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 院士是新的征程,是“天命”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9日讯(记者 徐媛 实习生 王姣姣)   “一个人可以努力到什么程度?别人看到的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好运气或者云淡风轻的乐观心情,可是我们却知道她一路走来经历的风雨是需要多么坚韧的内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多少个夜晚,辛勤刻苦的日常,向上、求真、勇攀高峰的意志,才能铸就荣誉,牢记使命,勿忘初心。”当得知妈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时,女儿在朋友圈动情写道。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名单,新当选的67名院士中,男性63人,女性4人,其中湖南商学院校长陈晓红名列其中。昨日,记者对话陈晓红院士,感受女院士的坚韧、灵动、胸怀和格局。

 科研不能飘在空中,只能脚踏实地

       “只要你肯付出努力,就会有所收获。”几十年来,陈晓红的勤奋已经是生活的日常,熬夜对她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曾经她为了更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小孩刚满月,就跟着团队开始东奔西走,做调研、开发信息决策系统等。为了给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她几乎一年365天有一半都在出差中度过。陈晓红院士从教30年,从未有过寒暑假的概念,她说“如果能用一天的时间做两天的事情,就是多活了一辈子”。
      “努力服务于国家发展,解决中国现实管理中的问题,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陈晓红院士的研究强调应用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她带领的团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围绕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开展重大科研攻关。并注重将科研创新转化为社会效益,成果成功应用于国家金属资源战略保障工程和36家大型企业资源高效绿色开发工程,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使工程的决策效率提高40%以上。
      陈晓红为获取第一手调研数据多年奔走于偏远矿山企业,破解了“两型”和绿色改革标准、法律法规、水体重金属治理、冶炼污水处理及废渣回收等系列难题。
      科研过程中,有许多攻难克艰的故事难以忘怀。让陈晓红记忆深刻的是在她24岁时,她所在的团队先一天出发去企业,她只能只身一人坐火车去广西一个偏远的矿物局。一天的火车后,陈晓红发现自己的背包被偷走,当时没有通讯工具,突然身无分文,在陌生的地方,走投无路的她感到很无力,最后她想到了当地企业的一个朋友,于是摸黑骑了一个多小时的单车,才借到了换洗的衣服和钱,继续前往企业。
      陈晓红院士坚持“创新就是生命力”,在多个领域勇做“拓荒牛”:她带头推动绿色管理模式创新,提出了“四维精控”工程管理思想,创立了集成动态智能量化工程管理理论,构建了国际领先的工程智能管理系列方法群,取得30余种方法创新。研制出国内外首个金属资源智能管理平台,开创了金属资源高效绿色开发智能系统的先河。采集了近10亿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大数据,研制出首个资源环境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突破了采选冶工艺优化与污染管控的数字化量化关键技术,为我国金属污染管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陈晓红院士及其团队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率先在全国提出了16项两型标准和节能减排标准等系列绿色标准,构建全国第一个指导两型社会和绿色发展的标准体系,填补了“两型”工程管理标准体系空白。促使446个示范单位从2011年起每年减少综合能耗4.6万吨标煤,节约用电2.4亿千瓦时。国家发改委将“两型”标准和节能减排标准等绿色标准建设经验向全国推广。
陈晓红院士在办公室。 长沙晚报通讯员  巢进文 摄
一校之长一切为了学生

     在众人眼中,陈晓红是一个“铁娘子”,生活中不是“5+2”就是“白+黑”的工作模式,事业和家庭要如何兼顾呢?其实陈晓红家人对她的重视和支持正是支撑她前进的力量源泉。她一直坚信,女性可以对自己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不断地学习、进步,带动整个家庭共同成长,和爱人比肩成长,为子女做榜样。相互扶持,相互进步才是最美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受父亲的影响,陈晓红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教师,站上三尺讲台,像父亲一样“教书育人”。她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时常指导学生论文写作到凌晨1点以后,出差途中都要利用一切时间,通过手机和网络开展研讨,指导学生。同时,她又是一名十分严格的导师。她要求她所带的博士生写论文、出结果之前一定深入实地调研,数据采集,要做到能解决现实问题,才是有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论文,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
     在每周的师生小型学术研讨会上,陈晓红会要求她带的博士、硕士生看一定数量,最新、最好的文献和经典著作,大家分享体会感想和思路,并提出质疑进行讨论。都说“严师出高徒”,她培养的学生中有9人成为国家优青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1人成为教授。
     陈晓红教育学生“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冷漠的自我主义者”,引导学生“把优秀、文明和勤奋当成一种习惯”,并身体力行带领学生提升“道德力、知行力和幸福力”,“靠品行走遍天下”。在优秀的理念的指引下,团队培养出了“感动中国十大教育人物”陶汝琴、“孝爱大使”肖霞、“湖南好人”徐守宝,以及一大批扎根基层的优秀学生群体和行业骨干精英。
     “当选院士是新的征程。”陈晓红说院士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用“天命”来概括最恰当不过。她表示将在自己所研究领域,迎合国家趋势的发展和战略需求,结合理论和方法为区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徐媛】 【编辑:徐媛】
关键词:院士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