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红:科幻的 “面子”与“里子”

  老实承认,并没有看懂《流浪地球》。

  即使百度过剧情,依然“云遮雾罩”。这,显然不是电影的错,更不是以《三体》而名动天下的刘慈欣的错。

  对我来说,不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可能是内心从来就缺了一匹“天马”,更没有机会“行空”。

  平时偶尔看“天”的时候,不是“天道”“天命”“天问”的幽深哲理,就是“你看云时很近”之类的朦胧诗意。要么,就是纯粹发呆。

  这并不影响我对《流浪地球》的期待。越如此,越觉得《流浪地球》之于当下的可贵。

  不仅如此。《流浪地球》还以一种俯瞰人间众生的高度和视角,让生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紧紧相连。由是,这个上天入地的“故事”,很能渲染出强烈的尊严和自豪,带给人足够的“鸡血”与激情。

  在我看来,《流浪地球》的火爆,并不在情理之外。尽管,它的“热度”,并未驱散长沙春天漫长的雨季与湿冷。

  电影并没有太懂,直感倒是有一些。或许,它更接近真实。

  当年《阿凡达》《2012》以及年前的《海王》等3D电影上线的时候,那种特技、特效所带给我的震撼和美感,实在无法诉诸语言。

  每一次心中都暗暗感慨:国产电影和这些大片的距离还有多远啊。这一次看《流浪地球》,终于没有了太多的“感慨”。若只论镜头或特效,我觉得《流浪地球》作为一部国产科幻片,说其是“里程碑”,也不算过誉。片中,特效所呈现的空间之浩淼,木星之美丽,太阳老化后地球之严寒与废墟,以及种种上天入地的浩大与神奇,都足以表达出科幻大片在“技术之维”上的努力。

  这一点,观众给予的并不是喧哗而热烈的掌声,而是巨大而真实的“票房”。

  不过,这仅仅是这部电影的“面子”。我想说的重点,其实是这个故事的“里子”,是在“技术”背后的“情怀”。

  看完之后,我理解了此中“情怀”。然而,又不可能就此就丢了“理性”。脑海里一直悬着一些疑问,从散场到此刻,一直未曾挥散。

  首先,刘培强是国际空间站的领航员,而“莫斯”智能系统一直在忠实地执行着“联合政府决议”。影片里,刘似乎永远比“莫斯”高明。若是从“人”高于“智能人”的角度,可以理解。问题是,如此关系全人类命运的一个“智能系统”不可能不凝聚整个地球、全部人类的智慧吧?它有那么LOW吗?它只是一台所谓的“机器”吗?当“以地球燃料点燃木星”的方案失败之后,全人类居然就靠刘培强那么一个脑袋,靠他去强行抵制“莫斯”系统的命令,甚至以一瓶酒点燃国际空间站的燃料,从而启用“以空间站燃料”帮助地球引燃木星,以此产生巨大的推力?这样的情节,怎么想都觉得不是“科幻”,说白了,纯粹就是“扯”,且还是“烂扯”!

  其次,刘培强的儿子刘启十多岁,初中生妹妹韩朵朵就更小了。他们最初走出“地下城”,是出于好奇。整个情节里,实在看不出,从什么时候这些十多岁的青年人忽然都加入了救援队并且拥有那么多关于发动机、转向发动机以及救援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如此关乎人类命运的科学研究,竟然是毫无门槛、一腔激情的孩子就可以进入?更不可思议的是,方案“以地球的燃料去点燃木星”,这好像也不是什么人类科学家的集体攻关,而是那个叫李一一的小伙子突然“灵光乍现”。敢情人类命运就握那些毛头小子的手上吗?喜乎?悲乎?

  第三,当救援陷入绝望的时候,韩朵朵这个初中生有一段“全球播报”。“播报”中的“金句”来自于她的语文课。她引用同学的话说:“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这真是一句扭转剧情的“超级鸡汤”啊,不知是不是想说:科学再怎么强大,关键处还是离不开心灵抚慰?

  这些情节一直在脑海里“模模糊糊”,很多细节间的关系亦不甚了了。只是觉得这个故事有着极为中国的“里子”。

  刘培强与儿子,是不是隐约着《愚公移山》的影子;他驾着“空间站”飞往木星的镜头,是不是让你想起神话里的“后羿”?

  看如此关系人类命运的科幻片,耳边总会响起《阿凡达》导演卡麦隆的那句话:“好电影,拍到最后一定是哲学。”可惜,《流浪地球》里除了“扯”,没有哲学。

【作者:黄耀红】 【编辑:黄能】
关键词:流浪地球 哲学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