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梁宁:好大一口锅

  贵州与湖南搭界,小时候受长辈们的影响,我对它的印象是:山多,路窄,贫穷。后来自己到这里跑了两趟,印象就大不一样了。

  记得第一次去贵州,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贵州日报的朋友把我拉去看黄果树瀑布。那时,瀑布刚开发不久,有着原生态的味道,蛮好。第二次去是本世纪初,我们几个大学同学约起到贵州镇远闲游了两天,那里的山水像湖南的凤凰,古朴、秀美,但县城掺了点现代化味道,于是有点妩媚。

  这一次去贵州,我完全是冲着那口“锅”去的。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的大窝凼洼地里,有一个像锅一样的庞然大物,官名叫中国“天眼”,当地人不喜欢叫“天眼”,习惯叫它“锅”,它是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1994年提出构想,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的。这“锅”实际上是一个口径达500米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天文学奥秘很深,牵涉力学、光学、数学等等,我当时云里雾里听科技人员介绍说,当它观测天体时,会随着天体的方位变化,在其500米的球冠状主动反射面上,实时形成一个300米直径的瞬时抛物面,并通过这个300米的抛物面来汇聚电磁波。形象地说,如果把“天眼”比作一只巨大的眼睛,那么这只巨眼的眼球直径就有500米,而负责接收光线的眼珠直径就有300米。“天眼”就是靠这个巨大灵活的眼珠来汇聚电磁波、观测深空。听他这么一说,我大概读懂这口“锅”的百分之五十,感觉这口“锅”蛮大,蛮怪,蛮有味。

  说实话,要爬到1200多米高的山顶看“锅”,我最担心的是自己这双曾经严重受过伤的腿是否承受得了?冇办法,既然来了,咬着牙也要爬上去。

  景点设计还是蛮人性化的,在上下山的台阶上设置了12个星座观景台,当游客疲劳时,随时可以在这里歇息。爬山中,我看到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在亲人的搀扶下,三步一歇,五步一站,缓缓地向山顶登去。于是,我把他作为榜样,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后,亦步亦趋,向前向上攀登。

  我一个星座、一个星座地爬去,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这里不准游客自己照相,只能用景区统一的一台照相机拍照。当然这拍照是要交钱的,好像还不便宜,然而,爬到这么高的山来看“锅”,谁不想拍照留念晒朋友圈哩!于是乎,独家经营,生意兴隆,人们排着长队等着照相。

  我坐在山顶观景台一旁休息,无意中发现一位拄着拐杖,旁边还有一副轮椅的老人,他深情地望着山下那口神秘而伟大的“锅”,口中不停地念叨着什么,我凑过去一打听,才知道这位老人是“锅”的设计者南仁东院士的大学同学。前不久,他听说南仁东院士因病逝世,心中特别难过,于是执意要来贵州看看老同学的这口“锅”。

  此情此景,让人感叹不已,在人的一生中,有什么比用自己的才华点燃科学的火炬更伟大,有什么比同学情谊更珍贵?我们,还有我们的后人,有什么比享受科学家的科技成果更幸福呢?

  生命是在信念中闪闪发光,快乐是在奋斗中共同分享。而这口“锅”,把科技和精神、品格和友情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喜欢这口“锅”,更敬重设计、建设和使用这口“锅”的人!

【作者:李梁宁】 【编辑:黄能】
关键词:天眼 贵州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