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愿纵未了,奋斗总不太晚

  张岱烨(大一学生)

  最近,一条有关银行招聘条件的新闻在我们几个高中同学的群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看起来,似乎每个人都对于自己专业的前景不甚明朗,又为自己未来或工作或考研或出国留学的选择而为难。以至于某同学甚至笑言:“这哪里像是几个大一学生的群?这也太过焦虑了吧?”

  时光回到一年以前,2018年的3月,距高考还有六七十天,每天都被成套的模拟卷压得几乎喘不上气。那时的我,常常幻想一年后的情景,身在大学,必然会轻松很多。一年转瞬即逝,高考似乎还在眼前,考了一个不高不低的分数,进了一所不好不坏的大学。但如今,回想起一年前的那段日子,却倍感充实。即便是忙得暗无天日,心中却始终有一个为之努力的目标,而现在,我试着想象一年之后的自己,却好像在想象着宇宙的尽头。最为吊诡的是,我尽力使自己每天的时间不被虚度,下课后便直奔图书馆,努力尝试让自己忙起来。但无数次,当我走在由图书馆回寝室的路上时,都会扪心自问,自己这一天究竟干了些什么时,胸中总是充斥着无力的空虚感,而伴随着这种空虚感而来的,便是对现实生活以及未来规划的焦虑。日子一天天循环往复,仿佛程序设计里的死循环语句那般。我确定这样的生活态度需要改变,却又如同田村卡夫卡想逃出父亲的预言那般始终不得其法。

  直至近日,偶然间,看到了余世存先生的一首小诗: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诗很简单,通俗易懂,直白得有一丝不像话。但于我来说,却无异于一声惊雷,将我于浑噩的生活中震醒。倘若农夫在三四月的春耕中一直在想着如何在八九月收获,那他的耕种一定是不专注的。在什么样的时间里便做什么样的事,在三四月份,该平整土地便平整土地,而不是焦虑那由三四月到八九月的时光。做好了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就自有答案。无论答案或好或坏,秋天是否收获都来自于你三四月间的耕种,而不会是那焦虑的五六七月的时光,从那之后,当我走在由图书馆回寝室的路上时,当我再一次扪心自问时,我可以从容回答,做了几道高数便是几道高数,看了几页英语便是几页英语。既然想象一年之后的自己仿佛在无尽的宇宙,那么不去想就是了。倘若有这份焦虑的闲心,不如提笔写几道高数来得实在。

  陈奕迅在《陀飞轮》中唱道:过去十八岁,没戴表,不过有时间。够我没有后顾,野性贪玩。霎眼二十七岁,时日无多,方不敢偷懒。宏愿纵未了,奋斗总不太晚。高二时初听,只觉颇有格调。如今再次听来,才明白其中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焦虑。但无论时光怎样易逝,我总觉得既然宏愿未了,奋斗总是不太晚的。若是累了,也不必焦虑,睡上一觉,醒来,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作者:张岱烨】 【编辑:黄能】
关键词:奋斗 生活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