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头贪吃青草的牛

  王娇娇(大三学生)


  一头牛看到牧场栅栏外的草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它悄悄地跨过栏杆,品尝着美味的青草,正当大快朵颐的时候,突然遭到当头棒喝:不准破坏草场公平!

  这牛想不明白:我眼睛雪亮看得到栏杆外的嫩草,身材高大能轻易跨过栏杆,那边的优越条件还有利于下一代成长,凭什么不去?或许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谴责跨过栏杆的牛,但当它们啃光了原本属于那一边的青草,当它们开始传播病毒,我们没有理由坐视不理。

  最近,深圳一所民办学校——富源学校在该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中,对其他学校形成“碾压”,理科全市前10名中占了6名。经深圳市有关部门证实,富源学校进入此次“二模”前100名的学生中,有10余名是从河北衡水第一中学转入。目前广东省教育厅已经下发通知,开展治理“高考移民”的专项行动。

  为什么是广东?为什么是河北?广东省高考报名人数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河南,而河北省一贯以高分闻名。这两个省份的合作使人们见证了“高考移民”2.0版本的诞生。最初,利用地域间的分数和录取率差异,家长通过异地购房、注册学籍,让孩子以低于同省分数线几十分的成绩进入大学。新一代“高考移民”的流动方向发生了变化:富源学校把本地的学生送进衡水中学,在“军事化管理”模式下学习两三年,然后回到广东参加高考,凭借高分进入名校。这种“学好应试,回家高考”的行为破坏了地区的教育生态平衡,引发广东家长的强烈不满。

  究其根源,在于高校的招录计划在各省分配不均衡。以北京大学为例,2016年北大在广东省招录25人,而在北京市的招生人数是111人。由于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教育资源的倾斜,考生向录取率高的地区流动也属正常。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的,有了隧道谁还愿意哼哧哼哧地爬山呢?

  如果第一代“高考移民”只是挤占其他地区的录取名额,现在的移民们俨然形成了集团化发展的趋势。4月29日,深圳市教育局官方通报称,富源学校学生符合在深圳市参加高考的报名条件,但媒体报道和网民提供的证据显示,该校部分尖子生存在“人籍分离”的情况。这说明作为限制条件的“两个合法”和“三个三年”很容易蒙混过关。富源学校的模式是与名校联姻,引进高分生源,继而扩大知名度,在地区内掐尖形成优势。它提供了一个范本,该模式一旦扩张势必破坏地区的教育生态。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良心,如果良心上总是牵线搭桥,就让人受不了。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富源学校的做法正体现了应试教育、唯分数论令人胆寒的势力。面对现状,我们无法彻底否定应试教育,但绝不应让它遍地开花。教育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将“衡水模式”复制粘贴。

  回顾2018年的高考试卷掉包事件,每一次关于高考的话题都点燃了人们心中追求公平的蜡烛。人生的起跑线是不同的,现阶段教育公平只能是相对的、有差异的。我国宪法保障了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没有对教育的质量和内容做具体规定。强制性要求“平民教育”或“全国一张卷”的一刀切式做法,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一些家长和富源学校联合起来,把衡水中学当做“高考培训班”,这种做法对两地的教育公平都形成了挑战。但背后的问题是:先要有坡度,才能玩滑滑梯的游戏。在一个不公平的基础上谈公平,结果是徒劳的。

  当人群中有人喊:看啊,那个人钻了高考的空子。所有人就像齐刷刷地舔了一下勾践留下的苦胆那样,苦不堪言。马克思说“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谴责这些“高考移民”的同时,能不能也将目光放在片面应试教育的畸形和“学籍空挂”的漏洞上呢?

  当我们追逐着教育公平理想时,也该注意脚下,毕竟栏杆太低,一不小心就做了那头贪吃青草的牛。

【作者:王娇娇】 【编辑:黄能】
关键词:高考移民 素质教育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