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中国青年的赞歌——读报告文学《中国青年》

  ■洪佑良

  打开3月6日《长沙晚报》,第一眼就看到了封面版刊发的报告文学《中国青年》。捧读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是近年来我读到的最能够打动我的作品。行文流水,干货满满、可读性强。作品讲述了“90后”郑能量在正月初一独自前往武汉疫区,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的故事,立体地展示出郑能量不畏牺牲、勇于奉献的当代中国青年形象。

  《中国青年》采用倒叙的手法,从一段郑能量发给亲友的信息开始,“知道此行凶险,已抱必死之心,始明不惧之志。如果我命数至此,死在了武汉,请将我的骨灰通过无菌化处理后撒在长江里……”一个只有27岁的青年,面对突来的疫情,他完全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呆在家里。但他选择了逆行抗疫,这样的勇气和决心,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他给亲友的“交代”分明透出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这种悲壮令人心痛,也令人感动。文本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拔高郑能量的精神境界,而是抽丝剥茧,一步步展开情节,一个顽强执著、质朴和善、有血有肉的中国青年,便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生活在现代化转型时代,多元的文化认同和剧烈的社会变革,使部分青年人的情感、理想被破坏和折断,伦理道德和价值判也随着变革分化重构。老一辈大都认为他们缺少危机意识,缺少责任压力,更缺少使命担当。郑能量的事迹,颠覆了人们原有的看法,他从一个侧面“还原了中国青年的模样”。

  《中国青年》很好地处理了新闻真实性和文学艺术性的关系,对郑能量的心路历程把握得恰到好处。写到郑能量进入湖北境内后,其实也有过片刻的犹豫。“不断地反问自己:前路未知,是否已做好了迎接一切困难、危险的准备?”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每个人都会惜生畏死,“其实,我也有些怕……”怕才是真,才是人性最起码的情感。郑能量自然也有太多眷恋,太多顾忌的人和事,父母、女友、未来……郑能量之所以义无反顾前往疫区,克服本能的“怕”,是因为他的热血担当,他的使命意识,将人生推到了这个关口,他无法抗拒,也别无选择。文本没有太多的着笔,但从看似淡淡的叙述中,能感觉到他内心的波澜。而对疫情中武汉的描写又很好地运用了烘托、通感、对比的艺术手法,写出了人们对这座正在经受苦难的城市的同情。江城武汉“满城皆是高楼林立、霓虹闪烁。不尽长江波浪滚滚,两岸的霓虹折射到江水中,泛起层层彩色的涟漪,江城美丽得仿若童话里的城市。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似是给武汉按下了暂停键。烟雾蒙蒙的江上,空空荡荡的街头,安静得令人心痛”。美丽的城市,冷清的街头,一幅对比色彩很强的画面,反衬生活在武汉的人民正在遭受的灾难,也让读者替郑能量捏了一把汗。

  郑能量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他懂得爱与被爱。当他下定了决心去武汉支援,为了不让女友担心,他一直瞒着她。即使开车送女友去火车站,一路上“向来活泼阳光的郑能量有些怫然不悦,言语少了”,女友“还以为是他舍不得我离开咧”,他内心是纠结、矛盾的。

  郑能量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认定了的事就会干到底。当亲友、家人连珠炮一样质问他的动机时,他的回答是那样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忠孝自古难全,我郑能量决定进入武汉疫区做一名志愿者,自愿接受最脏最累的一切工作,哪怕就是扛尸体,这都是我的选择……”

  文学作品就是要讲故事,既要讲好英雄人物的故事,又要讲好身边平凡人的故事。《中国青年》是一则讲中国青年的好故事。通过娓娓道来、戳人泪点的故事,发掘了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情感、理想、追求、责任、担当,在时代背景与文学观照、个体经验与集体意识之间,找到了一条介入现实的有效路径,唱出了一曲属于中国的青年凯歌。

点击阅读报告文学《中国青年》

【作者:洪佑良】 【编辑:黄能】
关键词:报告文学 郑能量 武汉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