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杜美霜呼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还需公共设施“站台”

  长沙晚报北京讯(特派全媒体记者 彭玮蔚)宣传地方发展、讲好地方故事、演绎地方文化,这都需要有固定的公共文化活动室内场所。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常德丝弦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副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德花鼓戏国家级传承人杜美霜建议,大力支持地方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每个区县(市)至少建设一所高标准的公共戏剧院和一所公共图书馆、一所公共文化馆、一所公共博物馆。

  场外速递

  坡子街“老戏窝”唱出新腔调


  在五一商圈坡子街上,天心区委、区政府与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合作,每年共同投入专项经费300余万元,由长沙市湘剧院、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轮流在湘江剧场上演精品戏剧,长沙市民凭身份证就可以免费领票看戏。

  依托社会各方力量,助力文化服务迈上新台阶。天心区长期聘请专业舞蹈老师,并添置全套音响设备,每天晚上在贺龙体育中心东广场开展“欢乐星城”广场舞免费教学活动,10余年来已服务群众近800万人次。而每年开展的“欢乐潇湘 品质长沙 快乐天心”文艺展演和广场舞大赛、校园文化进社区、火宫殿大庙会等多个群众文艺活动,均有上百支队伍报名参加,参与人数达5万人次。

  深度解码

  部分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杜美霜走访调研部分区县(市)和乡镇(街道),发现部分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对满足群众日常文化生活需要和传承地方民族文化事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打了折扣。

  “部分区县(市)和大部分乡村集镇都没有较高质量的公共戏剧院这一类演艺场所,极少数虽有,但也是年久失修不适用的场所。”杜美霜说,虽然如今很多地方修建了露天百姓舞台和广场,但是遇到天气变化就无法开展公共文化活动,不能满足群众就近就地享受文化生活的需要。

  同时,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戏曲,其传承研究开发、传承演艺探索、传承授徒教学,基本没有专门的场所,特别是基层民间艺人,开展传承活动就更加艰难,大多在传承人家里有限维持,这无疑对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代表建议

  每个区县建一所高标准公共戏剧院


  杜美霜建议,出台政策支持鼓励地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采取政府出资与社会融资相结合的措施,每个区县(市)至少建设一所高标准的公共戏剧院和一所公共图书馆、一所公共文化馆、一所公共博物馆;人口密度较大的乡村集镇,至少建设一所公共戏剧院和一所公共图书馆,特别是有地方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地方,可建设公共投资的传承研发活动场所。

  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的作用。坚持以文养文方针,对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实施以收抵支、结余上缴财政的管理;坚持文化活动日常开展,适当降低公共文化活动场所门票收费标准;坚持公共文化生活分类指导,对公共戏剧院以地方戏曲演出活动为主,辅以引进外地演艺活动和群众性表演活动,对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公共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继续免费向群众开放。                                                

【作者:特派全媒体记者 彭玮蔚】 【编辑:曾茜】
关键词:公共 文化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