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开福区老街老屋实现“更新”蝶变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静

  560米长的幽深古巷,麻石路蜿蜒,串起左宗棠祠、李觉公馆等15处历史人文景点,两厢翠竹、白墙、黛瓦古朴素雅,一栋栋修缮如新的瓦房木屋内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这古巷,正是长沙首条历史步道首发段西园北里,也是长沙新晋“网红”打卡地。

  作为开福区首个有机更新项目,政府出钱将老街老屋功能完善一新,大大改善了老城区居住条件,另一方面坚持修旧如旧,按照“街巷宽窄不变、街巷原貌不变、街巷文化不变”原则,保留了老长沙的文脉与气质。“以前小区的道路坑坑洼洼,电线像蜘蛛网一样挂在房屋墙面,环境很差。改造后,道路提质了、设施改善了,邻里关系更融洽了,住在这里很幸福。”在西园北里住了大半辈子的向翠英娭毑见证了老巷子的“更新”蝶变。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福区更新老旧城区改造“理念”,立足老旧城区调研实际,以解决老旧城区房屋“危积漏”现状、公共配套不足、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亟待保护等突出问题为导向,用有机更新的方法满足人民对城市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老城区更有长沙味、让老百姓更具幸福感。

  宜居是每个老百姓的期盼,有机更新就是要让老旧城区“血脉”更通畅,让老百姓住得更舒畅。从地下综合管线的规划设计、铺排施工,到启动地上道路、房屋、设施的更新,目前潮宗街片区主街巷全面完成水、气、电改造,打通交通微循环道路32条。

  从西园北里到潮宗街,接连铺排的有机更新项目多属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好承载着老长沙城市记忆、延续着长沙文脉传承的历史建筑与文物,同样是老旧城区有机更新的关键所在。开福区组织专家全面摸清“家底”,“一栋一策”制定保护修缮方案,重点打造楠木厅等历史文化景点,完成连升街等历史步道建设,精明提品质,让老城区的“气质”更美。

  开福区有机更新各环节实现了党建文化元素“无缝对接”,在西园片区打造的“睦邻西园·德润北里”邻里党建品牌,整合资源组成“邻里党建联盟”,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体系,还原了旧城老街亲密和睦的邻里生活氛围。在家门口的榕树议事厅沐浴阳光,在居家养老中心颐养晚年,在快乐老年大学丰富生活,幸福感以可触摸的方式出现在老街巷的每个角落……

  负责人谈

  杨光华(开福区副区长):开福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工作中突出坚持生活的宜居性、风貌的完整性、历史的原真性、文化的地域性、街区的活力性等五大原则,采取“留、改、拆”相结合的方式,将老城区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区域做必要的、有计划的更新,通过补齐民生短板、精心打造节点、优化街巷肌理、激发片区活力,让老百姓更具幸福感、让老城区更有长沙味。

  下一阶段,开福区将坚持保护为主、宜居优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吉祥巷、望麓园等片区有机更新,让老城区“旧貌换新颜”,推动幸福在老百姓家门口持续升级。

  基层反响

  易海军(开福区通泰街街道工委副书记):有机更新切实有效地为老百姓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街区品质,让老城区不再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也让市民群众清楚看到老城区文化的活力。从开始实施有机更新需要不停向老百姓做工作,到如今老百姓主动要求开展有机更新项目,就是最好的证明。

  李正爹(开福区寿星街居民):我的房子建于1949年,房屋常年漏雨漏水,设施老旧非常不方便。现在赶上开福区有机更新的好政策,政府部门将我居住的房屋进行了全面修复修缮,以前破旧不堪的老旧房屋摇身一变成了新房,小商店的招牌也修复一新。如今这条街环境整洁优美,居民都说住在这里真幸福。


【作者:全媒体记者 李静】 【编辑:易隽】
关键词:开福区 有机更新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