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飞做客长沙晚报融媒体中央厨房 畅谈长沙城市人居环境工作的历史使命与工作格局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占锋

  今年1月22日,长沙市委市政府率先全国成立了城市人居环境局,标志着长沙的人居环境工作掀开一个崭新的篇章,这也体现了长沙市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的决心和魄力。那么,城市人居环境工作为何能有如此高的站位?现阶段,长沙的城市人居环境工作又有哪些亮点呢?6月18日,长沙市城市人居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飞做客长沙晚报融媒体中央厨房新闻会客室,深入阐释了城市人居环境工作的成立背景、历史使命和工作格局。

  成立背景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期许

  长沙晚报: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便民惠民。长沙市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市城市人居环境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请问长沙市城市人居环境局成立的背景是什么?

  周飞:我们看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正面临着以“大拆大建”为主的外延式扩张,向以“精明增长”为主的内涵式增长进行转型。随着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城镇化推进,很多城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轻重程度不一的“城市病”。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了“一尊重”“五统筹”的战略部署,并明确要求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在如此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长沙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敢为天下先”的责任担当,以极大的决心和魄力,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率先全国设立了城市人居环境局。我觉得,这背后有3个方面的“潜在要求”:

  第一,中央有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城市”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城市的绿色发展和人居环境优化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 ,“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等4部委正在抓紧起草《2019—2021年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住建部正在协调中编办,计划将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整合为城市人居环境司。

  第二,现实有需要。长沙是我们的美好家园,多年来,长沙市因湘江两岸环境综合整治、背街小巷提质改造、拆违复绿大行动等先后7次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近年来也收获了很多靓丽的城市名片。但是,长沙作为一座发展势头强劲的成长型城市,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城市病”,亟待破解。

  第三,群众有期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结合长沙实际,城市居民的需求确实发生了变化,从“满足基本住房需求”上升到对于“人居环境品质的需求”。对标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对标国际国内优秀城市,对标群众切身感受,确实在城市建设和人居环境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部分群众迫切希望居住环境更舒适、更便利、更美好,这正是长沙市城市人居环境局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

  部门职能 城市体检将成把脉手段,城市更新和“微改造”是药方

  长沙晚报: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国家和人民共同的需求与期待。请问,市城市人居环境局具体有哪些职能?如果站在普通市民的角度,到底哪些领域的事情可以找城市人居环境局呢?

  周飞:简要概括一下,根据三定方案,长沙市城市人居环境局的主要工作职能就是“12511”。其中,1个“中心”,即老城区有机更新;2个“保护”,指的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近现代建筑保护;5个“改造”,包括了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街区“微改造”、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还有1项“重点”,就是“一圈两场三道”建设;最后1个基础,则是城市房屋征收与补偿。根据全市城市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的最新精神,我局主要职能为三大主体工作,即城市体检、“微改造”和城市更新(“12511”)。

  住建部要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探索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工作机制,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在5月23日全市棚改和城市人居环境工作调度会上也强调,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省委书记杜家毫对长沙“四个走出来”的期望,打破惯性思维、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城市体检为城市工作的切入口,深入查找“城市病”问题根源,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

  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城市体检。城市体检在今后将是一项长期、常态化的工作。今年4月,长沙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城市体检试点城市。你可能要问,城市为什么要“体检”?答案无非是要去查“城市病”在哪儿?然后对症下药,系统、科学、精准地进行治理。

  今后,由城市人居环境局作为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的牵头部门,城市体检将成为把脉问诊“城市病”的重要手段,而城市更新和“微改造”就是对症下药治疗“城市病”的药方。

  若是“大病”,通过市优化人居环境联席会议协调调度,由发改、规划、住建等部门实施重大项目动“大手术”协同解决;若是“小病”,由城市人居环境局组织牵头实施“微改造”项目,通过“微创手术”解决。

  我们将以评估治理效果为导向,建立起“一年一体检、两年一评估”的工作制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结合城市体检参考指标及我市实际,我们还将制定《长沙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宜居评价标准体系。

  站在市民的视角来看,我觉得每一位市民都是城市人居环境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人人有责,人人可为,人人能享。我们的城市人居环境工作要转变传统以“自上而下”为主的工作模式,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让群众参与、让群众体验、让群众评价。标准制定、城市体检、项目提出、项目实施、效果评估、后期管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市民的广泛参与,我们正在建立沟通、监督、互动的有效机制,就是要把群众发动起来,把各种社会力量组织起来,统筹发挥专家学者、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的协同配合作用,开展社区共同缔造等系列活动,切实发挥业主单位、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新格局,全力推动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让长沙成为一座“儿童友好、老年关爱、青年向往”的城市,成为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明之都。

  工作格局 站位要高,工作着力点要低、要细,更要准

  长沙晚报:城市人居环境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请问,下一步长沙市的城市人居环境工作将如何推进?

  周飞:对人居环境工作,我们的站位要高,但是工作着力点要低、要细、要准。接下来的工作开展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咬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我局的工作任务主要有:开展城市双修,落实“四增两减”,持续推进棚改新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和老城区有机更新13500户;提质改造老旧小区50个以上;精心打造白沙液街、潮宗街、文庙坪等历史街区,保护贾谊故居等历史遗存;牵头抓好“一圈两场三道”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咬定目标不松劲,加快协调调度、问题解决、要素保障,确保省、市任务按时按质全面完成。

  第二,抓住试点契机,做好城市体检。我们将切实落实住建部相关要求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关于“以城市体检为城市工作的切入口,深入查找‘城市病’问题根源,通过‘大病大治’或‘微改造’来解决”的指示精神,启动全流程深度体检,探索“1+2+4”市、区、街道三级协同模式。制定出台量化标准,精准诊断“城市病”根源;出台“微改造”项目行动计划,对症下药治疗“城市病”;设立效果评价机制,实现城市健康宜居;建立城市体检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城市人居环境管理智能化。

  第三,强化制度建设,组织联席会议。接下来,我们将启动运行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城市体检、“一圈两场三道”建设、老城区有机更新、街区“微改造”等重点、难点工作纳入协调调度范畴。将加快联席会议内部制度建设,明确成员单位责任分工、内部制度建设等工作,加快协调、调度等制度建设,不定期请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作为联席会议召集人,专题研究协调调度,加快问题解决和项目推进。今年第三季度计划召开“一圈两场三道”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和棚改工作讲评会。今年年底之前,组织老城区有机更新项目现场观摩会议,比一比、赛一赛各区的进度和成效。

  第四,夯实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文件。我们将立足长沙实际,加快制定《长沙市城区“微改造”管理办法》《长沙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加快修订《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长沙市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夯实顶层设计,指导推进工作。

  长沙市委市政府率先全国成立了城市人居环境局,可以说已经在起跑线上抢得了先机。我们相信,敢为人先的长沙必将开拓创新,从城市人居环境的方方面面,为我们每一位市民的幸福生活带来十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长沙棚改工作连续4年获得国家级表彰激励

  长沙将探索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的新路径,在全国树标杆,做示范

  长沙晚报6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孙占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建设更加便捷、更加宜居、更有温度的“美丽长沙”既是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也是城市品质的基石,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长沙市城市人居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飞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沙的城市人居环境工作有基础、有格局,将探索一条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的新路径,在全国树标杆,做示范。

  近年来,长沙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不断优化空间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增强功能配套,持续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先后有7个项目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5年长沙市湘江两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006年长沙市背街小巷改造项目、2011年长沙市社区公园建设工程、2013年长沙市洋湖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暨洋湖湿地公园建设项目、2014年长沙市洋湖生态新城建设项目、2014年长沙市梅溪湖生态公园建设项目、2016年长沙市拆违复绿环境整治项目。

  此外,长沙在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方面还有一大批典型案例,如棚户区改造工作、老城区有机更新、“一圈两场三道”建设,长株潭绿心地区保护、三年造绿行动、黑臭水体治理、城区交通畅通工程、社区提质提档三年行动等。特别是棚户区改造工作,“四增两减”“市级统筹”“有机棚改”等创新性措施和成效,为长沙棚改成为全国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长沙棚改工作已经连续4年获得国家级表彰激励。

  相关链接

  长沙市人居环境局

  (一)工作重点

  ①开展城市体检

  落实住建部相关要求,抢抓长沙进入全国第一批城市体检试点的契机,认真完成城市体检工作,建立城市体检“一年一体检、两年一评估”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全方位、多途径采集城市综合指标数据,建立城市体检评估信息系统,全面客观分析城市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找准“城市病”根源,精准提出对策建议。

  ②制定宜居标准

  结合城市体检参考指标及我市实际,制定《长沙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宜居评价标准体系。

  ③制定项目计划

  在城市体检基础上,查清“城市病”根源,开准“城市病”药方。若是“大病”,通过市优化人居环境联席会议协调调度,由发改、规划、住建等部门实施重大项目动“大手术”协同解决;若是“小病”,由城市人居环境局组织牵头实施“微改造”项目,通过“微创手术”解决。

  ④推动项目实施

  把宜居性摆在首位,以人民为中心,补齐城市短板,大力实施城市“微改造”,循序渐进推动城市更新。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精细管理”的原则,每年实施一批“微改造”项目,增强城市宜居度和温度。建立“微改造”项目及时发现、快速立项、高效实施的运作机制。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市级财政每年会安排专项资金,带动区级财政投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格局。本着经济实用耐用的原则,用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推进项目实施,坚持从大处着眼、从细节落地,切实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⑤评估治理效果

  通过城市体检评估信息系统,对“城市病”实行动态监测,实现体检、诊断、治疗、复查、监测、预警闭环式流程,建立城市人居环境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治理体系。

  ⑥发布宜居指数

  定期发布长沙市城市人居环境白皮书,建立宜居指数评价制度,评定区、街道、社区三级宜居指数,对城市人居环境的治理效果进行跟踪问效。

  (二)部门设置

  今年年初,长沙市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市城市人居环境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内设办公室、计划资金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处、项目管理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处、危改和小区提质改造处、行政审批服务处、机关党委8个处室,下设1个二级机构(长沙市城市房屋征收和补偿管理办公室)。

  星城夜谈

  改革初心彰使命

  文峰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是城市的灵魂。今年,长沙市率先全国成立城市人居环境局,就充分体现了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初心。这个初心就是从现实需要出发,不断推进长沙城市的品质升级,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让幸福在家门口进一步升级。

  这些年,长沙频频“登榜”,无论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还是“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等荣誉称号,都已经证明了长沙的发展底蕴和治理功夫,更诠释了长沙的品质追求。不过,“敢为人先”的长沙认定要做好的事,绝不会满足于现有水准。所以,在城市治理方面,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推出了一系列的精准举措。

  民之涓流,城之壮阔;城之美好,民之所向。一座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应该是一座吐纳呼吸有韵律、脉搏起伏有节奏、机体运行很健康的城市。这就要始终把人摆在首位,把城市建设得更科学、更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既要在诸多的民生诉求中找到工作推进的方向,又要在诸多的细节小事中展现省会干部干事的情怀与担当。今天,长沙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眼里的美好生活之城,理由不只在于秀美的“天际线”,更在于关系千家万户柴米油盐的“地平线”,更在于这座城市随处可以触摸的情怀与温度。这也决定着,我们必须以精明增长的理念不断做好城市的品质加法。

  山水洲城,好山好水好风光;人杰地灵,美好生活新气象。城市越来越好,群众会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和谐的万家灯火、人民的安居乐业、更加便捷的出行……城市变化的细节诠释着改革初心,而改革初心彰显了我们的工作使命。


【作者:孙占锋】 【编辑:王金文】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