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家”作品前瞻(十四)┃贵州民族大学树洞小分队:拂羽”拼出童年“幻梦”

  贵州民族大学树洞小分队

  小组成员:

  陈鹏、周宸亦 、吴朗 、陈勇杭、 苏帅奇、 王述成、 余超、 覃克缝

  团队介绍:

  树芽们是一群有理想、有智慧、有责任、有经验的“四有”青年,同时也是一群爱嬉戏、爱打闹、充满童趣的“2B”青年。正是因为每个小伙伴都有一颗赤子之心,见到“童-戏”这一主题时便不约而同的相聚在了一起,由此一群志同道合的树芽们共同围绕着“童-戏”这一主题对不同的儿童嬉戏空间进行了探索。因为我们相信一个人可以走的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所以我们一起挑战、相互协作、平等分享工作成果。在这里没有曲高和寡,只有知己相伴;因为相信,付出一定有回报。

  设计理念:

  基于主体“童-戏”联想到童年 大榕树下的树洞空间,以及一系列捉迷藏、树洞传声等具有童年纯真色彩的儿童活动场景。

  由此利用大小、弧度不一的片状弧面作为单体,围合成通透、干净的树木底部空间

  根据我们的设计构思来源,通过犀牛软件模拟,得到我们后期的模型初步制作图。

  我们的表皮模仿了树皮的纹理并稍作变化,也类似羽毛的轻盈通透;我们希望,在进行空间设计的同时,不仅仅关注表皮设计和结构设计,更应注重其内部空间的光影效果和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产生的变化。在每个单体上以一定的规律进行镂空处理,在一天的时间里,随着太阳直射光角度的变化使得在模型内部空间也能有不同的光影变化,除了光影变化之外,因镂空部分错落不一,不管孩子们在内部还是外面都能进行交流,但是虚实的变化,犹如捉迷藏一样的乐趣。增加了模型的趣味性和体验性。综上,得到最终的模型成果图。

  单体的生成

  模型的骨架单体以六棱盒子为基本型,横向以数量的重复为主,纵向以大小渐变为主,加厚棱边以稳定形体,并以自身为结构支撑。

  模型的片状单体配合骨架的外形生成形似羽毛的薄片,其上的镂空也以一定的规律变化使得模型更加生动不呆板。

  入口的生成

  考虑到孩子的行为,喜欢钻洞,穿越,探索等特性,我们设立了两种不同的出入口,既方便了成人进入空间又给孩子增加的乐趣。

  将较大的单片开口,使得孩子可从像舷窗一般的入口进入模型内部。

  内部空间的体验

  因单体自带的镂空开口,增强了光影变化,也使内外联系更加紧密。孩子们能在一个近似椭圆的空间里嬉戏玩耍。

【作者:】 【编辑:李茜茜】
关键词:建造节 贵州民族大学 树洞小分队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