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供给侧”永远在路上 专访开福区委书记沈裕谋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5日讯(记者 李卓)“一条麻石路蜿蜒穿过一栋栋瓦房木屋,两厢翠竹摇曳、白墙黑瓦,房子有点旧,巷子有点窄,但,这就是长沙味儿。”开福区委书记沈裕谋用带着诗意的描述,拉开了访谈的话匣子。

  他所描述的,是长沙首条历史步道,位于开福区通泰街的西园北里。今年3月改造完工后,这里成了长沙城市有机更新的一个鲜活范本。可是,访谈主题是基层党建,怎么聊到了城市更新?

  “一条位于市中心‘黄金码头’的棚户陋巷,没有大拆大建,没有卖地盖楼,通过改造,老街恢复了本味,也焕发出活力,老屋变得好住,老街坊留在了故土,城市面貌却焕然一新。这是怎么做到的?”沈裕谋说,老街蝶变,正是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一个有温度、有生气的缩影。今年以来,一场在开福区先行先试的城市基层党建“供给侧”改革,令人耳目一新。该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水平为核心,补短板、优服务、保供给。通过党建“供给侧”改革,在全区107个社区(村)中,建立起10个“服务零距离、安全零事故、环境零污染、治安零发案、居民零上访”的“五零”样板社区,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畅一公里”。

  民意畅达“不设防”

  全力打通干群沟通最畅一公里 

  “我在街上住了一辈子,我才不想搬!”

  “高楼大厦电梯房我不稀罕,我只住得惯自己的旧瓦屋……”

  时间回溯到2016年10月,一场略带“辣”味的讨论在西园社区展开。原来,按照原计划,西园北里有机更新改造需要对15户居民的房屋进行拆迁。如何破解拆迁工程量大,与居民对老房子难以割舍的情感之间的矛盾?

  “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人们曾如此形容在征拆工作中某些工作人员的粗暴作风。在西园社区,一场由党组织引领的“圆桌会议”,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替代了“龙卷风”。党员干部认真听取居民诉求,科学分析处置方案,对生活有困难的居民,积极对接上级资源、主动援助,尽最大能力解决民生难题。最终,只拆了4户,既降低了工作量,也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本地居民的情感需求。

  立项之初,社区党员分片区挨家挨户开展民意调查,深入了解居民的问题,解答疑虑,又多次召集全体居民开会征求意见,通过投票表决,西园北里改造居民支持率达到了95%以上。沈裕谋说,“供给侧”改革从“供”方入手,充分考虑群众需求的特色,在此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去年我们开展了‘五零’社区(村)创建。其中,居民零上访是“五零”创建五大目标之一。”沈裕谋表示,从本月起,开福区组织动员“中国好人”“新乡贤”这些来自群众、有号召力的社会优秀人士,深入基层和信访人交朋友,通过真诚、平等的沟通交流,设身处地结合实际情况,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平等真诚的交心交友,感化软化,让民意畅达“不设防”,使信访人感受到党和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力求打通干群沟通最畅一公里。

西园北里历史街区周边的老旧房屋将实施有机更新改造,变得更加舒适宜居。长沙晚报记者 李锋 摄

  基层党建“不缺才”

  请能人大咖当党建指导员破冰解难 

  去年6月,开福区欣城社区景香苑小区业委会把老的物业公司炒了,新的物业尚未进场,小区一时变成了杂乱的“无主之地”。

  “搭帮党建指导员余冰带着一群党员,听民意、做工作、聚人心,小区很快收拾得熨熨帖帖。”小区居民熊健夸赞的余冰,正是该区派驻物业小区众多优秀党建指导员之一,她和党员们对小区500多户住户一一进行走访,每收集一份居民意见表,便多一份解决问题的信心,最终困难迎刃而解。

  “基层党建工作缺能人,我们就补人才!”沈裕谋说,开福区从全区改非领导干部、离退休干部和“五老”人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中,按照政治素质优、党务工作熟悉程度高、工作热情高、身体状况好这几个条件优中选优产生党建指导员,指导非公企业和社会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帮助物业小区党支部解决难题等。成为了党的政策“宣传员”,内外关系的“协调员”,依法经营的“监督员”,还是企情民意的“调研员”。

  除了区派的30名党建指导员,各级党组织还自行选派专兼职党建指导员287名,他们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对小区中居民关注度高的电梯维修难、停车混乱、楼栋内垃圾广告多等问题,通过指导员“接单”、街道社区共同解答难题,确保服务“不掉线”。

  社区服务“不打烊”“不抠门”

  做优社区服务解决基层难点、痛点、盲点 

  社区节假日休息,居民利用休假抽空办事,结果“吃闭门羹”;社区工作者帮居民跑腿办事有时要往返坐车,送达各种办证资料需要请快递,困难户有法律纠纷需要社区代请律师咨询,这些都需要真金白银来支持,基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怎么办?

  沈裕谋说,这些基层治理中出现的难点、痛点、盲点,在开福区党建“供给侧”改革中,都被一一梳理、发现并对症下药。

  “我平时是社区窗口办事员,街坊们需要帮忙时,我就变成了‘店小二’!”95后女孩阳芳是开福区便河边社区工作人员,也是刘放三等社区老人眼里服务一流的金牌“店小二”。便河边社区成立便民服务机构“店小二”,为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人员代办老年证、老年补贴、残疾证等各项服务,但代办过程中产生交通等各项费用,都有专项经费保障“不差钱”。

  开福区在全市率先试点社区错时轮休制度,保证97个城市社区365天开放服务“不打烊”,并在全省范围内首设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每个社区党组织安排了每年20万元,专款专用为居民解决各类民生难题。

  “经费可以用在哪里、不能用在哪里,是社区群众关注的首要问题,对此,各级党组织积极谋划思考专项经费的运作。”沈裕谋指出,一方面,由上而下明确使用方向。区级层面明确规定了服务经费能够使用的4个方面,分别是队伍建设、便民利民、关爱帮扶、党群活动,确保每一分钱都用于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另一方面,由下而上对接群众需求。明确了需下辖党组织或者10名以上社区党员联名、1/10以上社区居民、1/3以上的居民代表提议的项目,提交社区“两委”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后才能进行立项。比如,望麓园街道富雅坪社区通过“圆桌会议”“读书茶社”等平台,共征集意见23条,通过两委联席会议的就有11条,确保钱投在“心坎上”。

  “基层党建的‘供给侧’改革,永远在路上。”沈裕谋认为,尽管改革初见成效,但目前最大的难题是仍是“内热外冷”,各级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活动载体、平台较多,党建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部分居民群众仍在“当观众”。惟有进一步做优社区服务,进一步建强基层组织,进一步突出典型引领,务实具体,久久为功,才能把党员、群众等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同心同德谋发展。

【作者:记者 李卓】 【编辑:刘树源】
关键词:开福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