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密语 | 清镂雕佛手鸟纹翡翠佩: 精妙的“俏色玉”绝活

  ■何枰凭

  传说十三世纪初,云南一位盐商偶然从缅甸驮了一块石头回国,那块晶莹透亮的绿石头,瞬间征服了爱玉的中国人,这块石头就是翡翠。“翡翠”一词最初是指我国西南滇黔地区一种美丽的小鸟,其羽毛有红、绿两色。因从缅甸传入的这种鲜艳玉石,颜色与翠鸟羽毛的色彩相似,故用鸟羽的名称来称呼。翡翠又称缅甸玉、皇家玉。其韧性较强、硬度较高(硬度为摩氏6.75-7.0),在玉石中被称为“硬玉”,又称“玉石之王”。由于玉石中所含金属元素各不相同,致使它们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除了常见的绿色以外,还有白色、红色、黄色等,以及这些色系之间的过渡色。

名称:清镂雕佛手鸟纹翡翠佩  时代:清代  尺寸:纵6.8cm、横3.0cm、厚1.8cm  今藏:长沙博物馆

  早在汉唐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缅甸翡翠,但数量很少,并未受到国人珍视,直到清代,翡翠才真正大量进入我国。因与和田玉相比,翡翠的色彩更艳丽、透明度更强,更具玻璃光泽,深受慈禧太后的喜爱。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盛焉”,很快,翡翠便在士绅、商贾之中受到追捧,身价与日俱增。它们经云南腾冲、大理运进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开始占领和田玉在玉石市场上原有的份额,在宫廷和民间流传开来。翡翠的传入和发展可以说是当时的一大盛事,翻开了我国玉器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这件“清镂雕佛手鸟纹翡翠佩”呈黄、绿、白三色,颜色明亮、浓郁、纯正。白底绿彩的翡翠镂雕一大一小枝干相连的折枝“佛手”和翠羽小鸟。清朝时期,植物瓜果佩饰主要取材于自然景物或生活意趣,往往与鸟纹结合,是富有浓厚绘画色彩的仿生写意类型。

  玉佩中的“佛手”,原为芸香科的一种常绿小乔木,果实为长形,是一种富含营养的蔬果,因为成熟时果实会张开如手指而得名。又因佛手有菩萨之手一说,与福、寿谐音,所以清代玉雕中常以佛手象征多福多寿。该作品玲珑剔透,纹饰采用写实的手法,造型相当逼真。奇特之处在于,玉匠巧用黄褐色部分雕琢佛手枝干,并利用翠绿色玉材俏雕一只羽翼丰满的小鸟,嘴衔树叶立于枝干。洁白的佛手上,翠鸟的色泽犹如一汪绿水鲜艳明快,极具画龙点睛的意味,这便是玉雕中的“俏色玉”工艺。

  所谓“俏色”,也称巧色或巧作,是玉石工艺中独有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玉石行业难度极高的绝活。它要求玉工巧妙利用玉石的色泽纹理,施以适合玉材的雕琢,使作品的造型与颜色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创作出绝无仅有的精妙之作。这件清代俏色玉的典型作品,雕琢精巧细腻,以巧取胜,独特的设计使整件器物灵动了起来,仿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参天蔽日的枝干间,鸟儿们嬉戏觅食的清新画面。

【作者:何枰凭】 【编辑:黄能】
关键词:国宝密语 翡翠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