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鸢尾残英》:法国文化名人的人生苦旅

  ■李冬山

  法国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国家,千百年来展示出浪漫而充满激情的文化素养,世界级的文化名人数不胜数。法兰西文化及其追求自由、积极创新的人文精神,至今仍在这个世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正因为如此,人们曾将法国视做世界文化的创造中心、展示中心,是某一个时期或某个领域的文化风向标。法国,尤其首都巴黎,一度成了本国文化名人云集的乐园,还成了世界文化精英趋之若鹜的圣地。他们共同创造出法兰西灿烂夺目的文化盛景。

  法国文化发展到今天,凝聚了无数文化人的心血与艰苦,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兴衰、社会进退、家族荣辱、事业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懈努力,甚至为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他们期望过,艰难过,辉煌过,痛苦过,甚至绝望过。或因政治信念,或因仕途生计,或因身体境状,或因恋爱婚姻,一些文化名人在事业与生活的追求或追逐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更让人唏嘘的是,其中不少竟选择自绝于世,比如钱拉·德·奈瓦尔、尼古拉·德·斯塔埃尔、亨利·德·蒙泰朗、吉尔·德勒兹等文化名人的人生结局悲惨,让人叹惜。

  2003年,我第一次踏上法国国土。途经巴黎塞纳河右岸夏特莱广场上的撒拉-伯恩哈特剧院时,竟不知这里原来就是老路灯街旧址,一百多年前,法国著名诗人钱拉·德·奈瓦尔即在这里自行完结其一生。

  4年后,已有此项写作计划的我再次来到巴黎,重又路过此地,望着那栋高耸的米色建筑,眼前即刻浮现出古斯塔夫·多雷的那幅著名画作《奈瓦尔之死》和“疯子诗人”那张历尽沧桑的苦脸。那些天,其他拟写的书中人物不时浮现:站在香榭丽舍大街,似乎看到踏着欢快脚步庆祝二战胜利的群众游行队伍,那队列里面就有战斗英雄罗曼·加里的身影;在卢浮宫前,仿佛遇见亨利·德·蒙泰朗腋下夹着刚问世的新作,神色喜悦,匆匆而过;在协和广场,隐约闪过勒内·克勒韦尔,满脸悲伤走下出租车,悻悻离去的场景;在凯旋门附近的一家书店,书架上摆放着封面印有艾尔维·吉贝尔头像的《致没有救我的朋友》和安德烈·高兹的倾心之作《致D》……抚卷静思,如同听到历史人物喃喃细语。只可惜,没有找到“麦克斯·林戴电影院”,这位麦克斯·林戴先生,是为喜剧电影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国际电影明星”。

  2017年,当我第三次来到法国,在马赛的隆尚宫前,听到了庄严而雄浑的《马赛曲》,深切感叹历史变迁,人世沧桑。思索法国文化名人在向往自由、憧憬幸福的征途中,有的人挺过来了,功成名就;有的则一路风尘,以命相搏。纵观他们一生的传奇,如同读一部历史教科书,引人遐思,给人启迪。

  鸢尾花是法国的国花,自行弃世的文化名人如同其过早凋谢的残英,令人惋惜。但法国的文化事业还在继续,更多的文化人士仍在挥洒创造的激情,这是文化的魅力,亦是文化人的使命。愿鸢尾花开得更加烂漫,更有生命力!

【作者:李冬山】 【编辑:黄能】
关键词:新书 法国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