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之路 | 一声枪响,宣告人民军队诞生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6日讯(记者 聂映荣)90年前,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同样是9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革命军发动了秋收起义,并转战井冈山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90年后,长沙晚报采访团队重走当年革命纪念地,重温人民军队走过的光辉历程。今日起,长沙晚报将推出《星火之路——纪念建军90周年暨秋收起义90周年特别报道》,展示90年来——人民军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壮阔图景。

  本报多路记者分别前往南昌、井冈山、九江修水、永新三湾、开福区沈家大屋、浏阳文家市等地,探访当时历史发生的重要地点、纪念馆,寻访革命战士的后代及相关历史研究专家,了解当年的红色历史和革命故事,感受革命军队在艰难险境中的大无畏精神。

  在南昌,探寻1927年8月1日第一声枪响后的惊心动魄;在沈家大屋、九江修水、文家市,了解秋收起义中所遭遇的重重险境和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的伟大转折;在三湾和井冈山,感受三湾改编所带来的重要变化及革命根据地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90年风雨征程,90年成就辉煌。星火之路,值得我们一代代铭记;革命信念,值得我们一代代传承。

绿树掩映下的八一起义纪念馆。

  长沙晚报特派记者 刘琦

  90年前的8月1日,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划破沉寂的夜空,宣告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

  昨天,大暑时节的南昌城,热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位于南昌老城中心的八一广场上,记者看到,几十名工人正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旁忙个不停。广场提质改造进入扫尾阶段,8月1日当天,这里将举行活动,隆重庆祝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90周年。

  像太阳一样“热情”的,还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这座处处充满“八一元素”的城市,触摸历史的痕迹,感受当年的惊心动魄。

在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九十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南昌将再添一处标志性红色场馆——建军雕塑广场,用写实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铭刻八一南昌起义和人民军队诞生的光辉历史。建军雕塑广场建在红谷滩凤凰洲市民公园内,目前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访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打响

  1927年的中国,白色恐怖笼罩大江南北。继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叛变革命,蒋汪合流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由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为挽救革命,1927年7月,中共临时中央在武汉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群工部副主任朱小可介绍,“在大革命失败的低潮中,中国共产党并没有退缩,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并逐步认识到‘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中央派周恩来赴南昌,组织成立中共前敌委员会,进行南昌暴动。

  坐落在南昌繁华地段上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当年名为江西大旅社。7月27日,起义领导人在此召开会议,成立前敌委员会,周恩来任书记,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任委员。会议决定于7月30日晚举行武装起义。

  几番商榷,三易其时,前敌委员会在7月31日中午作出历史决断:起义于8月1日凌晨4时举行。叛徒的告密,让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提前两小时打响。“在以周恩来为首的前委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部举行起义,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歼敌3000余人,起义部队占领了南昌城。”朱小可说。



  “英雄城”中处处洋溢节日气氛

  记者在南昌采访期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提升展陈优化环境工程进入最后扫尾阶段,准备正式对外开放。新馆不仅对空间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还增添和更新了许多展览内容,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还原历史。

  行走在纪念馆中,目睹那些斑驳沧桑的文物,就像看见90年前南昌起义的惊心动魄。一床毛毯记录着周恩来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一份党员登记表见证了贺龙在革命危急关头义无反顾跟着共产党走的果敢与坚定……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讲述着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再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

  八一广场对面的一家大型影院里,工作人员已经为电影《南昌起义》7月28日正式放映做好了准备。“作为南昌人,这部在南昌取景的电影终于要上映,还是很自豪的。”

  朱小可告诉记者,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平均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200多万人次。“今年是建军90周年,南昌市又对八一起义纪念馆和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朱德旧居、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一馆五址’,开展外部环境优化和展陈提升工程建设。”完工后,“一馆五址”将会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游客。

  “我从小在南昌长大,我的故乡被人们称为‘英雄城’,这不,吃了午饭就带同学来看看纪念塔。”在福州读大学的吴梁涛顾不上暑热,带着从安徽赶来的朋友马如相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前合影留念。一旁,60岁的建筑工人刘季万和工友们正在清理广场提质改造后留下的建筑垃圾,无惧日晒雨淋。走在通往纪念塔的玻璃大道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大事记节选》清晰可见,记录了这支队伍从八一南昌起义到十八大以来的每一个重要历史时刻。广场两旁,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斗争》《红都瑞金》《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钢铁长城》为主题的八幅浮雕刻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和荣耀。

  位于南昌凤凰洲市民公园内的建军雕塑广场也已完工,将于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建军雕塑广场中心主雕塑矗立在圆心上,东西轴上以“集结、渡江、起义”为主题,建有牛行集结、挥师渡江、军旗升起三座雕塑;南北方向以展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六个时期的人民军队形象为特色,建有星火燎原、抗战先锋、解放全国、钢铁长城、精兵之路、强军兴军六座雕塑。“牛行集结的五角星大门高度8.1米,19层的主题雕塑台阶高2.7米,对应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一名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

位于八一起义纪念馆内的《一代英豪》人物雕塑。

  史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在江西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述 珍贵文物再现当年峥嵘岁月

  八一起义纪念馆馆长王小玲告诉记者,在八一馆展厅的众多展品中,有一条已经褪色的毛毯。这条毛毯的主人正是领导八一南昌起义的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南昌起义胜利后,部队南下广东在潮汕失利。“此时,心力交瘁的周恩来病倒了,他患上了严重的疟疾,白天高烧达四十度,滴水未进,夜晚又冷得瑟瑟发抖,只能靠这条薄薄的毛毯带来丝丝温暖。”几经辗转,周恩来在陆丰县南塘圩农民郑阿仲家共住了三天。在郑阿仲一家的悉心照料下,周恩来的病情有所好转。临别前,周恩来将自己随身携带的这条毛毯赠予郑阿仲的母亲,以表谢意。

  馆内陈列着一份珍贵的党员登记表,它的登记对象就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贺龙。这份表格上,登记了贺龙详细的个人信息。贺龙曾用名为贺镇南,籍贯为桑植,年龄44岁,职业为军人。登记表上,清楚地写明了贺龙入党的时间为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以前,贺龙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第1师师长、第20军军长,是国民党高层重点拉拢对象,不乏高官厚禄的引诱。贺龙不仅不为所动,而且甘愿放弃本已拥有的荣华富贵,毅然决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小玲介绍。

位于赣江北大道的凤凰洲市民公园,牛行车站与南昌起义展示馆位于牛行车站旧址附近,将于近期面对市民开放。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金立昕介绍,由于起义没有认识到与当地农民运动相结合,到9月下旬,起义部队在广东潮汕地区遭强敌围攻,起义宣告失败。保留下来的起义部队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等率领下,转战到粤赣湘边界地区,后来上了井冈山,另一部分转入海陆丰地区继续斗争。“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的意义是伟大的。”金立昕说,它标志着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军事科学院少将黄迎旭对八一南昌起义感触颇深。他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高举党的旗帜,高举人民的旗帜,牢记使命,英勇奋战,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90年后的今天,南昌起义依旧会使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审视自己,不断地提醒自己。”黄迎旭希望,“我们要时刻记住这支人民的军队,这支造福人民的军队,时刻不忘初心。”

  图片均为长沙晚报特派记者 余劭劼 摄

【作者:聂映荣 刘琦】 【编辑:张萌】
关键词:南昌起义 八一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