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望城他们见证

  朱华  邓艳红


  今天的望城是名副其实的兴旺之城、精彩之城:

  70年来,望城从一个贫困落后农业县迈入区域综合实力全国市辖区百强,位列县域发展水平第一方阵,斩获一系列国字号荣誉;70年来,望城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居民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发展到现在的4万多元,2017年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达到96.2%,财政收入更是从1993年的过亿元发展到2018年的90多亿元!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举措一次次行动,落到百姓的身边,化作一个个具体的生活和工作镜头。望城人民用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开创了望城发展的崭新局面,书写着新中国壮丽河山中的生动篇章。今天,他们用自己真实的经历为精彩望城做出最生动诠释。

  崛起新城

  只有雷锋精神没变

  
见证者:纪红建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纪红建眼里,他的故乡望城既是养育他的沃土,更是他写作灵感和力量的泉源。“过去的望城,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现在的望城,是飞速崛起的新城区。”  

  “首先,城乡面貌变化大。”纪红建家住沩水与湘江交汇处的湘江村,由于当时水运是重要的交通方式,有大轮船沿湘江而行,靖港、新康古镇等都成了热闹的集会地。“我们喜欢去靖港古镇,那里十分热闹,吃的玩的,有连环画买,有电影看,是儿时的天堂。”

  只是这种热闹场景,随着陆路交通的兴起、水运的衰败而渐渐冷却。2005年回到家乡探亲的纪红建看到儿时喜欢的古镇变得“破破烂烂,年轻人出去了,只剩下老人守着”,很不是滋味,于是写下《千年古镇的陨落》,以惆怅的笔调倾诉了对靖港繁华的无限追念。而此时,望城的有识之士正在为修复古镇奔走呼吁。在望城党委、政府支持下,2009年9月25日,修葺后的靖港古镇重新开街,2016年湘江北段古镇群二次开发建设被纳入长沙“十三五”规划。如今精心打造后的靖港古镇、乔口渔都、铜官古镇、新康戏乡、书堂小镇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别具一格的风情魅力每年吸引百万游客,特别是湖南首个投资超百亿元的文旅项目新华联铜官窑古镇的出现,深度挖掘了古镇群的内涵和商业价值,恢复千年前的繁华。“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古镇又变得有味道了。”纪红建说。

  “其次,交通路网变化大。”纪红建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他读初中时,望城还只有一条雷高公路,“要进长沙城区,必须搭乘中巴到县城,中巴把客装满了,才晃悠悠从雷高路开到城里,要用半天时间。”

  “读高中时,家住大湖乡(现白沙洲街道)的同学告诉我,要修雷锋大道了,以后进城就快了,当时还有点半信半疑,也不晓得路修好后,到底会给望城带来什么样的变化。”高中毕业后, 纪红建参军入伍,3年后回家探亲的他惊喜地看到,雷锋大道修好了。2001年再次探亲时,他又听说一个好消息:要修金星大道了!“可以说,这两条道路修好了后,望城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加快了望城城镇化进程,促使经济更快发展!”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作为文化人,纪红建从小就爱看书,读中学时更是成为望城新华书店和图书馆的常客,他还经常让在长沙城收破烂的父亲从城里捡一些报纸书籍回来看。

  “那个时候,我会把《长沙晚报》《湖南日报》剪贴下来,把副刊和经典书籍的精彩语句摘抄下来。”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有在湘江河堤边看露天电影,和大人到古镇剧院里看戏,“好多人来看,一年有几次。”

  如今望城的巨变让他感慨。近年来,望城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每个街镇都有文化站,每年百场文艺下乡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精神盛宴,“每月有约星动望城”音乐汇系列惠民演出活动让望城居民免费欣赏国际名家风采,雅致时尚的街头书店越来越多,吸引着年轻人驻足……

  “什么都在变,只有雷锋精神没变。”纪红建总结道。

  优质教育

  孩子们的就学条件越来越好


  见证者:左承植  望城一中老校长、特级教师  
  “变化实在太大了,曾经一栋栋的平房变成了标准化、信息化的教学楼,偏僻的山林变成了绿树环绕的美丽校园。”从初为人师到桃李芬芳,87岁的原望城一中校长左承植老人把一生绝大部分心血都浇注在望城一中这片沃土上。他在望城一中度过了40个春秋,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经历了望城一中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望城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望城教育的发展史,首先是教学条件的改善历程。“没有校门、没有围墙、没有电灯,连公路都没有一条……”左承植回忆起1963年到望城一中(当时称长沙县高冲中学)担任望城一中副校长兼教导主任的情形。当时,他带着一口书箱和一个简单的行李卷,从丁字湾渡过湘江,步行十几公里到学校报到。尽管望城一中一直是市、县重点扶持的学校,在全县乃至全市都小有名气,但当时的办学条件仍然比较艰苦。

  “十几栋平房错落排列在绿树丛中,没有围墙和校门,校园内全是铺了少量卵石的泥土路。”左承植回忆说,“当时碰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用水,学校靠几口老井供水,而这些井大多没有打进地下的含水层,出水量十分有限。”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左承植校长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上世纪90年代,望城一中先后建成教工宿舍、田径场、科技馆等,硬件设施跃上一个新台阶。如今,望城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教育先行战略,大力振兴本土教育和本土名校。望城一中作为本土高中教育的第一品牌,受到了高度重视。

  退休后的左承植从没离开过望城一中,他守护着这片土地,他说当年破旧的校舍都没有了,只有一棵老樟树还承载着1963年的记忆。“那棵树跟我一起,都见证了望城一中日新月异的发展,见证了很多学子的成长。”

  “人们求学的选择也更多了。”左承植回忆,上世纪50年代望城一中创办时,望城只有3所中学,而且只有初中部没有高中部,望城孩子读高中只能跑到长沙去。尽管条件简陋,但大家读书都很努力,左承植回忆,从上世纪60年代起,望城一中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有一位考入清华的学生为了感谢我,从家里背了一个南瓜走了十几里路送给我,这个南瓜是我尝过的最甜的南瓜,甜到了心里……”

  时光荏苒,在望城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在一批又一批老师的努力下,持续的教育投入结出了累累硕果。师大附中、长郡、雅礼、长沙市一中、麓山国际、周南、一师附小等一批省市名校齐聚望城,强力推进合作办学。2016年以来投入30.1亿元,新建中小学13所,新增学位2.35万个,招聘教师1976名,其中名优骨干教师112名,教育投入、引进师资力度在历史上都是最大的,在全市都是名列前茅的。

  “在一所中学工作40年,是我一生的无悔选择。当看到一代代学子从这里走出去、逐渐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时,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也更加认识到了一个教师的价值。”远望着运动场上一群群朝气蓬勃的一中学子,左承植感慨地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未来,望城将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实现“校校成优校、师师做良师、生生皆成才”的目标,让优质教育成为名望之城的靓丽名片和不竭动力。

  项目建设

  “望城速度”助力长沙智能制造业


  见证者:李玉东  长沙戴卡总经理助理  
  

       中信戴卡南方智能制造产业园(简称长沙戴卡)内,在少许工人操作管理下,各种机械手正在忙于各个环节的生产作业,抢抓生产进度:铸件、熔炼、压铸、热处理、喷漆……

  “一、二期项目都已经建成达产,目前产能达到了年产600万只轮毂,主要销往长沙、广州、成都、武汉等地。”长沙戴卡总经理助理李玉东正在展示区向访客介绍产业园的情况,长沙戴卡以“无人化制造”为目标,实现了70%的自动化程度,是目前世界铝轮毂生产行业自动化程度最高、智能化技术最新的工厂,也是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标杆。

  “行业内,我们创下的‘望城速度’至今无人打破!”从2017年一期动工开始到2018年二期建设完工投产,李玉东见证了望城智能制造的崛起和戴卡“望城速度”的诞生。2017年1月破土动工的项目一期,在克服了90天雨季的困难情况下,在当年8月1日实现首批轮毂下线,只用了7个月,比同规模项目至少提前半年时间;紧接着动工的项目二期规模更大,占地313亩,也已经于去年完工。

  雨季对于施工来说,是个大难题。李玉东说:“项目建设规划精确到了小时。我们在施工上采用创新的交叉施工模式,实行地面施工、设备安装、高空钢构和管路全方位立体化施工模式,最大限度加快进度。同时,对工地建筑工人进行集中管理,下雨时开展室内技能培训,雨停就立即投入建设中。”

  作为全球最大的铝合金轮毂和铝制底盘零部件供应商,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出口量第一、世界汽车零部件100强企业,戴卡为何落子长沙望城?

  “当地政府服务给力,做事务实。我们原本只打算投资一个小厂的,结果变成了一个智能制造产业园;原本计划一年建一个厂的,结果变成了两年建了三个厂。”李玉东说,为了推进项目建设,每天召开项目例会,望城政府都有专人参加,把当天的问题带回去,及时协助解决;所有申报手续都有人提前列清单,带着跑审批;凡是政策规定的办结时限都取下限,在最短时间内办妥;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也时常到项目上召开现场办公会,“可以说,我们是被望城区优良的服务‘倒逼’着刷新了建设速度。”

  如今,同属中信集团的个性化轮毂项目长沙戴湘经历7个月建设周期,柔性生产线实现了个性化轮毂订制生产,为长沙再竖一面智能化生产旗帜,为产业园再添200万只个性化轮毂产能。预计整个项目完工后,可实现年产1200万只轮毂、2万吨凯斯曼合金配件,年产值可达150亿元,年税收10亿元。

  “望城是雷锋故乡,人好环境好。”李玉东是个北方汉子,走过很多地方的他选择定居望城月亮岛街道,将老婆孩子都带了过来,成为了“新望城人”。他说了个小细节:因为忙于工作错过了孩子上学报名的时间,望城的干部获悉后主动对接教育部门,让他的孩子顺利入学。在他家附近,砂之船奥特莱斯开业了,地铁开通了,银星湾公园开放了,让他更加看好望城发展。

  营商环境

  从一座工厂到一条产业链


  见证者:张臻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订单不断,投产即达产,我们实行‘人歇机不歇’轮班作业,每天生产100多吨,连春节都没停工!”眺望不远处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园的优美湖景,世界500强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直管企业、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远锂科)副总经理张臻露出舒心笑容,他表示,自从2018年12月投产以来,公司发展形势大好,预计2019年公司产值和利税将双创新高。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带动整个上下游产业迅速发展,其中动力电池成本占到了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的三到四成,而正极材料就是制作动力电池的核心材料。长远锂科正是瞄准这一方向,在望城投资建设了五矿新能源材料基地。

  “投资强度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建设速度最快,此外还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张臻说这个项目创造了很多第一。从2017年底动工到2018年12月正式投产,14个月里,基地的生产厂房、食堂、宿舍、排污系统等全部完工,设备安装调试完成。“由于新能源项目的特殊性,我们的厂房建筑跟普通厂房不同,对墙体、地面承重的要求很高,光厂房里的几十个关键设备窑炉,每个重110吨。加上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交叉进行,施工难度很大。”

  “能够取得这么快的建设速度,”张臻表示,“离不开望城区党委、政府和园区的鼎力支持与服务,公司召开了17次项目推进调度会,经开区郑以仁主任除了一次出差在外,次次都参加了。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还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鼎力支持项目建设。”

  一个个温暖的故事在张臻的脑海里:项目动工之初,上千名工人的住宿问题急坏了建设方,园区获悉后,特事特办,一周内帮助他们建起了安全环保的工棚;厂房外原本的废弃大塘,被园区铺以麻石小路,植上苗木花卉,为现代化的厂区添了一池美景;园区急企业之所急,努力协调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园区专门为企业职工开通了两趟直通市区的班车……

  “服务好政策好,让我们安心投资,下一步我们还要投资十万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项目,打造产业链闭环。”张臻介绍,实际上,早在数年前,长远锂科子公司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就已入驻园区,从金驰能源到五矿新能源材料基地,他见证了园区的崛起。

  “刚来的时候,白杨路、铜官大道都没有,边上的花果路也才修了一段,公司所在地是一片荒山。现在,高速有了、道路多了,铜官港区也开港了,还有火车线路,交通区位优势大大凸显,项目吸引力大大增强。”张臻感慨,硬件配套提升的同时,园区定位越发明确,服务有口皆碑。今年7月31日上午,2019年望城经开区重大产业项目招商签约大会举行,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杉杉股份有限公司,行业全球前四、中国第一的立邦(中国)涂料有限公司,中国轨道交通涂料龙头企业——株洲飞鹿高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亚洲最大的专业工业气体公司——盈德气体集团等世界500强、上市公司纷纷选择入驻望城,一个个强链补链项目即将起航。

  “正是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贴心的望城服务,吸引更多像我们一样的企业持续投资望城。”张臻表示,“望城发展潜力无限,我们在这里大有可为。”

  生态文明

  死水变活了,村庄变美了


  见证者:孔迪祥  靖港镇复胜村党总支书记
  复胜村在大泊湖畔,大泊湖水清岸绿,湖中央荷叶连连,鸟语花香,岸边坐着一排垂钓的人,村民们在家门口谈论着如何借助以后的水上旅游线路发家致富。63岁的村民肖福华开始憧憬今后游人如织的场景:“往东可达靖港古镇,向西可去千龙湖。乘船可以在老沩水、新沩水、团头湖三大水系中尽情游览……”

  让人难以想象,以前的复胜村到处都是烂泥巴和发臭的水。“晴三天要抗旱,雨三天要防汛。以前谈发展旅游简直不可想象,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寻找出路。”复胜村党总支书记孔迪祥说,位于湘江西岸、大众垸水系内的复胜村不缺水,但河、湖、沟、塘之前互不联通,水无法流动,成了一滩滩发臭的死水。

  流水不腐,让死水迸发活力,就要真正让水留下来、流起来、净起来、美起来。“复胜村的美丽蜕变起源于2017年。”孔迪祥自豪地说。2017年,望城区实施大众垸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此次河湖连通工程,主要是利用沩水水闸建成后抬高新沩水水位的契机,实现新沩水河向老沩水河补水。同时,借助大众垸内现有河、湖、渠、沟、塘水面,通过疏通垸内水系,加固垸内堤防,改造垸内水闸,同步实施生态修复,打造多个生态湿地,形成垸内“一带、两厢、四点、多支”的河、湖、渠相互连通的生态水网体系,实现垸区内水系自流。

  借着大众垸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东风,复胜村加速开展水治理,将大泊湖小微水体建成示范点,全面改善村民人居环境。孔迪祥告诉记者,大泊湖小微水体示范点位于大众垸水系连通项目老沩水至团头湖水系连接工程沿线,涉及农户305户。按照“源头控制—中途拦截—末端处理+水生态修复”的理念,达到降低水体区域污染、改善区域人居生态环境的目标。

  经过近两年的治水,复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如今的大泊湖水变清了,吸引了众多鸟类前来栖息。白天,很多垂钓客纷纷跑来钓鱼,晚上,村民们在湖畔纳凉散步,好不惬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于村里离靖港古镇和千龙湖两个4A级景区都很近,孔迪祥的设想是通过发展旅游,营造出更好的沿水人文景观和宜居环境,将“湘江古镇群”与“水利风景区”融合起来,“大众垸内水网水体丰富,团头湖是长沙最大的内陆湖。大众垸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完工后,可以通过沿线打造水景观,让游客乘船在老沩水、新沩水、团头湖三大水系中游览,促进水文化旅游。”

  产业扶贫

  望城荷花虾,扶贫扶出新产业


  见证者:刘健  首批望城荷花虾养殖户  
  望城区乔口镇盘龙岭村,村民刘健穿着连体的防水裤穿行在荷花池内,一边撒着小龙虾饲料一边顺手摘下几个莲蓬,黝黑的脸上满是笑容:“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路修好了,环境变美了,关键是村里实实在在脱贫了!”

  盘龙岭村817户,总人口3223人,由于受自然资源制约,产业单一,条件差、底子薄,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全村有贫困户80多户,属于省定贫困村。短短3年,这里从省定贫困村变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刘健见证了巨变。指着门前宽阔平坦的红南公路,刘健说,这条路是村里唯一进出的通道,由于年久失修,以前这条路破烂不堪、道路狭窄、没有路灯,“村民日常出行不方便,日常用电不足,水田抗旱灌溉排渍十分落后。”

  要想富,先修路。联系盘龙岭村的扶贫干部来了后,听取了村民的意见,帮忙提质改造了红南公路,进行了亮化、绿化、美化;又新修抗旱渠1.5公里,疏浚排渍抗旱主干渠道2公里;新增了变压器3台,建设娱乐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改建村级卫生诊疗中心……

  最让刘健激动难忘的是2018年3月30日。那一天,村委会礼堂里热闹非凡,100多位村民代表、土地合作社成员、种养殖大户等集聚一堂,举行了一场“开先河”的拍卖会。“村里成立了土地合作社,对2700亩土地进行了整合,分成5块对其五年土地经营权进行竞拍,鼓励大户进行荷花虾套养,而且每年区里还给每亩土地补贴几百元。”

  “我们这都是团头湖的水,水产养殖很合适。加上政策这么好,我也试试看。”勤快的刘健原本就是种田养鱼,没赶上竞拍的他事后主动找到了大户杨健合作,承租了150亩。没想到,这一下就开启了致富路。

  “去年等我搞完设施改造,6月才投放了虾苗,但价格卖得好,赶上了世界杯,最高卖到了50元一斤!”刘健说,去年投入改造和养龙虾花了几十万元,当年基本回了本,“养龙虾,没别的巧,关键是勤快、懂技术,村里来了技术员,也组织我们去湖北潜江取经了。”

  “今年,看到我们致富了,望城的政策又好,很多人纷纷养龙虾,今年我光虾苗都卖到了30多元一斤,不算莲蓬那些,纯利有30多万元,比以前种田强多了。”刘健笑逐颜开。

  获益的不只是养殖大户,更多的还是村民、贫困户。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1亩地1股的标准,盘龙岭村所有村民入股土地合作社,入股村民不仅能拿到每亩700元的土地租金,还能在基地打工,获得股份分红和工资收入。目前村里8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村民家庭年增收3000元以上。

  “现在,区里很重视‘望城荷花虾’品牌,我们这里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指着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特色民宿、游客接待中心、龙虾产业园等,刘健充满信心。据悉,望城区全力打造“望城荷花虾”品牌,荷花虾产业养殖规模接近7万亩,成功入选省、市“一县一特”农业主导产业名录和省级现代农业集聚区重点产业,“赏荷花、呷龙虾、当创客、住民宿、解乡愁”的发展蓝图渐显雏形。                                                

【作者:】 【编辑:姚碧姿】
关键词:望城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