接地气。颇具历史底蕴的新校门,让人眼前一亮;走进校园,朝气蓬勃的孩童在崭新的操场上欢脱跑过。校长祝心亮向记者介绍学校的喜人变化。在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祝心亮向记者解释,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有4名特殊孩子,这间教室是专门为这4名特殊孩子开设的。教室里面精心摆放了各种各样适合特殊孩子训练手脑的设施设备。

  “因为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要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公平、适合的教育,有尊严地成长。”祝心亮向记者解惑说,这是学校正在大力推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要办好特殊教育,要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岳麓区教育局对特殊孩子的教育是大力推进的,每个学龄孩子的义务教育权都必须得到保障。李鸿介绍,岳麓区教育局着力解决教育公平上的难题,主动啃硬骨头,每年为特殊孩子划拨公用教育经费69万元。

  受益于沿江教育风光带振兴计划,溁湾路小学、新民小学、望月湖二小等12所老校积极打造校园特色,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内涵,重新成为老城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扩充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存量,缓解了择校热、大班额问题。

  今年,博才中学全面管理长沙市第十九中学,学校更名为岳麓区博才中学大学科技城校区,实行“一个法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资源共享”的办学管理模式,区内的义务教育资源进一步得到优质均衡发展。

  “以前为了孩子能有好学校上,我们家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买房。如今,我们根本不用担心了,因为我们发现,在岳麓区身边的好学校已遍及城乡。”孩子在博才咸嘉小学就读的李璐笑盈盈地告诉记者。

  老百姓对教育满意度的变化,岳麓区纪委驻区教育局纪检组长黄海有着比较直观的切身体会:以前每到招生季,他和同事们就要随时做好因家长希望择校而带来的投诉和吵闹。“可今年开学我一例也未接待到,上访率基本为零。”

  麓山巍巍,写不尽岳麓教育的千年文脉、灿烂华章;湘水泱泱,唱不完岳麓教育人的担当、仁爱、求新、阳光。如今,一幅更为波澜壮阔的岳麓发展新画卷正在湘江西岸徐徐展开,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岳麓教育昂扬向上,将最美好的教育服务于百姓家庭。     

【作者:舒文】 【编辑:徐媛】
关键词:岳麓区 教育局 岳麓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