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人城会玩:从“娱乐”到“余乐”

  长沙晚报记者 范亚湘


  “泡书店”“吃特色”,相恋相依不变的是情怀

  郑晓阳、张曼萍夫妇对一次“文化消费”的交集,要追溯到35年前的那个夏天。那天,素不相识的他们,在长沙黄泥街一家书店相遇:张曼萍欲想买的一本新书“在长沙很多书店都找不到”,而在黄泥街这家书店也只有一本,却在刚付完款的郑晓阳手里。要知道,郑晓阳也是“跑遍”长沙其他书店而未果,于是,张曼萍和他商量:“能不能卖给我?我看的是书,他看的是人,没有几个回合,他就答应把书借给我了……”

长沙西西弗书店
  “对一本书都这样,也许现在的年轻人会觉得我们挺‘矫情’的。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书籍成为了我们那代人最珍贵的一种文化产品,不少人对书都是如饥似渴的……”郑晓阳坦陈,现在看来,当年的书价实在太便宜了,一本书的定价也就几块钱。“不过,我那时只是个学徒工,收入一个月18元到36元,如果说有‘消费’的话,我大多花在了买书上。如今,大家平均收入增加了N倍,书自然也‘涨价’了不少,且已不再成为唯一的文化消费品。”

  郑晓阳早已成为一个化学工程师,而张曼萍却是中学语文老师。“是书缔造了我们之间的‘传奇’,让我们‘很文化’地相识,之后又因爱书而相恋相伴,心中充满着无比的幸福感!”郑晓阳非常认同张曼萍的看法:文化消费可以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当然,这与老百姓的日子‘好了’和‘钱包’越来越鼓分不开。”

  郑晓阳说的没错,2017年,长沙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645元,增长8.9%,其中,教育文化娱乐人均消费6378元,增长11.1%。“长沙逐步实现了市场文化消费体系更加完备、产品更加丰富、服务更加优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理念更加科学、意识更加强烈、习惯更加合理;社会文化消费氛围更加浓厚、环境更加优化、满意度更加提升。”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杨长江表示。

  郑晓阳、张曼萍夫妇闲暇时最大爱好仍旧是逛书店,“那个年代,我们到书店买了书就走,现在,我们想走却难得挪动脚步,长沙实体书店不但可以买得到书,还留得住人,很多时候,我们是在‘泡书店’。”今年7月15日是星期天,这一天,郑晓阳、张曼萍一大早就去了国金中心的长沙西西弗书店。

  “充满城市特色的精致橱窗,加入大量自然原木温柔调和,有着家的熟悉和亲切,这个书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温暖而精致。”很快,郑晓阳、张曼萍各自找到了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来到临窗的两个座位面对面坐下。“暖光与绿色植物交相辉映,四处都是人们阅读的身影,安静又生机勃勃。我就在温暖的灯光下打开了一本柔和的书,静静地放飞一段心绪。”每每这样的时刻,张曼萍就有些激动。而偏爱理工科读物的郑晓阳却往往一言不发,就着一杯饮品,将头深深地埋进书里……

  如今,郑晓阳、张曼萍夫妇文化消费的重要部分仍然是买书。“即便‘吃’,我们也要去坡子街或者特色农家乐,大家都在追求‘文化’的美食生活,我们虽然不再年轻,但也绝不能落后。”张曼萍笑着说。

  “玩泥巴”“做湘绣”,让人回归童年的快乐时光

孩子们在铜官“玩泥巴”。
  “今年的这个夏令营我们都玩嗨了!”赵琴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暑假前,她报名参加了学校“玩泥巴夏令营”。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火湘浦口,烟触洞庭云。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在这首湘籍诗人李群玉的《石渚》诗中,记录了长沙铜官窑鼎盛时期的壮观场面。鼎盛的铜官窑历尽风尘,如今也“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艺术的魅力,聆听历史的声音。陶瓷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刘志广介绍:“目前,铜官窑生产的产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仿古的工艺品,一种是实用性的产品……更多的时候,我们都在教人们‘玩泥巴’。”

  到铜官“玩泥巴”的人不仅能够亲手捏出花瓶、笔筒、果盘等各式器皿,而且还能体验最古朴的“陶乐”。从7月10日到17日,刘志广开办的陶瓷作坊广华鑫就接待了100多名“玩泥巴”的人,“放暑假了,学生多,我们都搞手脚不赢!”

  “老师告诉我们制作一个陶瓷的全套流程和注意的关键点,然后手把手指导我们做出独一无二的泥巴。首先,要把泥巴像揉面似的揉软,目的是除去泥巴中的气泡,案后进行手工拉坯,拉坯主要讲究的是速度和均匀程度,这就要看功力啦,如何做到力度均匀和快慢一样,需要很深的功力。”赵琴说,坯子成型后需要风干几个小时来增加它的硬度,然后就可以在上面肆意作画啦,DIY出自己的风格。“最后是上釉,然后继续风干,最后进炉进行烧制。经过泥的塑造和火的烧炼,一个简单的陶瓷作品就完成了。”

  起始,赵琴觉得“玩泥巴”并没有那么难操作,但等到实际上手后,才发现看似简单的背后藏着很多功夫,“那一团团泥巴可塑性太强,成型非常不容易,即便是成型了,只要稍微力道有一点不均匀,就要从头再来”。

  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后,才知道原来传统制陶工艺是那么辛苦,同时也是那么宝贵,将一团团的泥巴变成一件件精美陶瓷工艺品真不容易。“我做了一个烟灰缸,说是过几天就可以通过快递寄给我爸爸,想知道我在烟灰缸上写的字吗?”赵琴笑着说:“我特意写了‘吸烟有害健康’几个字,我想让爸爸看到后少抽烟,甚至不抽烟!”

  “我终于知道了湘绣和十字绣的区别!”与赵琴不同,热衷于用绣十字绣的小学四年级学生柳馨参加了沙坪古镇的“做湘绣夏令营”。“原来做湘绣还有那么多针法,要做成一幅幅以线为笔绣成的精美画面,不下一番功夫难啊!”

  不仅小朋友爱“玩泥巴”“做湘绣”,成人亦是如此。“有一位30多岁的男子,这段时间天天来我这里‘玩泥巴’。”这位男子告诉刘志广说,小时候他总是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泥巴,“砌城堡、做火车……看着一团泥巴,在手里变成花、变成草、变成动物……让人回归到了童年的快乐时光。”

  告别湘绣古镇沙坪,柳馨和夏令营的同伴来到了开福区一家五星级休闲农庄,和等在那里的家长们一起玩起了“亲子游戏”:滚铁环、转陀螺、折飞机、踢毽子……比赛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大孩子小孩子们乐成一团。晚餐后,山庄广场上燃起了篝火,人们围着篝火表演节目、分吃烤全羊,其乐融融。

  “看明星”“当网红”

  线上线下处处是展示的舞台

长沙大星文创园
  爱追星的长沙年轻人,最近瞄上了一个叫大星文创园的地方。没有人会想到,这里的两个演播厅曾经是一片厂房和仓库。大星文创园是现有老工业转型浪潮的产物,其前身是湖南大星仓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经营厂房仓库租赁、仓储服务等。上世纪80年代,文创园所在地是一个砖厂即大星机制砖厂,主要生产建筑用红砖,是典型的工业厂区。

  大星文创园两个演播厅自2017年8月正式启用以来,已经录制了数十场知名节目。“园区现有面积5.3万平方米,每月全国各地来园区的明星、企业家、演员、观众有上万人,拓展了长沙影视文化消费空间。”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新媒体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大星文化创意园总经理荣飞弟说。

  “几乎每天都可以在这里见到明星。”荣飞弟笑说。目前,演播厅已经为湖南卫视、银河酷娱、优酷、淘宝直播等录制节目数十场。湖南卫视《中餐厅》《亲爱的客栈》,银河酷娱的《火星幼儿园》《火星体育局》《粉丝趴》等知名节目都在园区内录制或直播;由宁浩执导、黄渤和沈腾主演的《疯狂的外星人》,是在文创园内进行的特效研发和制作。同时,清华美院、天津美院、上海戏剧学院、BOSE中国等都已经有意向合作,召开了多次新媒体艺术和文化旅游的座谈会、交流会。

  “我们有自己的独特性,瞄准了媒体艺术,尤其是新媒体艺术。现在互联网文化消费急剧增长,视频类节目飞速发展,长沙本来就是媒体人才集聚的地区,我们的出现,对接了需求,填补了某种空白,为这些人才提供了场地和优质的环境。我们提出成为全球新媒体技术的聚集地,这是具有极大吸引力的。”荣飞弟表示,长沙作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完全有资格有能力打造类似的媒体艺术节。“我们园区要打造全国新媒体艺术的会客厅,但是我更希望长沙能打造有关的艺术节,形成长久的影响力。”

长沙琴岛演艺
  以满足多样性需求、差异性定位为原则,长沙文化消费实现转型升级,多元经营。温莎KTV一改单一练歌房功能,紧跟市场步伐,率先迈入全娱乐时代,经营平台跨界融合了电竞游戏、综艺卫视、网络平台、联合打造音乐、电竞、综艺、直播等文化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平台,对于客户的文化娱乐体验的需求作出最大化的满足和创新的尝试。魔力酒吧通过邀请国际顶级DJ、与歌手联手打造巅峰之夜、举办颠覆视听的派对体验等形式引进世界娱乐文化,创新酒吧经营管理模式,重塑长沙酒吧品牌。

  2016年以来,长沙琴岛演艺应对市场变化,主动对接互联网,与陌陌直播、映客、花椒等网络直播平台开展合作,建立琴岛演艺线上直播中心,将丰富的线下演艺资源与互联网直播相结合,同时将互联网的传播效应反哺线下,开成“线下支撑线上,线上反哺线下”的“互联网+演艺”文化消费新模式,实现了从“大剧场”到“小而精”模式的转变,让艺人有了更宽广的展示舞台。如目前陌陌上,炙手可热的大主播“狼王”,之前就是在琴岛剧场做了多年的主持和演员。截至目前,线上直播领域,琴岛演艺主播超2000人,覆盖观众超1000万。可以说,长沙琴岛演艺是近几年长沙文化消费“化实为虚”,开启“互联网+”新模式成功的代表,网上网下到处都是展示的舞台。

  “打网游”“看星星”,实现从“娱乐”到“余乐”转变

浏阳大围山露营  本版照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郑晓阳、张曼萍夫妇的儿子和媳妇郑维嘉、林苗都是“90后”,受其影响,郑晓阳、张曼萍也喜欢在手机上看微信与文章,只是不愿意拿它读书,但已习惯上笔记本电脑“在线阅读”,目前更爱亚马逊设计和销售的电子书阅读器Amazon Kindle,“书橱里的好多书,我们又买了其Kindle电子版,买它们需要先买亚马逊的卡,不知不觉花了不少钱,当然,每‘本’都比纸质的要便宜得多,一些一般的书被‘请’出了书橱,省出了不少空间……互联网时代也对我们这些中老年人不薄!”

  在专家眼里,文化创意是互联网娱乐的核心,互联网是催化剂和载体,二者结合使得消费者与创意者、创意环节和生产环节更加互动紧密,将重塑产业生态,实现要素整合,推动跨界融合。除了能刺激文化消费之外,互联网开启的“数字化生存”同时也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文化的高度活跃已成为中国文艺发展的新增量。

  而郑维嘉、林苗这样的“90后”,则更是网络文化重要的消费者与享用者。作为互联网上的“原住民”一代,他们从小就会使用智能手机、互联网,因此其精神文化生活与互联网紧密相关,同时他们也进一步推动了移动互联网形成核心生态和商业模式。据有关调查提供的数据,“90后”日均使用手机3.8小时,在娱乐领域的消费偏好占比达到56.1%,较80后提升18.7个百分点,根据预测,到2020年,“90后”将拉高休闲娱乐和教育消费支出占比近10个百分点。跟踪郑维嘉、林苗这样的“90后”家庭的文化消费调查显示,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文、体、娱、教等新兴消费所占比,较郑晓阳、张曼萍这样的“传统人群”显著提升,几乎“超过了20%”。

  与郑晓阳、张曼萍不同,郑维嘉、林苗的新房里几乎见不到什么书籍,但这不表明他们不读书,只是“书”在“云”中,或者说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和Kindle里。林苗更是着迷网络小说,光每日更新这一网络文学显著的特征就令她欲罢不能。郑维嘉则往往因影视而反追其来源,不过,不时遇到的也是网络小说。

  此外,郑维嘉、林苗还是网络游戏“高手”,“为互联网巨头贡献了我们惊人的收入和收入增长”,因而“经常在游戏中称雄,却不时在现实中陷入钱包‘瘪瘪’之类的窘境”。叫郑晓阳、张曼萍夫妇“看不懂”的不仅仅是儿子儿媳均喜欢“泡在网上”,而且还喜欢通过网络直播“秀一把”。“他们一会儿直播到大围山数星星、看日出,一会儿又跑到黑麋峰挖野菜、打山歌,有几天不折腾,仿佛就呆不住!”

  文化消费是一个多样化、层次性的社会活动。当前要以增加有效市场要素供给为“落脚点”,以优化制度改革供给为“支撑点”,着力解决供需错配、低位徘徊、低端运行的数量追求,推动文化消费迈向中高端。杨长江表示,近几年,长沙文化消费从数量需求向品质追求转变。尤其是长沙中产群体市民追求更有品质、能提升自我的文化消费,这种“自我”且“精神宽裕”的心理需求可称为“余乐”,实际上,长沙人的文化消费实现了从“娱乐”到“余乐”的转变。                                                

【作者:记者 范亚湘】 【编辑:张炎炎】
关键词:长沙娱乐 大星文创园 铜官窑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