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光琇: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试管婴儿(视频)丨长沙晚报新闻人物见证录

  长沙晚报记者 唐江澎 通讯员 董雷 洪雷

  【重温记忆】

  承父志,开启“优生梦”

  “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长沙晚报》是1981年,那年,我在父亲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冷冻精子库。”著名生殖医学与医学遗传学家、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终身荣誉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卢光琇教授用这样一句话,拉开了记忆的匣子。

  1978年,全球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这个消息给卢光琇的父亲、我国著名遗传学家卢惠霖带来极大的鼓舞,他觉得自己一直追寻的“通过遗传优生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梦想终于有了实现的途径。

  然而,当时的卢惠霖教授已是78岁高龄,身体也不太好,已有“湘南第一把女刀子”之称的卢光琇从衡阳调回长沙照顾年迈的父亲。被父亲的暮年壮心所感动,她决心一定要完成父亲的愿望,实现父亲期望的“优生梦”。

  1981年,卢惠霖接到一个自称“无精之人”的患者来信,信中问到:“为什么有牛和猪的精子库,却没有人的精子库?如果有,我愿意让我的妻子通过接受捐精者的精液来受孕。”当时卢光琇正在学习老鼠胚胎的培养,拿到父亲转来的这封患者的信之后,决定投身试管婴儿研究领域。

  她先到北京郊区参观了一个牛的精子库。“那时候牛的精子库已经很规范了,卫生标准很严格,进去都要消毒。”卢光琇对记者说,回到长沙后,她成立了试管婴儿实验室,一无房子、二无设备,更没有科研经费,除了她,其他人像走马灯似地来了又走了。卢光琇说,当时除了艰苦、繁杂的工作,还有委屈和辛酸的泪水。她哭完了继续干,劲头一点不减。

  1981年下半年,生殖工程研究的三部曲奏响了序曲——建立人类冷冻精子库,开展人工授精。这一年,他们将第一批健康人精子放到-196℃的液氮中,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人类冷冻精子库。

  之后,卢光琇约来那个给她父亲写信的患者。最终,该患者的妻子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受孕成功,在1983年初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

  【回访见证】

  年近80,她将目光聚焦“未来医疗”

  精子库是卢光琇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是中国生殖技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是卢光琇梦想的开端,也为随后的试管婴儿技术攻关拉开了帷幕。

  伴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卢光琇也走出国门,相继去往英、美、法、加拿大等国求学,这段经历,也为她日后的成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经历了艰苦的“八年抗战”后,1988年6月5日,湖南省第一例试管婴儿章皿星呱呱坠地;两天之后,我国第一例供胚移植试管婴儿罗优群出世。卢光琇的试管婴儿研究终于取得了成功。

  她缔造的精子库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人类精子库

  近日,记者来到中信湘雅医院人类精子库,这个卢光琇于1981年创建的我国第一个人类精子库,已成为国家精子库技术指导中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类精子库。目前精子库库存精子约15万份,除满足该院治疗需求外,还累计为国内25个省市、60家生殖中心提供精子来源。经过多年的探索,中信湘雅精子冷冻复苏率在70%~90%之间,达世界先进水平。

  “那时候各种条件都非常艰苦,设备落后,没有可供参考的文献,连实验用水都无法达标。在北京的学习阶段,我光是培育老鼠胚胎就经历了多次失败。”卢光琇说,今非昔比,现在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拥有与国际水平接轨的一流实验室。

  罗优群就是这个实验室里的一员。他的名字是卢惠霖取的,饱含着他对国人优生的期盼。2016年4月20号,罗优群又创造了另一个第一,他的妻子自然受孕,诞下了一名女婴,这也是中国公开的试管婴儿自然怀孕生子第一例。

  “这名女婴的诞生对试管婴儿研究有着非凡的意义。”卢光琇说,现在,大家可以放心,试管婴儿技术没有增加孩子的出生缺陷,他们跟正常人一样,可以很好地生活,可以正常地结婚生子。今年,30岁的罗优群和妻子又将迎来他们的第二个自然受孕的孩子。

  从1988年至今,卢光琇团队已累计为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孕不育夫妇助孕成功,出生超过136000名婴儿,2017年,中信湘雅“试管婴儿”治疗周期超过4.3万个,平均临床妊娠率达62.5%,顶级学术杂志《NATURE》在报道中写到:中信湘雅一年的治疗周期,约相当于美国全年的1/4。卢光琇也因此被称为“天下儿女最多的妈妈”。

  她帮助众多家庭摆脱遗传疾病困扰

  然而,只为不孕家庭解决生育问题,并不是卢光琇乃至卢惠霖进行试管婴儿研究的目的和初衷。从一开始,卢惠霖在长期的产前诊断工作中就发现,这项技术是在检查出宝宝有问题后再流产,是消极的生殖医学;而试管婴儿,是一个更加积极的方法,即有在胚胎植入前就对相关疾病进行诊断筛查,进而确保怀上的就是一个好的孩子,这才是真正的优生。

  卢光琇和父亲最初的构想最终得到了验证。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专家们发现,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远远超出了此前人们的想想。包括染色体疾病、单基因病、基因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等遗传性疾病的总发病率20%~25%。遗传性疾病的诊治与阻断,成为了21世纪医学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而卢光琇在生殖与遗传领域的研究,正好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为有遗传性疾病的家庭的健康传承带去了希望。

  1990年,卢光琇领导的中国第一个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动物模型建立;1991年,国际上第一例经畸形精子分离术治疗后诞生的正常婴儿诞生;2000年,中国第一例经超快速冷冻后的冻胚移植试管婴儿诞生。

  她领导建成了国内较为完善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诊断中心,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技术,使传统的产前诊断提前到孕前,是产前诊断技术的重大进展;建立了世界上首批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开展PGD/PGS的检测平台,并诞生了中国首例“无癌宝宝”。

  在外公和母亲的影响下,卢光琇的小儿子林戈也投身到了人类生殖工程研究的领域。2016年,林戈团队开发了MicroSeq技术,可有效进行生殖干预和风险评估,并在国际上首次进入广泛的临床应用阶段。该技术不仅可以阻断染色体平衡易位向子代传递,还能精确定位染色体断点基因,为可能由该基因引发的重大疾病提前预警。

  林戈团队结合基因测序技术,建立了一系列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筛查新技术,把筛选遗传缺陷的时机提早到了早期胚胎阶段。迄今为止已有效阻断200多种遗传病,同时,该院可通过遗传咨询检测筛查50多种遗传性肿瘤疾病。

  她希望“未来医疗”可以帮助每个人健康到老

  在时代的巨大变革下,年近80的卢光琇又提出一个新医疗理念——未来医疗。

  “我们将围绕辅助生殖及相关衍生技术而建一条完整的全周期产业链,用18字概括,就是‘帮你怀’‘帮你生’‘帮你长’‘帮你存’‘给你用’‘帮你优’,继而让大家都能健康地活到100岁。”卢光琇说,这是她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

  “人类最初就是一团细胞,通过分化,发育形成身体器官,因此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可以解决人体不同器官的疾病。”卢光琇表示,如果说辅助生殖技术造福10%~15%的不孕夫妇,干细胞技术则可以惠及整个人类。然而,干细胞研究的难度比当初做试管婴儿的难度更大。刚开始的3年,她们培养的胚胎干细胞一到夏天就死了,花了很大工夫才找到罪魁祸首是“支原体感染”,然后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未知的空白点,如今,卢光琇领导的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人胚胎干细胞库,并有多项技术申报了专利。

  “父亲80岁开始做试管婴儿,我还不到80岁,还可以继续做科研。”卢光琇说,她自己就是干细胞的受益者,现在身体很好,应该还能再做几十年,把这个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链条做好。

  “我生命中几个重要的时刻,长沙晚报都进行了报道。”卢光琇说,如2005年,她获得我国人口领域的最高奖——第五届中华人口奖时,长沙晚报记者以《卢光琇:我愿为人类优生奉献一生》为题,对她的成长经历做了详细报道,更说出了她的心声,就是毕生致力于为人类优生优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时代感悟】

  让每个人都健康优雅地老去

  1978年国家的转折,也是我一生改变的开始。将个人的梦想融入这个伟大的时代中,是我最大的幸福。

  40年前,我想帮助父亲实现“优生梦”;而今,我的“健康中国梦”已经起航,这也是我毕生追逐的理想。

  未来,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好处,每个人都能健康、优雅地老去。

  专题>>长沙见证·改革开放40年

  他们,是长沙晚报四十年来新闻报道的当事人、弄潮儿;他们,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长沙故事的参与者、见证者。

  一纸一春秋,一人一见证。

  请跟随“长沙晚报新闻人物见证录”,回望新闻当事人40年来的风云岁月,听听他们讲述改革开放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唐江澎 通讯员 董雷 洪雷】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卢光琇 改革开放40年 长沙见证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