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岳麓山古游道小记

  ■夏桢桢

  从湘江边绿道一直延伸,至爱晚亭前坪一带,我们可以看到枫叶形状的路标,它一路指示着我们走向一条岳麓山上人迹罕至的山间小道。枫叶形的路标上清晰刻着“长沙古游步道”一行小字。

  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更,古游道的印迹一天一天被我们淡忘。古游道不可能穿越时空被还原。但是近年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因地制宜,对古游道背后故事不断挖掘,正在逐步修复这条古老的游道。让我们追随山间的枫叶形路标,走进古人的登山之路。

  古游道的印迹要从民国之前讲起。民国之前,长沙城只有十余万人,当时还未修建湘江大桥,所以,到岳麓山去,先得从灵官渡或朱张渡坐船至湘江西岸(中途须在橘子洲停靠并转船),再沿着牌楼路到达湖南大学校园内。

  穿过岳麓书院的石牌坊,继续往前走,过灈清池,就可以看到这条古游道在湘江以西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现位于东方红广场右侧的自卑亭,它最早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得名于儒家经典《中庸》的“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古语精炼,它集中体现了古人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和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时代精神。

  过岳麓书院后,来到山脚下的篬筤谷,再继续往上,路会变得越来越窄,古语记载这条小路:“蜿蜒峻绝不可步,每以一足蹁踔行,左右皆万仞之溪,无可倚”。山路越来越险,爬山的艰难心情在这里也像是被放大了许多倍,连续登上一段台阶,就可以看到道中庸亭遗址。道中庸亭位于岳麓山腰的位置,今已不复存在,只留下遗址在岳麓山间。史书中记载着道中庸亭始建于宋朝,毁于战火之中,为了保留史迹,亭碑保存于岳麓书院。“道中庸”同样出自于儒家经典《中庸》的“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儒家思想中讲究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细微之处,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而“中庸之道”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处,即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境界。道中庸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古人想要由其传达的“中庸之道”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再继续往上爬山,路途会更加艰难,体力也渐渐耗尽。到达岳麓山顶禹王碑景点下行约百米,过防火道,在东侧的山嘴上,有一空旷小地,这就是古游道的制高点——古极高明亭遗址所在地。极高明亭与道中庸亭都是始建于宋朝,于清康熙年间重建,后毁于兵火。清康熙年间岳麓书院山长李文炽有《极高明亭》诗:振衣上峰巅,下视人寰小;列宿低芒角,白云相缥缈。“极高明”是儒家弟子的最高境界,极高明亭地理位置是三个亭子之中最高的,它代表着儒家弟子把中庸的本性作为修养途径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高大光明。据历史记载,南宋朱熹曾为极高明亭题额,因此极高亭至少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也见证了南宋时期以朱熹为代表的湖湘学发源地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

  这一路艰辛,不断攀登最终才能看到山顶的最美风景,就连吴道行都曾在这里感慨道:“于时色相斐葳,神采焕发,岳麓之奇,当无最此已”,当真是一片好风光。宋代诗人张栻曾游览岳麓山,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词作品。其中《风雩亭词》,有一句“山靡靡以旁转,谷窈窈而潜通”,用来描述岳麓山中的古游道,可谓再合适不过。

【作者:夏桢桢】 【编辑:黄能】
关键词:岳麓山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