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动图 看懂国产大飞机的所有奥秘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5日讯 据人民日报消息,今天下午,我国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即将进行首次试飞。

  这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从立项至今,我国航空人风雨兼程,夜以继日,耗时十载,今天,终于等来它翱翔的一天。那么,C919的性能如何,与欧美同类机型相比怎么样?未来什么时候能坐上它?它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一图了解↓↓

  辗转近半个世纪,中国从1970年的“708”工程运十,到如今的C919,我们曾一次次跌倒,但又一次次爬起,从未放弃。关于中国大飞机的这些事,你需要了解。

  你们的话,我们一直没有忘

  1968年,周恩来曾提出:“能不能在‘轰6’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喷气式客机?”

  陈毅也风趣地说:“我这个外交部长,出国不能坐自己的飞机,地位就与别的国家不同。”

  1969年,毛泽东视察上海时也对研制喷气式客机一事表示关心。1970年7月,他再次指出,上海有比较好的工业基础,应该有可能研制大型客机。

  以此为契机,1970年8月17日,国家计委、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正式向上海市下达了大型客机“运10”的研制任务,代号“708工程”。中国的大型客机研制就此拉开了序幕。

  运10

  大飞机的梦想,曾被迫搁置

  工程开始时,条件十分艰苦。由于配套设施不到位,一些飞机设计师只能在食堂的餐桌上画图纸,用木板箱当办公桌。

  即便如此,“运10”还是在1980年9月26日冲上云霄,首飞成功。然而,由于经费等种种原因,1982年“运10”的研制逐步陷入停滞状态。3年后,“运10”停飞,项目就此搁置下来。

  搞中国人自己的大型客机,只能靠自己

  运-10停产后,我们选择与国外航空公司合作研发大飞机。

  与麦道公司合作。就在麦道90型飞机开始生产时,麦道为波音并购,合作只能戛然而止。与空客合作。在谈判中,空客的要价越来越高。两年后,空客宣布终止合作项目。

  正是这一次次挫折让我们明白:核心技术是买不到、换不来的。要发展中国人自己的大型客机,只能靠自己。

  2015年11月29日,ARJ21停靠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重启大飞机项目,支线客机ARJ21投入运营

  2002年,中国人再次重拾大飞机梦想。这一次,采取了先支线、再干线的发展思路。

  它,就是ARJ21,这是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适航标准自主设计研制的喷气式支线客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008年首飞成功,2015年正式交付,2016年正式投入运营……历时15年,ARJ21-700为C919国产大型客机项目顺利推进开辟了道路。(资料来源:新华网、央视、大飞机报、商飞公司新闻中心)

【作者:】 【编辑:刘树源】
关键词:飞机 C919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