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龙斌:我向金庸先生问茶道

我向金庸先生问茶道。廖龙斌供图

  惊闻金庸先生驾鹤西去,脑袋一片空白。金庸先生是我最喜爱的武侠小说作家,上世纪80年代他的《射雕英雄传》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伴我度过了难忘的少年时光,幻想自己是黄蓉或华筝公主,武艺高强、聪明漂亮,能遇上一位“靖哥哥”。当时年少无知只知《射雕》不知金庸。后知金庸为一代文学泰斗,其全套的武侠小说收藏在自家书柜中。再知金庸先生,已至青年,当年痴迷茶道,阅读茶书、拜访茶人。18年前,我偶遇金庸先生,竟向他访问茶道,短暂十多分钟,终生铭记。

  2000年9月26日,金庸先生乘机前在长沙黄花机场短暂停歇,我作为一名机场工作人员,得知消息,激动莫名。我知道金庸先生也是一茶道高人,时任中国茶艺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理事,想着借此难得的机会向金先生求教。下午3时许,我来到金庸先生一行休息的贵宾厅,见老先生坐在软座上休息,头微微后仰靠着椅靠,眼睛轻闭,似在洗涤旅途的疲顿。一男一女两随行人员坐在他旁边。我鼓起十二分勇气来到随行的中年女士面前,低身对女士小声道:“我是一个茶道爱好者,想就茶道拜访金庸老师,可以吗?”女士有些为难,不置可否,转头面向金庸先生。这时金庸先生已睁开眼睛,头离开椅靠,朝女士点头应允。向女士道谢后,我朝先生走上一步,轻轻一鞠躬,自我介绍:“金庸老师好,我叫廖龙斌,是机场工作人员,也是一名茶道爱好与自修者,喜欢您的武侠小说,今日想请教您茶道,请您指导!”金庸先生微微一欠身,示意我在他身边坐下。“年纪不大喜欢茶道?”

  我点点头,此刻我却不知该说什么,打好的腹稿全忘了!

  “小姑娘先喝口茶,这茶我还未喝过的。”金庸先生把面前茶几上的茶递给我。

  就着氤氲的茶气,思绪渐渐平静,我抿了小口茶,问道:“金庸老师,您最爱的茶是家乡的西湖龙井吗?”

  “这茶是什么茶?”金庸先生问我。

  “是我们湖南的古丈毛尖。”

  “随乡入俗为最好!”金庸老师说。此际我稳过神来,老先生带有一点浙江乡音,语音软软和和,非常温暖,小小的眼睛充满着柔和,全身散发着慈悲的光晕。

  “金庸先生,陆羽的《茶经》,就茶的产地、生长环境、制作、各色茶器、如何制茶煎茶、饮茶的精神感受,作了详细精准的描述,陆子凭一部《茶经》荣登茶圣之位,从唐代至今,地位无人超越。老师,茶道必须是找一处幽静的处所、一套繁琐的程序后浅尝即止,才是道吗?平时点水泡茶,在桌前、床边、案几呈现一杯茶是生活,这生活能形而上为道吗?”我目光炯炯等待老师解惑。

  “你用什么茶器喝茶呢?”

  “我上班时是用单位统一配发的不锈钢杯、寝室用漂亮的瓷杯,家里淘了很多喜欢的各色杯子,还有好几把宜兴紫砂壶。我平常用它们喝茶。”

  “那用什么款式的杯具喝茶最快乐?”

  “都快乐,上班虽只能使用统一配发的不锈钢杯,但我需要喝茶,即使用不锈钢杯,我快乐,在家各色茶器都是我最爱,所以我也很快乐。”

  “卢仝的《七碗茶歌》,是写什么呢?”金庸先生发问。

  我回答:“是写朋友送茶的友谊,是美好的情谊让作者有感而发,一就千古名篇,是先写情再写茶,情寄于茶,茶载着情。最后作者达到‘两腋轻风习习生’的最高精神境界。”

  “让人快乐的都是因为心,茶还是茶矣。”先生说。

  不知不觉,随行人员提示要登机了,让我惊喜的是,金庸先生竟主动提出:“今日以茶结缘,合影如何?”随行那位优雅的女士拿出长镜头拍下了永生难忘的瞬间。金庸先生似禅似偈的导悟,让我在后续18年习茶修茶的历练中不断参悟老师的引导,每个人生的阶段都有不同的悟道与精进。

  一杯好的黑茶要选合适的鲜叶,经过萎凋、杀青、揉捻、曝晒、蒸压、干燥,再经岁月之洗礼,方能显现韵味,且越陈越香、回甘弥久。人生亦如黑茶。金庸先生既是现世中的“武侠高手”,家国情浓,更如一杯上等黑茶,清香、甘甜、醇厚,滋养人心。定格的镜头“片刻之见即成永远”,大师的慈悲与谦虚永远温暖鼓励我前行的人生,并时刻提醒自己带着温度温暖他人。

  我永远怀念金庸先生。

【作者:廖龙斌】 【编辑:黄能】
关键词:金庸 茶道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