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特别报道④丨沩山乡沩水源村:党建引领唱响乡村振兴“强音”

  编者按:近年来,我市以党建为“引擎”,积极探索,科学规划,多措并举增强村级“造血”功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稳步上升,“去薄脱空”初见成效。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246个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4027.02 万元,其中5-10万元(包括5 万元)的99 个村,10-15万元(包括15万元)的71 个村,15-30 万元(包括15 万元)的49 个村,30-50 万元(包括30 万元)的10 个村,50-100 万元(包括50 万元)的7 个村。

  同时,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以大成桥镇鹊山村“土地合作型”、菁华铺乡陈家桥村“资源开发型”、喻家坳乡湖溪塘村“产业服务型”、金洲镇同兴村“物业经营型”、夏铎铺镇天马新村“乡村旅游型”五种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陈家桥村楠竹山美丽屋场。

  曾经闲置的光辉小学重焕生机,建起了一座1200平方米的高标准自动化茶叶加工厂;黄桃、砂梨等基地上,党员、群众聚在一起为果树杀菌消毒,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精致的菜干、腊味贴上了“沩水源”商标,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沩山乡沩水源村,这个素有“长沙小西藏”之称的省定贫困村,近年来在后盾单位及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支持指导下,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今年1至9 月,该村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 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党组织+产业”增活力

  1 至9 月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 万元

  “你看,眼前这一大片近500 亩的黄桃基地以前承包出去了,每年只能收到10 多万元的租金,现在全部收回承包经营权,由村集体统筹经营,今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增收59.2万元!”10 月30 日,跟随沩水源村村主任方冠军的脚步,记者来到了该村黄桃基地采访。2018年以来,沩水源村党总支一班人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实地走访了解群众需求,结合本村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等条件,继续开发

  2015 年开始建设的黄桃、砂梨、茶叶等产业;采取“企业+农户”的模式,建起61 亩蔬菜基地,引进金井茶叶公司进行茶叶加工销售,走出一条农旅融合、多元发展的新路子。据统计,今年1至9月,该村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100 万元。

  “我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组织+产业’的方式带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该村党总支副书记杨林告诉记者,今年6 月底的黄桃采摘期,村党总支一班人连续在采摘、销售、送货一线奋战了20 多天,每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尽管很累很辛苦,但看到村级集体经济搞得这么红火,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力量。”

  目前,该村积极推行“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上、群众富在产业上”思路,将黄桃、蔬菜、茶叶、砂梨等四大基地建设管理与党支部建设深度融合,着力强产业、注动力、拔“穷根”,通过党建引领的“向心力”为村里引来“活水”,让村民收获“红利”,创新打造了新时代基层党组织以党建引领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群众致富带笑颜

  100 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金秋的阳光暖洋洋的照在人身上,该村村民高胜春哼着小曲、背着竹篓来到自家的果蔬基地采摘新鲜时蔬。“收入上来了,欠账还清了,现在的生活越过越有滋味。”高胜春曾因妻子患癌症花费近20 万元而陷入贫困。去年以来,他在村里扶持下,一边在黄桃基地打工,一边打理自家的果蔬基地,2018 年年收入近6万元,不仅摘掉了“穷帽”,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在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沩水源村注重吸纳本地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参与,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该村今年共有100 余名村民(其中贫困劳动力30 余名)在基地就业,人均增收8000 余元,收入最高的达3.36万元。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助力下,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于今年全部实现脱贫。

  在谈到村集体收益的分配问题时,该村党总支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采取重点突出和精准帮扶的原则,将村集体收益分配的关注点放在养老和教育两大民生基本问题上。

沩水源村黄桃基地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黄桃。


【作者:小范婷】 【编辑:谌程】
关键词:沩山乡沩水源村 乡村振兴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