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区李子玲:知微见著 ——从小厕所看大变化

  我爱我们的祖国,它从一个“东亚病夫”崛起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成为第三世界的领头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更彰显出我们的国威。我爱我们的长沙,它从一个普通的省会城市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从硬件上(即城市建设上)可以与西方大国、欧美强国比美,近两年已进入全国前十名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我爱我们的天心,因为我们家四代人都与它息息相关(爱人、孙辈的出生地、父亲的安息地、儿女的求学求职地、个人的奉献成长地)。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见证了祖国、长沙、天心发生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在这些所有的变化中,除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大变化外,对我触动最深的变化之一,就是每家每户都离不开的厕所,为什么难忘?一是因为它的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二是因为它曾经带给过我一段难受、难堪的经历。故事还要从八十年代初说起……1983年3月18日,我们一家人从知青下放的西洞庭湖农场搬到了长沙原南区的老龙街51号。这是我爱人父母四十年代建在当时山坡上的一处低矮简陋的栖身之地。当时的老龙街就在现在的劳动西路佳程大酒店所在地,有一条狭长的小巷,靠在老铁路边,大概有几十户人家几百号人。上厕所是不分三六九等、贫穷富贵都无法逃避的一个自然规律,那时候,绝大部分都是上的蹲式旱厕。之前,本人也都是上同类厕所过来的,故对神经触动并不深刻,加之我上的土厕都是“高、大、快”一类(即层高、房大、蹲位多、进出快),而老龙街的厕所只能称“矮、少、臭”(即房子矮、蹲位少、臭气熏人)。每天清早,我要提着马桶难堪地走过小巷,跑到老铁路边公厕去倒马桶,然后顺便排队方便一下。因整条巷子的人都要来此报到,故排队不可避免。日复一日,对于我这个既急躁又有洁癖的人来说,这种排队与闻臭气的煎熬真的难受极了……这种难堪难受的日子过了快三年才结束。

  后来,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厕所入了户,个人家庭厕所的质量与功能不断改善,即由简陋的水冲式到标准的水冲式,然后到座式,再到电动式、自动式……厕所见证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厕所回归家庭的同时,公共厕所也在不断改进,由过去挖个坑、垒几口砖做厕所,到建设蹲式旱厕,再进步到水冲式,还专门为老人与残疾人设置了坐便式,再后来发展到站厕连建,还专门配套了管理房与管理人员,真是越来越人性化。如天心区推出了“一站一特点,一厕一文化”的环卫工作举措。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天心区新建厕所12座,翻新改造28座,目前天心区公共厕所已达到128座;长沙市新建站厕30座,现在全市公共厕所达到549座。在解决“雪中送炭”的问题后,有的还来了个“锦上添花”,如天心区建的花园式、环保式、低碳式公厕。本世纪初我到福州考察时还见到了星级厕所(长沙现在也有),厕所内可以吃饭,喝茶,接待贵宾等,一尘不染,无任何异味。真谓是,小厕所见证着社会的大发展大进步。

  知微见著,小中见大,厕所变化,真接反映出的是卫生条件的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改进;从大处看,见证了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文明程度的提升,由“坑厕”到“旱厕”到“冲厕”到“坐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的文明进步史。纵观改革开放39年来,从天心到长沙,到祖国大地,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尤其是老百姓的生活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太大了,让我们有幸见证了“沧海变桑田”的神话。我们知道,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财政每年都要拿出70%以上的财力用来改善民生,建设民本。让我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生活条件与幸福指数的提升!现在的长沙市,基本实现了“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就象“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为我是中国人、长沙人、天心人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幸赶上了人生幸福的“末班车”。我要珍惜时光,把好日子过好;我要珍惜生命,健康快乐每一天;我更要珍惜党恩,牢记习总书记所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只要是祖国和党需要,“有志不怕年岁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尽绵薄之力!

【作者:掌上长沙综合】 【编辑:温倩】
关键词:十九大 老干局 微宣讲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