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丨没有悬念,这一次,长沙在全国“霸屏”了……

  长沙在全国刷屏了!

  什么情况?

  大伙儿应该都还记得,五一小长假前,一个阵容强大的中央媒体采访团到访“新晋网红城市”长沙(早前报道戳☞什么情况,让中央媒体采访团集体来到长沙?)在新媒体上掀起了一股清新“长沙风”。

  湘伴君当时就预告过,除短新快的新媒体稿件外,中央媒体还将以图文视频等多样方式陆续推出聚焦长沙高质量发展的重头稿件。毫无悬念,这两天,长沙“霸屏”模式已经开启。

  来看这份长长的央媒名单: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10多家中央主流媒体同时发声、密集聚焦、头版位置、长篇纪实、重磅视频,一举将这股“长沙风”刮遍全国。

  下面,湘伴君就带大家看看中央媒体是怎么点赞长沙的。

  人民日报

  5月20日、21日,人民日报连续在头版推出《长沙:站上新风口 激发新动能》《长沙:发力智能制造 闯出转型路径》两篇重头稿件。

  两篇文章分别从长沙构建产业生态圈,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敞开胸怀拥抱智能制造,打造“智造之城”等维度讲述了高质量发展的长沙实践。文章写道:“放眼长沙,工程机械、新材料、食品、电子信息、汽车等千亿产业集群多点支撑的格局进一步夯实。从一个重大项目到一个产业链再到一个产业生态圈,长沙产业发展的‘滚雪球’效应加速形成。“行走岳麓山下、湘江之畔,智能制造热潮奔涌,长沙速度令人惊叹……‘智造’撬动生产方式变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生机勃发;‘智造’提升企业竞争力,既打造‘大象军团’,也打造‘蚂蚁雄兵’……通过打造‘智造之城’,长沙正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新华社

  5月20日,新华社刊发报道《长沙:“工程机械之都”探寻世界坐标》,指出刚刚落幕的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如同一场高规格的“主场外交”,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国内到国际,长沙工程机械行业不断探寻世界坐标的经历,浓缩了长沙走向高质量发展、走向世界的征程。

  21日,新华社再次推出深度分析文章《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长沙“辩证法”》,认为长沙在“新”和“老”之间,把握了智能化发展大势;在“快”和“慢”之间,找准了创新发展节奏;在“高”和“低”之间,营造了更好发展环境。

  新华社还刊发《新华时评:读懂“智造之城”的“笨”功夫》。文章称,一个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城市,怎么能形成工程机械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拿下全国省会城市总数第一的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品读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长沙答卷”,这座“智造之城”所下的一番“笨”功夫,给人以良多启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智能制造统领产业升级 长沙构建高质量发展新生态》,挖掘长沙立足自身实际,以智能制造统领产业升级,带动全市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展示长沙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力度和决心。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播出《长沙:感受智能制造的魅力》,称长沙不断将产业的智能化与智能的产业化推向深入。湘江两岸,一座名符其实的智能制造之城已经呼之欲出。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先后在头版推出《以智能制造统领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长沙实践(上)》《以改革创新突破城市发展瓶颈——高质量发展的长沙实践(下)》,认为长沙抓住了智能制造牛鼻子,树立了智能制造高标准,开启了智能制造新引擎;并以改革创新突破城市发展瓶颈,推倒围墙建园区,打破围墙引人才,拆掉围墙享生活,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在头版连续推出《高“智”量发展的生动样本——湖南长沙市以智能制造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纪实(上)》《聚焦产业链冲刺“智”高点——湖南长沙市以智能制造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纪实(下)》。文章称:滔滔湘江水、巍巍岳麓山,孕育了长沙人“敢为天下先”的优秀品质。在新时代发展征程中,以制造业为基础的长沙,却出人意料唱出一曲“敢为天下智”的大戏,发展质量之高、动能转换之快令人眼前一亮!一个不沿海、不沿边的中部城市,遵循和把握发展规律,依靠创新的战略思维和极为强劲的行动力,打造出一份高“智”量发展的长沙样本,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中部地区发展模式和发展高度的固有认知。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推出对外报道《Changsha bets big on intelligent sector》(长沙发力智能制造)。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先后推出《长沙的“智”力从哪里来——长沙高质量发展样本系列报道(上)》《长沙的“质”力从哪里来——长沙高质量发展样本系列报道(下)》。文章以大量生动的实例回答了长沙智能人才从哪里来、创新源泉从哪里来、发展的激情从哪里来等命题,指出长沙的发展之源是真抓实干,以创新驱动发展。

  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先后推出《星城闪耀“未来之光”》《制度创新托起智慧长沙》。报道称,长沙以智能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推动“产业智能化,智能产业化”。 “穿越”传统与现代,“未来已来”的剧情几乎覆盖长沙所有传统产业。正是因为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手抓,营造有利于创新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创新生态,长沙实现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百花齐放”。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推出《“智造”引转型老树发新芽——长沙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报道指出,目前,制造业约占长沙经济总量的40%,在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通过产业智能化、智能产业化“两手抓”,不仅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新动力,更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深度融合,激活了一批新兴业态。

  10秒,一件铝轮毂制成;80秒,一台发动机“智造”;3分钟,一床被芯诞生;5分钟,一台挖掘机下线;1小时,3.6万瓶酱油灌装;1天,6.1万台手机生产……

  显然,这种令人惊叹的高质量发展“长沙速度”,刷新了央媒的认知。湘伴君以为,过去几年间,长沙产业面貌焕然一新的背后,根植的是长沙抓实体经济的浓厚氛围、抓智能制造的强大定力、抓创新创业的务实举措。

  正如新华社在新华时评中指出的,产业培育要下久久为功的“笨”功夫,创新生态要下厚植土壤的“笨”功夫,创新发展要下补齐短板的“笨”功夫。长沙下足了“笨”功夫,因而成就了高质量发展的“快”速度。而这,更是长沙赢得央媒密集点赞的深层次原因。


【作者:】 【编辑:姚碧姿】
关键词:长沙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