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共话智能制造:擦亮产业名片 实现“智”的跨越

长沙比亚迪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是比亚迪电动卡车及专用车全球制造中心,面向全国工厂提供电动底盘、车桥等核心部件。长沙晚报记者 余劭劼 摄

  本期嘉宾

  省政协委员、长沙市政协主席文树勋

  省人大代表,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地下工程研究院院长朱建新

  省人大代表,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曾万辉

  长沙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滔

  报告点击

  加快实施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着力推动信息化与制造业融合,打造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长沙晚报记者 唐朝昭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档加速,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智能制造”已成为湖南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智能制造也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主攻方向。如何对接国家战略,抢抓“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的机遇,推动制造业率先向高端、智能、绿色转型升级?在湖南省迈入“产业项目建设年”之际,昨日,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和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委员共同把脉全省智能制造发展现状,为湖南和省会长沙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委员建言

  推动“湖南制造 ”向“湖南智造”转型

  文树勋(省政协委员、长沙市政协主席)

  2017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工业基数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全省工业把稳增长摆在首位,大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优先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链、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链,总体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围绕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长沙以智能制造为统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沙模式”,得到国家工信部充分肯定。2017年,长沙预计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540亿元,增长8.5%,创下两年来新高,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38%。全市共引进55个投资过10亿元、5个投资过100亿元的高端先进制造业项目。

  但我们还需清醒认识到,我省工业体量规模还不够大,建设制造强省是我省工业发展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困难还较多。

  去年,市委、市政府发布《长沙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实施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形成530家(个)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示范车间),实现构建“三区”的目标,为长沙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提供了“施工图”。

  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我建议学习对标宁波的做法,由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智能制造改造升级和项目补贴,并加大推广和应用本地制造产品。同时,建议在省级财政实施的项目和政府采购中,制定实施细则,大力度推广和应用本地智能制造产品,以市场换项目,推动“湖南制造 ”向“湖南智造”转型。

  代表声音

  利用“天时地利人和” 发挥省会担当

  朱建新(省人大代表,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地下工程研究院院长)

  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战略需要。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实施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

  智能制造从制造角度来说,我认为主要在于三大方面,即:管理信息化、制造过程自动化、生产加工机器人化。从产品角度来说,也应同样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无论对于政府还是企业来说,推进智能制造都是一个“一把手”工程。长沙要做好智能制造这一课题,首先应当对具备条件的企业进行分析研究。智能制造需要较大成本投入,在管理和生产的升级转换过程中难免经历“阵痛期”,企业必须有远见、有基础、愿意承受巨大成本。政府在对智能制造企业给予资金扶持的时候,也应更有针对性和选择性。

  工程机械行业是湖南尤其是长沙的优势产业,以山河智能为例,我们一直坚持以装备制造业作为支点,统筹工程装备、军事装备和通用航空装备的“一点三线”战略,在管理信息化等方面起步较早,未来也将积极参与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的打造。

  在推进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中,长沙应当利用好“天时、地利、人和”,发挥省会担当。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推动转型升级,这是“天时”;长沙要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抢抓中部崛起机遇,发展壮大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这是“地利”;此外,“人才新政22条”也为人才聚集提供了政策保证,这是“人和”。

  湖南发展智能制造具备四大优势

  曾万辉(省人大代表,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我认为,湖南发展智能制造方面具备四大优势。首先是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其次,湖南制造业基础雄厚,配套环境良好,门类齐全,不存在明显短板。第三,湖南不仅高校集中、具有人才优势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势,同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大量湖南人前往沿海先进企业打工,他们在返乡后也为本土制造业提供了大量技工人才。此外,制造业对各类生产要素要求比较高,其中,湖南在综合性制造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

  目前,包括沿海发达省份在内,全国上下都在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人才和资源的竞争可谓相当激烈,这就需要我们从观念到举措上的创新和提升。

  对于智能制造,我理解为在原有制造业基础上叠加智能化和信息化。作为科技企业,我们同样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等领域参与到智能制造中来,成为产业价值链中的一员。另一方面,我们作为生产企业,也将打造数字化车间,实现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此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的重要举措之一。新兴产业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从企业角度来说,要具有前瞻性,抓住战略机遇敢于投入。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当做好顶层设计,以某个或某些新兴产业方向作为抓手,加大政策、资金投入,打造产业链条,支持省内企业相互建立配套关系,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连线长沙

  争创首批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黄滔(长沙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

  2017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亮点纷呈,发布实施了《长沙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长沙工业云平台”实现改版升级,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暨长沙国际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博览会。长沙智能制造工作被国家工信部副部长罗文誉为“长沙模式”。

  目前,长沙共启动330家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三一集团、华曙高科等9个项目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杉杉能源、长城金融等11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专项,数量在中部省会城市中遥遥领先。

  2018年,在以智能制造为统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长沙将全面落实“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八大专项行动”,在省政府统一部署下积极争创首批“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同时,推动现有330家示范企业智能化改造,再新增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00家,加快实现“产业智能化、智能产业化”。

  我们还将继续深化“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全面推进“长沙工业云”的建设及应用推广,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推动重点产业“军转民”“民参军”,争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并积极争取“第三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决赛落户长沙。

  长沙始终将智能制造中心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探索一条符合长沙产业实际情况与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践行“中国制造2025”的新路径。

【作者:记者 唐朝昭】 【编辑:刘树源】
关键词:智能制造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