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红火的宫殿

  ■范良君

  当年,我这个常德男孩,是从李六如的长篇小说《六十年的变迁》“认识”坡子街、火宫殿的。后来,一则关于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趣闻逸事,让我对火宫殿更加充满向往:日后去省城长沙,一定得先去火宫殿,亲口尝尝火宫殿的臭豆腐!

  在那个“困难年代”,我竟然如愿来到长沙工作了。只是当时的火宫殿一点也不“排场”,但火宫殿的葱油粑粑、脑髓卷却没有让我失望。记忆里,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叫“红烧猪脚”的小吃,让吃客的队伍排到了大街上,将大门和通道都给堵了!

  很快,火宫殿的“小吃王国”成了我一家大小经常光顾的所在,上下三层楼,经常人满为患。至今,我能如数家珍地说出经常品尝的小吃:姊妹团子、糖油粑粑、脑髓卷子、鸡丝馓子、龙脂猪血、荷兰粉……再后来,经济上宽裕了些,火宫殿又成了我接待“外宾”的首选。

  第一次宴请的“外宾”,是在回归前,同事在香港的亲戚来湘省亲。因数年前,我与同事因公去香港,同事在香港的至亲热情款待了我们。那一次,我生平第一次见识到顶级的“海鲜自助”:一家五星级宾馆的顶层,里面欧式、日式、印度,乃至中东的菜肴,“无奇不有”。作为对香港同胞的回报,这次我选择了火宫殿,就在那间一推门就可看见一尊毛主席铜像的包厢里。酒席上,没有龙虾、鱼翅,海鲜,只有地道的湖南口味,从表情上看,他们一家四口应该很满意。

  我老同事的女婿可是“货真价实”的外宾,一位荷兰人。对于这里的菜肴,他的高兴与诧异表现在他睁大了的双眼里!我也很得意,英语小学水平的我,竟然当着“老外”秀起英语,一个劲“One more”,劝他再多吃一点。也难怪,那天品味的沙煲甲鱼、玉翅蹄筋、发丝牛百叶,至今想起来还回味无穷。我在火宫殿接待我师傅从美国来探亲的孙儿、孙女似乎有点让孩子“认祖归宗”的意思。我先是带着这两个孩子去了岳麓山,从爱晚亭坐园区的交通车直达橘子洲,拜谒了青年毛泽东塑像,然后乘坐地铁在河东的湘江中路地铁站出来,脚踩坡子街的石板路直奔火宫殿,与那里等候多时的他们的爷爷、奶奶会合。穿过火宫殿麻石牌坊,俩孩子被“湘菜首府”前面坪地里的“火神庙”“观音殿”“金砖照壁”所吸引,止住了脚步,我也有幸温习了火宫殿600年的发展史,多少年来,它和这里庙会的密切关系,玻璃罩保护着的许多块厚厚的古城墙砖,还有戏台幕布正中央“德威煊赫”,这是清代爱新觉罗·奕宁皇帝为火神庙所赐匾额……火宫殿,是湖湘大地上如此重要的一处人文景观!

  那时正临近除夕,街上到处都是人。我这“古稀”老人,带着俩孩子奔走了大半天,不仅没有觉得累,反而为自己设计的这条经典旅行线路自鸣得意:能让这一对在美国出生的“中国血脉”亲近一下他们祖辈生活多年的故土,品味到故乡水、家乡菜,我以为“值”!

  晚餐出来,夜色正浓。“火神庙”“观音殿”里香烟缭绕、人潮涌动。戏台上鼓乐齐鸣,清脆的“湘音”,让人入迷。小摊上的民间工艺品手艺精湛、种类繁多,让人爱不释手。一时间,这俩美国出生的孩子,还有我的孙女,三个中学生,三请四催,也不愿离开,让我想起自己小时与邻家孩子一起玩耍的情景。

  已是夜晚九点了,进入门楼的人,比出来的似乎还要多些。抬眼望,门楼上“火宫殿”三个烫金的大字,特有精、气、神!红色的墙体与飘舞铜炉里的红绸火焰,在灯光的映照下洋溢着喜庆,把附近的楼、头顶的天都给映红了!好一座红火的“宫殿”!

【作者:范良君】 【编辑:黄能】
关键词:火宫殿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