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沃土涓水河 打造沩江最美支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9日讯  据今日宁乡消息,山川凝浩气,物华启人文。沙田乡是人文之地,充满灵性的山水、历史厚重的人文环境、丰富的人文传说,使每一位初来乍到者都充满了好奇之心。一进入沙田乡,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南北跨向蜿蜒曲折的河流,使人马上想到了“小桥、流水、人家”,它有一个诗一般的名称:涓水河。

  涓水河的源头在沙田乡宝云村枫树组的杨家仑,涓涓细流从山中流出,一路呼朋引伴,经黄材镇境内汇入沩江,全长15.8公里,灌溉着沙田乡近8000亩稻田,是沙田乡人民的母亲河。涓水河共9条支流,沙田乡境内就有双华河、长冲河、朱溪河等6条,它们如同大树上的一条条枝丫,把宁乡的母亲河装扮得更加枝繁叶茂。

这个莲蓬熟了,可以采摘了。

  涓水源头

  山好水好空气好

  道清树绿,波光涟漪,人们或三三两两在院中聊家常,或在田间地头辛勤耕作,或闲步在乡下道路上……记者走在沙田乡乡间,像这样温暖和睦的场景随处可见。

  来到该乡宝云村枫树组,记者走在干净的水泥路上,涓水河源头就在身边,只见一股清泉潺潺而下,耳边传来水声、蝉鸣,偶尔还有远处农家院子里发出一阵“咯咯嗒”的母鸡欢歌声,视野中不时出现的一口口山塘,如同镶嵌在绿地毯中的一面面镜子。

  “我家的生活用水就是用水管直接从山上引下来的。搭帮山好水好空气好,村里人普遍长寿,像我这样八九十岁的老人多得很,从没听说有谁得癌症……”86岁的何生青老人正在自家门前歇凉,聊及村里的情况,他顿时打开了话匣子。

  “不管天干得有多厉害,这条小河里的水从不断流。山下200多亩稻田灌溉、50多户村民的鱼塘、600多人的生活用水全靠这河里的水。”宝云村枫树组组长姜正良告诉记者,这里的村民都是从山中挖一处泉眼,接上水管,山泉水就源源不断地流进了家中,连村里学校的用水都是从这里引过去的。

  “我们这里家家都有鱼塘,无污染的山泉水加上天然青草喂养,养出的鱼特别鲜。”该乡相关负责人介绍,沙田乡渔业发达,境内有鱼塘超过万口,面积近4000亩,主要有白条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品种,年产鲜鱼达15万公斤,肉质光溜、细嫩,入口爽滑、鲜美。尤其是“白条鱼”基地300亩成片,远看水白,近看全白,其景色从何叔衡年轻时曾写下“舟泛沩水翠青山,鱼戏霞彩翻白云”的诗句中就可见一斑。

  登上杨家仑极目远眺,只见群峦叠翠,涓水如带,柳抱荷塘,竹掩农舍,梯田如鳞,阡陌纵横,美丽无以笔出。共和国司法制度奠基人、新中国第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曾在《三月望江南·寄家》中写道:“家乡好,吃得十分香。腊肉干鱼煎豆腐,细茶甜酒嫩盐姜,擦菜打清汤”。

  景观河道

  碧水相伴好休闲

  记者来到涓水河沙田村段,平整干净的河道、古朴的木栏,绿意盎然的田园,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一派乡村田野精致风光的真实写照。

  “如今,这一带空气好、视野也好,出行或散步都很方便。”沙田村老党员何梅初告诉记者,在没有修路之前,河堤边杂草丛生,夏天蚊虫乱飞。可如今河堤已经修好了高标准的砂石生态路;红色文化长廊路也由坑坑洼洼的水泥路提质改造成了油路,方便了出行,还成了附近村民傍晚散步的好去处。

  “修路的时候,我们发动各家各户都来帮工。如今,我还负责其中一段路的管护。”何梅初告诉记者,在涓水河景观河道建设中,该乡积极发挥党员示范作用。红色文化长廊路全部实行党员分段负责,分段管理。同时,该乡还利用“七·一”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对涓水河河道进行除草、清淤。

  “前期清淤疏浚、筑坝、损毁河道修复等工作已经完成,建设人工湿地、沉沙池、植草护堤、树桩加固河堤等工作正在抓紧推进。”该乡副乡长黄勇介绍,该乡已投入110万元完成了何叔衡故居连线路面黑化提质,并在道路会车处设置了10处红色文化宣传栏;投入90万元完成2.7公里涓水河道护砌、绿化提质等系列工程,力争让涓水河真正达到水清、岸绿、自然、野趣的目标,成为沩江最美支流。

  “环境一天天变好,夏天没什么蚊子,涓水河的保洁做好了,水变清了,再把河堤上的树木花草种起来,生活在这里肯定更加舒心。”在河边散步的石梅村10组村民苏先生说道,景观河道的建设不仅改变了涓水河的面貌,让河流变得整齐美丽,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村民环境保护的意识。苏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人们都只会搞好自家门口的卫生,不会管别的地方。如今村民都养成了保护环境的好风俗,散步看见路上的垃圾会顺手就捡,路边树枝野草长长了还会自发来修剪。

百亩荷塘花正艳。

  精心护水

  乡村最美夕阳红

  涓水河在沙田乡境内有双华河、长冲河、朱溪河等六条支流,每条支流都有一位百姓河长。

  记者来到涓水河石梅村段,见到身着橙色环卫服的李东明正在齐腰深的水坝里徒手打捞飘浮垃圾,满头大汗,全身湿透。河堤上,沙田乡百姓河长周满章、石梅村百姓河长姜秋良、姜国瑜几位老人正沿着河堤捡垃圾。

  “我每天7点钟左右出来,夏天还要早一些,一天平均捡3到4个小时,在水里泡的时间太长了还是有点吃不消。”石梅村保洁员李东明告诉记者,有水坝的地深水深近2米,捡垃圾很不容易,也很辛苦,但既然自己是村里的保洁员,就要负责把本职工作做好。

  周满章告诉记者:“每个村都有一位河长,负责宣传、配合政府人居环境工作开展和村里河段的巡查、净滩等,并带动村民加入环保志愿队伍,一起维护全乡的环境卫生。”据了解,4年多来,周满章和该乡老年协会会长李凡生带领全乡60名志愿者、百姓河长上门宣传、巡查河道山塘水库、开展“净滩行动”、监督制止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用双脚丈量着沙田乡的每一寸土地,充分发挥“夕阳红”的余光余热。

  今年77岁的石梅村村民姜秋良从教师岗位退休后,就一直关心家乡的各项工作。2016年,他正式成为村里的百姓河长,负责本村范围内近4公里涓水河河段的义务巡河、保洁工作。“每天都要到河堤上来走一走,捡一捡。生命在于运动,我既保护了环境又锻炼了身体,觉得很不错,再干几年都没问题。”性格开朗、身体硬朗的姜秋良笑着说。

  据了解,近年来,该乡每个季度都要组织百姓河长、志愿者对全乡大小河流开展一次大型的全域巡河行动和“净滩行动”,让全乡河道变得整洁悦目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环保宣传和各类环保公益活动,营造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在特殊时段,还组织人员巡逻,重点巡查非法采砂、电鱼等行为,一旦发现马上向乡派出所、综治办汇报,及时精准打击。通过群防群管,该乡非法采砂、电鱼等行为已基本绝迹。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沙田乡3万多村民也正在努力守护着哺育自己的涓水河。

  红色基因

  铸文化旅游产业品牌

  山川育栋材,传奇启后人。革命的沃土、英雄的故乡……这些宝贵的红色基因,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潜藏的巨大力量。近年来,沙田乡利用红色资源,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长沙市直机关党员教育基地。同时,着力打造“红色+旅游+产业”,打造多彩沙田;该乡创新考评机制,开展人居环境评选活动,村民幸福指数大幅提高;发挥独具特色的山清水秀优势,打造成“二日游”项目,游客纷至沓来。

  “红色文化资源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用不上、用不好,不仅是一种浪费,更有愧于创造了历史的革命前辈。”70岁的老党员袁雪松感慨地告诉记者,近几年,沙田人在红色文化的宣染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引领下,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治理,义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变化很大。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幸福指数提高了。”走在沙田乡的村道上, 近观朵朵黄花,点缀其间;远眺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农户房前屋后、院落实现了绿化、美化,一派江南油画美景。

  村子美了,红色旅游一天比一天底气足,带来的人气亦越来越旺。据了解,2018年,沙田乡以“红色基因”为依托,建设了教育基地,设计了培训课程,并完善了景区配套设施,红色旅游取得了新成效,全年累计接待党员活动110多场6000余人次,两个故居及博兵寨累计接待游客15000多人次。

涓水河畔红色文化长廊景观。

  荒山变药山

  百亩荷塘花正艳

  涓水河孕育了何叔衡、谢觉哉、姜梦周等历史人物,浸润着红色文化的土地也激励和影响着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的沙田人,在涓水河畔建立起了一个个充满希望的绿色产业基地,奔跑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路上。

  骄阳似火,记者在沙田乡石笋村宁乡春笋农业责任有限公司荷花基地看到,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点缀于碧叶之中,婀娜摇曳,似一幅刚刚完成的水墨丹青。荷花、荷叶随风轻轻摇曳,高低起伏,姿态万千。在一望无际的莲叶里,部分村民正在喜滋滋地采摘新鲜莲蓬。

  这是该公司第一年种植荷花,由于土壤适宜,水质优良,荷花长势良好。莲子采摘期一直持续到9月底,如今基地每天可以采摘200多公斤。该公司负责人肖春干告诉记者,今年是第一年,一亩田可产出400公斤莲蓬,销售收入能达到近5000元。在劳动力就业方面,该基地为当地农户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

  在石梅村长沙强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大小山头郁郁葱葱,种植了吴茱萸、白芨、黄精、枳壳等中药材,基地在当地聘请的贫困村民正在进行剪枝、补水等工作。

  “各种药材一起种植了500多亩,有1万株吴茱萸、1万棵枳壳、100亩白芨,20亩黄精等,为当地20多户家庭困难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今年3000株以上的吴茱萸、10多亩白芨可以采收,预计产值将超过100万元。”该基地负责人彭力盛告诉记者。

  一座座荒山变身超高价值的“药山”,一丘丘休耕田成为美丽的荷花“花海”,沙田乡的村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正朝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阔步向前。

  亲历者说

  我叫何生青,今年85岁了。我家住在涓水河源头的宝人村枫树组,涓水河就从我家门前流过。

  85个春秋,我见证了涓水河从原始、落后到现代、繁华的历程。以前,河边根本没有路,全是杂草和泥泞,河两岸的人们出行非常不便。后来,慢慢有了沙石路,但由于雨水的冲洗,沙石路并不平整,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几年前,村里搞美丽乡村建设,涓水河边不但修了水泥路,还建了美丽的文化长廊。现在,每天清晨或黄昏,村子里的人们都喜欢沿着河边散步。

  我虽然85岁了,但身子骨还很硬朗,还能种点菜,自己做饭、洗衣等,我想,这都因为涓水河水质好空气好吧。我和村子里的人一样,都是用一根管子从山上接泉水下来,水源源不断地流,吃和用都够,一年四季从不缺水。村子里像我这样80多岁了还能做事的老人很多,有的还种田呢。

  听村里干部说,乡政府要把涓水河打造成沩江最美支流,我觉得,涓水河一直都很美,它现在就是沩江最美支流了。

  百姓心愿

  “涓水河源头的泉水水质非常好,环境也非常优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非常适宜避暑养生。”今年66岁,家住涓水河源头的村民何爱民说,他希望有人能投资,到涓水河源头建一个自来水厂,把涓水河优质的水引出去,让更多的沙田人甚至周边乡镇的人们都能喝上涓水河甘甜的水。

  “涓水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希望大家都自觉地保护它,让它永远这么清洁、美丽。”何爱民说,保护生态环境,是利在当代、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他希望人人都主动参与。他每天行走在河边,看到河道有杂物或垃圾,都会弯腰把它捡起来。他希望乡政府在让涓水河河道变得整洁悦目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环保宣传和各类环保公益活动,营造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环保志愿者在涓水河开展“净滩行动”。
李东明正在齐腰深的涓水河里打捞飘浮垃圾。
蓝天下,涓水河是那样清澈和美丽。
【作者:】 【编辑:姚碧姿】
关键词:宁乡 沙田乡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