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话 | 曾国藩包做挽联

  ■曾德连

  晚清时期,从京城到湖南,流传着“江忠源包送灵柩,曾国藩包做挽联”之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熟悉晚清官场、写过《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在《南亭笔记》卷八记载了一则关于曾国藩的趣事:曾与诗人汤海秋为莫逆之交。某年元旦,汤去曾国藩处拜年,见曾书房的书桌砚下压纸一张。汤阅之,原来是曾国藩闲暇时举其平日之友,皆作一挽联,汤亦在其中。汤大怒,拂衣而去。两人从此断交。而江忠源笃于友谊,有客死者,江必派弁兵护送棺材而归,故当时有“江忠源包送灵柩,曾国藩包做挽联”之谣。

  曾国藩的挽联做得如何?其用典贴切,情文并茂,颇为时人所推重。试看其挽乳母联:“一饭尚铭恩,况负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论人情物理,也应泣血三年。”意思是,乳母与亲生母亲相比,只是少了怀胎十月,乳母对于自己的恩德,是怎么都难以报答的。“一饭尚铭恩”是个有名的典故,说的是韩信年轻时穷困潦倒,经常饿肚子,一个常年在淮河边漂洗衣物的漂母慷慨赠食与他,韩信不忘恩情,铭记在心,到他封王之时,以千金相赠。此联表达了曾国藩对乳母的感恩戴德之情,感情真挚,朴素自然。

  再看曾国藩挽诗人莫友芝联:“京华一见便倾心,当时书肆订交,早钦宿学;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酒樽和泪,来吊诗魂。”此联追述两人相交往事,从京师相见、书肆订交,写到莫后来入曾国藩幕府,朝夕相处十年,历历如在目前,这比许多空泛的挽联,当然感人得多。

  与曾国藩绝交的诗人汤海秋死后,曾国藩所做的挽联是“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对汤海秋的英年早逝、未能充分展示才华深表惋惜。对汤海秋做御史时,勇于言事,得罪权贵,表示赞扬。汤鹏,字海秋,自号浮邱子,益阳人。道光年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龚自珍、魏源、张际亮同被誉为“京中四子”。这副挽联的妙处,是将散文、古文句式写入楹联,使联语更为活泼、灵动。而结尾虚词的使用,使此联形成一种自然流畅、接近于“口语”的风格。

  至于曾国藩为何要给健在人世的好友提前撰写好挽联,据说是曾国藩居官问学之余,于对联之道下过一番苦功夫。有鉴于韩愈所说:“欢悦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曾国藩便从写挽联入手,认为这样容易有真情实感,便于寻求突破。但是不可能有那么多死人等着他“敬挽”,于是作了变通,进行“生挽”,就是偷偷给身边的活人写挽联,以资练习,这是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除此之外,我觉得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曾国藩奉命回乡办团练、办湘军后,许多部下和好友与太平军交战,生死难测,重友情的曾国藩为他们提前写好挽联,也属情理之中,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江忠源包送灵柩,曾国藩包做挽联”之说,民国时期张翰仪所辑《湘雅摭残》作“曾涤生包办挽联,江岷樵包运灵柩”。对曾国藩深有研究的唐浩明先生所著《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则作“包送灵柩江岷樵,包做挽联曾涤生”,还说曾国藩联语做得好,“不仅自制,还代人制,故而京城流传两句颇有点调侃味道的话,道是:包送灵柩江岷樵,包做挽联曾涤生”,唐先生似乎是因为没有看到李伯元《南亭笔记》,故对曾国藩包做挽联之谣的由来解说值得商榷。

【作者:曾德连】 【编辑:黄能】
关键词:联话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