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伟:这是一个能出好作品的时代(视频)丨长沙见证·改革开放40年

  长沙晚报记者 胡兆红 实习生 刘清心 张晓瞳

  1984年,是何立伟记忆深刻的年份。这一年他双喜临门:一是儿子出生,二是小说《白色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一年,对于长沙文学来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是长沙作家首次在全国评奖中获奖,何立伟因此被评为1985年度长沙市的新闻人物。

  “在文学异常火热的上世纪80年代,能得一个全国奖,可谓炸开了锅,真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轰动效应。”中国文坛从此记住了何立伟这个名字。就在这一年,他从一名业余作者成为专业作家,调入长沙市文联工作,直至今年卸任担任了18年之久的长沙市文联主席,成为近40年来长沙文艺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和领导者。

著名作家何立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长沙晚报记者 黄启晴 摄

  重温记忆

  小说处女作登《人民文学》引发震动

  走进何立伟家中,放眼所见,除却琳琅满目的藏书,便是随兴而书的画作。书架上的花草,与窗边绿植的细心搭配,彰显着主人独特的艺术气质。

  很多人知道何立伟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在文坛享有盛名,却不知他文章的处女作是发表在《长沙晚报》,那篇名为《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文章,发表在1978年。何立伟后来写有《在晚报上翻第一个斤斗》一文专记此事。此外,他的父亲与小妹曾在晚报工作,因而“说到《长沙晚报》,涌出的感情特别亲切”。

  话题自然从《白色鸟》开始。那个夏天发生的故事,有如小说般美妙。

  早在1978年,何立伟便开始提笔创作诗歌,因为“写诗不过瘾”,他又转头写起了小说。上世纪80年代是文学疯狂的年代,从大学校园到工厂车间,文学社与诗社比比皆是。1983年,何立伟将小说处女作《石匠留下的歌》投给了《人民文学》编辑部,未料在众多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被采用刊登。

  小说发表的过程颇为传奇。据了解,投稿信寄到编辑部,用的信封是“长沙肉类联合加工厂子弟学校”的信封,其时何立伟在这所学校当老师。编辑在几麻袋的来信中展读稿件,早已有点疲倦,待抽到“肉联厂”这封信时,几乎没有打开的欲望。不过等到终于打开看时,却两眼放光,认为这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写作风格,是一种散文化的小说,充满着探索性。

  “《人民文学》堪称文学的最高殿堂,一个业余作者的小说处女作能发表在《人民文学》上,震撼力是很大的。”何立伟说。倍受鼓舞的何立伟一鼓作气,又投了一篇《小城无故事》,再次在《人民文学》刊发,并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注意。

  一年之内,何立伟又在《人民文学》发表了第三篇小说,那就是《白色鸟》。

  《白色鸟》的创作缘起颇有些浪漫色彩。那是1983年夏天的一个下午,何立伟去拜访一位老编辑,发现对方不在家,在楼下等待之际,院内的旱冰场传来悠悠歌声。那是一首日本歌曲,名为《夏天的回忆》。“夏天到来,令我回忆。”两句歌词裹挟着初夏的微风萦绕在何立伟的脑海里,深深触动了他。他决心写一组夏天的故事,其中之一便是《白色鸟》。

  “《白色鸟》能获奖,我事先一点信息都不知道。有一天,突然有朋友打电话到我单位传达室,说我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我说那不可能吧,他说你要请客!我事后知道,有些评委说这篇小说还看不太懂,但王蒙先生力主得奖,他觉得在这篇小说里看到了文学新的可能性。”

  《白色鸟》的成功,在文坛刮起了一股旋风,这种含蓄凝练,充满着意象,有如唐诗绝句般的空灵精致的创作,就像文坛的一股清流。此后,众多学习和模仿此种风格的小说纷纷面世,形成了当时的七大小说流派之一 ——感觉意象派。

  “那次获奖改变了我,让我在创作上自信起来。同时,文学对于我,不仅是我的工作,也成了我的生活,两者完全统一。”完全跃入了文学创作海洋的何立伟,奋笔前行,以文学为圆心,画下许许多多色彩缤纷的圆环,延伸出一个个广阔而精彩的世界。

1984年11月22日,长沙市举行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文艺创作评奖授奖大会,何立伟受到表彰并在大会上发言。

  时代感悟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故事,有不一样的文学,需要每个时代的书写者来书写。在这样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对于作家来说,写作的资源更加丰富,感受更加丰富,眼界更加开阔,信息量更大。和以前比,一浪高过一浪,这是一个能出好作品的时代。

2016年6月14日,《长沙晚报》刊发对何立伟的采访。

  回访见证

  文学的发展是波浪式的,每个日子都是亲爱的

  何立伟很忙,就在记者采访他的这几天,他做了几场讲座,还参加了几场书画艺术活动。在一场水墨漫画展上,他分享自己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感知,令现场沉醉。

  除了文学创作备受瞩目,何立伟还是出色的漫画家、摄影家。他出版有多部画集,他的绘画,笔触生动有趣,满溢着人间活泼的烟火气息,闪烁着智性的光芒;他的摄影,善于捕捉人性中有故事、有意味的瞬间,耐人寻味。但在何立伟看来,文学始终是自己的根本,是自己的生命。漫画也好,摄影也罢,其实是文学的延伸,“是用文学之眼对生活的观照”。

  在很多人心目中,何立伟已经成为长沙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专题纪录片《长沙岁月·何立伟》中,何立伟用作家的眼睛观照长沙,反映城市的变迁和人文的变化。

  而长沙,也在他的笔下呈现出丰富的面貌。他从创作之初就有意识地在作品中运用湖南方言,彰显出浓浓的地域文化色彩;他也没有满足于自己的感觉意象派,而是将笔触伸向更大的现实需要,伸向更多人的存在困境,写出了更多的长沙人和事。《你在哪里》《像那八九点钟的太阳》等有分量、有广度及深度的长篇作品,反映当下社会普遍真实的生存面貌和命运,充满着生活的质感。

  作为一名作家,对于时代的变化是极其敏感的,在时代巨变的洪流中,何立伟坚守住了文学的纯粹。

  “上世纪80年代文学的异常繁荣,是特殊历史时代的产物。那时候文学深入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年轻人结婚,都会朗诵北岛的诗歌。”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商品经济开始发展,文学也走向了市场化。“当文学走向市场化,它与人们的生活也逐渐产生了距离。同时,人们获得精神满足的渠道也增加了,文学不再是唯一。”至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文学的门槛降低了,文学的队伍也变得庞大了,因为人人都可以写作。”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文学的自由性与宽容性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他虽然认为上世纪80年代是他经历的文学最繁荣的时代,但觉得并不需要留恋。他相信,每个时代都是文学的好时代。虽然文学的发展是波浪式的,有起有伏,但始终在向上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彰显着各个时代独有的特征。

  年届六旬,何立伟的文学创作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接连有多篇小说面世。就在去年,他的小说《昔有少年》获得“《上海文学》奖”。最新的几部长篇小说也正在酝酿。

  尽管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文学众说纷纭,何立伟依旧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亲爱的日子》是何立伟的一部作品集,它代表着他对生活的态度,“所有的日子都是亲爱的日子,包括幸福,包括苦难,包括欢乐,也包括忧愁。等你回过头来,以文学的眼光去审视它,以审美的眼光去打量它,它都是亲爱的。”何立伟说。

  专题>>长沙晚报新闻人物见证录

  他们,是长沙晚报四十年来新闻报道的当事人、弄潮儿;他们,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长沙故事的参与者、见证者。

  一纸一春秋,一人一见证。

  请跟随“长沙晚报新闻人物见证录”,回望新闻当事人40年来的风云岁月,听听他们讲述改革开放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文悦 易亿 胡兆红 黄启晴】 【编辑:肖文娟】
关键词:长沙见证 改革开放40年 何立伟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