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鸣”:发出湖湘革命先声 |“长沙红色学院”系列微党课⑦(视频)

相链区块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读罢让人对其笔下的“陋室”心生敬意。

  在长沙老城区,有处陋室更是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这就是长沙市芙蓉区修业学校(以下简称“修业学校”)的《湘江评论》编写旧址,一处起居兼办公的陋室。

  时间回转到100多年前的1918年,其时青年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不久,他所创立的新民学会正掀起赴法留学的风潮,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勤工俭学的他,也有着赴法留学的打算。但在1919年4月,接到了家中母亲病重的消息,他立马赶回了长沙。是时,毛泽东初入社会,要服侍母亲,也亟需一份工作缓解经济困难,于是接受湖南第一师范同学周世钊的邀请,来到修业学校担任历史教员,这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大潮中,毛泽东觉得急需办一份刊物,并与新民学会会员、时任湖南省学生联合会主席的彭璜等人商议。随即,创办《湘江评论》的提议得到了省学联的同意,决定由湖南省学生联合会主办,聘请毛泽东当主编。

《湘江评论》问世后,从7月14日至8月4日,陆续出版4期。

  据相关史料记载,《湘江评论》要出版的前几天,预约的稿子常不能收齐,毛泽东只好自己动笔赶写。他白天事情多,来找他谈问题的人是此来彼去,写稿常在夜晚。他不避暑气的熏蒸,不顾蚊子的叮扰,挥汗疾书,夜半还不得休息。文章写好了,他还要自己编辑、排版、校对,有时还得自己到街上去叫卖。有一天,易礼容去看望他,太阳正照在他的夏布蚊帐上,易礼容无意中揭开蚊帐,不料惊动了臭虫,它们在用作枕头的线装书上乱窜,每一只肚皮饱满,饱尝了主编毛泽东的血。

  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创刊号破啼问世。“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在创刊宣言中,毛泽东发出了时代强音,主张以平民主义来打倒强权,主张民众大联合,实行“呼声革命”。

  《湘江评论》创刊号开印2000份,当天全部售出,第二天增印2000份,却仍不够。如此热销的刊物,在当时称得上“爆款”。


【作者:陈飞】 【编辑:陈卓】
关键词:红色学院 革命 修业学校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