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讲述恐袭后的巴黎 文艺之都变“堵城”

  长沙晚报通讯员 胡良芳 长沙晚报记者 李卓

  编者按

  北京时间昨日凌晨3时03分,法国当地时间周日晚8时,记者连线远在巴黎10区的胡良芳,请她从亲历者的视角,讲述经历了暴恐悸动后的真实巴黎。“这两天的巴黎,是灰色的巴黎,街上但凡有人在跑,路人都会露出惊恐的神色。”在胡良芳看来,这座城市确实受到了严重惊吓,但相信她一定能从战栗中平复过来,巴黎将永远是那个巴黎。

  路上全部是警车,交通变得异常拥堵

  多少人在来到巴黎之前,对这座城市抱有和我一样的憧憬:这里有最好的红酒、奶酪。任何一个路人的穿着都那么优雅,这里有看不完的展览,听不完的音乐会。巴黎,她满足我对一个文艺之都的所有幻想。

  作为艺术和文化的中心,巴黎所有剧院、博物馆和旅游景点周末都被关闭。就连街边的面包坊和便利店都是开了又关,街道异常清静,因为大家都知道刚刚过去的恐袭案件并未画上句号。

  事发后,巴黎有5条地铁线停运,路上全部是警车,巴黎城区面积不大,交通变得异常拥堵。我和同事奔赴各个事发地点都只能靠优步,而且平时很快就能到达的地方,现在至少要花一两个小时。这几天,每一次问及彻夜工作的司机,当晚他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如何,他们都是长叹一口气:“这是一场灾难,一场战争!”

  公众愤懑难平,为何选择血洗文化圣地?

  在巴黎,我最喜欢的地方分别是共和广场和巴士底广场,也是这次连环恐袭案件的事发集中地之一。这两处地方一直深受法国年轻人青睐,因为大多数的文化活动都集中在这里,各族裔、各阶层的年轻人能自由交流,是法兰西民族从法国大革命延续到今天的追求自由、独立精神的地标。

  事发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赶到了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处被袭击地点:巴黎巴塔克兰剧院。我们只能在封锁线以外做直播,剧院所在位置和今年年初发生的《沙尔利周刊》血案所在地,都位于巴黎11区伏尔泰大道上。巴塔克兰剧院修建于1864年,是一座带有中国风格的建筑,这里曾经举办过旅法侨界中国国庆、华人社团就职典礼等活动。曾经被“中国红”映红的剧院今日已被恐怖分子血洗,现场的华文媒体记者叹息不已。在采访中,不管是留学生还是普通公众,人们最大的愤懑和不解便是:恐怖分子选择血洗这样的文化圣地,为什么?

  不是文化冲突,是文明与野蛮的对抗

  伏尔泰大道、巴士底广场、共和广场,这一个个代表着法国文明的地标名字和恐怖分子的野蛮行径形成鲜明对比。今年1月爆发的《沙尔利周刊》血案在法国和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当时,我在法国南部的另一座城市。学校次日便举行了集体默哀仪式,我也亲眼目睹当地民众的游行。在课堂上,所有的老师都和我们讨论起那次血案,一再强调法国言论自由精神不容被抹杀。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才感到自己和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离得如此之近。

  我曾简单地把恐怖分子行径总结为法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两种文化间冲撞的反射。对于法国媒体向来“口无遮拦”,喜欢打“嘴炮”的表现,我并不欣赏。而就在9个月之后的今天,我经历了另一场更为血腥的恐怖分子屠杀案,我盯了一夜的电视荧屏做数据统计,死亡和伤残人数一再被刷新,那些死去的法国人都只是手无寸铁的民众。他们是喜欢摇滚乐的年轻人,是想在周末看一场球赛的情侣,是在结束一天工作后想去酒吧会老友的普通白领。我这才意识到,这不是单纯的文化冲突,是文明和野蛮的对抗。

  1944年的8月25 日,戴高乐将军在巴黎市政厅门口高呼:“巴黎!备受凌辱的巴黎!支离破碎的巴黎!饱经摧残的巴黎!但却是自由的巴黎!”巴黎,她永远是我爱的巴黎,和所有选择巴黎的中国留学生一样,我深爱着她。生活还在继续,巴黎将永远是那个流淌着文艺血液的、自由不可侵犯的巴黎。

【作者:胡良芳】 【编辑:饶丽】
关键词:巴黎 巴黎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