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星城铿锵玫瑰别样红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春林

  同一个战场,不同的战线;同样的战士,不同样的风采。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战场”上,她们逆向而行,铿锵绽放,用青春书写最美的战“疫”故事,展示星城巾帼的时代风范。今天是3月8日,也是第110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认识4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长沙女性,感受不同岗位上战“疫”的“她风采”。

  每天工作加时4.7小时,严守采血防“疫”线安全

  【她名片】

  吴芳,长沙血液中心机采科附二献血屋组长。

  【战“疫”故事】

  从正月初三起,在采血“疫”线奋战的吴芳,每天的工作时长悄然多了约4.7个小时。

  疫情突袭,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分外漫长,更让处于淡季的采供血工作蒙上阴影。疫情之外,长沙的各大医院里,仍然有许多癌症、白血病、外伤、产妇失血患者在等待血液救治。

  因为疫情,吴芳每天必须反复地出入洗手、反复地清洁消毒、反复地测量体温、反复地健康征询……

  每天,光在清洁消毒这个环节,她就要耗时3900秒;脱换一次手套,她就用洗手液洗一次手,再用泡沫消毒液进行二次消毒,这一动作,每次需要30秒;长沙血液中心机采科门口,设有一个为献血者量体温、做手部清洁消毒的区域,她细心为献血者量体温、教他们做手部消毒,每次至少需要20秒;对每位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她每天需要花300秒,献血者填完资料之后,她还要再一条条与献血者核对一遍,不厌其烦,孜孜不倦……

  不知不觉中,在她严谨细致的态度里,在用秒为单位的时间记录中,她一天的实际工作时长达39600秒,等于11个小时,较之前每天增加了约4.7个小时。

  【她说】

  疫情期间,再长的工作时间,我也不会觉得累。因为,多一个人献血,临床病患就多一份希望。

  12小时连轴转,隔离病房里有个“超人杨”

  【她名片】

  杨爱平,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隔离病房护士长。

  【战“疫”故事】

  杨爱平是长沙首批进入隔离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一直处在战“疫”最前沿。

  作为省、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隔离病房护理团队的带头人,从组建隔离病房,到收治全省第一例患者,她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每天都要高强度连轴工作12小时以上,她也被身边同事笑称为“超人杨”。

  超12个小时的持续工作时间里,她全力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她是患者的“贴心人”。除夕前一天的晚上,全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罗女士进入隔离病房接受治疗。对疾病的恐惧、药物带来的反应、日益增大的心理压力,让她食欲不振、情绪低落。杨爱平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化身“安慰天使”,帮助罗女士稳定情绪、解开心结;她还化身“营养师”,根据罗女士的饮食习惯及营养需求,定制个性化的营养食谱。

  “饭菜里有家的味道。”罗女士吃着菜,感受着杨爱平等医护人员的用心,食欲好了,情绪稳定了,身体也一天天地康复起来。康复后的她离开前,感慨地说:“隔离病房里,医护人员就是我的家人,在这里,我度过了一个特殊又难忘的春节。”

  “定制菜单”的成功,让杨爱平感受到,患者的饮食管理其实也是治疗中的重要一环。之后收治的所有患者,在她的坚持下,均实施了个性化配餐。

  她是病房的“心情疏导员”。隔离病房内,收治的患者与外界隔离,心里往往紧张、焦虑,杨爱平和同事们担起了“情绪调解员”的职责,将“么么哒”“整条街最靓”等网红词,和医务人员的名字一起写在防护服上。每当病房内响起这些令人捧腹的称谓,患者和医务人员都会忍不住会心一笑,信心油然而生。

  【她说】

  身负隔离病房管理重任,我必须挺住!也一定能挺住!

  20天朝夕相处,她成了3岁男童的“新妈妈”

  【她名片】

  刘建华,湘军小青苗望城托育中心老师。

  【战“疫”故事】

  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到成为孩子信赖、依恋的“新妈妈”,刘建华用了20天时间。

  刘建华与3岁男童桐桐(化名)的相识,来源于一次抗疫一线的“意外”:春节前,因为一次武汉的探亲之行,桐桐的父母相继确诊新冠肺炎进入集中收治医院,但桐桐4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尚未显示被感染。

  谁来照看这个孩子?望城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群英试着发出了一封求助信,不到30分钟,就有29个望城“爱心妈妈”挺身而出。经过慎重考虑、筛选,在经过健康体检和取得桐桐家长的授权后,有早教经验的刘建华接过照顾桐桐的重担,成为孩子的“新妈妈”。

  2月7日,与桐桐见面后,刘建华在隔离酒店为孩子准备了第一顿丰盛的午餐。在逐渐熟络后,她拿来一副拼插积木问桐桐“咱们一块玩,好不好?”“可以玩吗?”桐桐开心地玩起了玩具。

  在朝夕相处中,“母子”感情日渐深厚。桐桐喜欢吃水煮鸡蛋,不喜欢辣椒,刘建华细心联系酒店厨房,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她不断摸索着桐桐的生活规律,陪孩子阅读绘本,玩亲子游戏;她还手写桐桐的日常检测表,详细记录孩子一日三餐的时间与作息规律、体温情况,于细致处体现柔情与担当。

  2月8日是传统的元宵佳节,隔离酒店送来了一份汤圆,刘建华说:“这个汤圆应该很好吃。”没想到,桐桐立即用自己的小勺子舀起一个,递到她碗里说“刘妈妈,你吃”。面对孩子这份沉甸甸的爱,刘建华顿时泪水模糊了双眼。

  2月21日,隔离期满14天,刘建华和桐桐经检查符合解除隔离标准。在完成最后一次体温监测和消毒后,刘建华将孩子从隔离酒店带回了自己的家。

  2月28日,桐桐回到了父亲身边,结束了人生中与父母的短暂分离,但从此多了一个“刘妈妈”。

  【她说】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希望桐桐将来长大后,依然能想起这段特殊的隔离时光。希望在他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始终善良如初,健康快乐。

  6天日均18小时,她在“长沙小汤山”打响垃圾攻坚战

  【她名片】

  彭静,开福区环卫维护中心捞刀河环卫所党支部书记。

  【战“疫”故事】

  皮肤黝黑、身材瘦高的她,擦抹过痰渍、清扫过落叶、铲除过冰雪、清掏过淤泥、坚守过洪堤……而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的环卫职业生涯里又有了新的“印记”:被称为“拼命三娘”的她,曾连续6天用每天工作18小时的劲头,在长沙城北,参与到一场和时间赛跑、和病魔较量的战役中。

  面对疫情,长沙用3天时间修缮改造了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3栋老旧病房,打造长沙版“小汤山”医院。在72小时与时间赛跑中,一场彻底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也同步启动。

  接到任务后,彭静第一时间组织30余名党员干部前往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当时,院内自来水、电信、燃气管道等单位同时施工,医院内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等各类垃圾堆积如山,她第一个踩着泥泞、拿起铁铲,清死角、除垃圾、洗地面、大消毒……哪里垃圾最多,她就战斗在哪里;哪里最需要,她就服务到哪里。在此期间,她的双手起了血泡,但她不吭一声依旧默默坚守岗位。

  整个春节期间,她每天都忙到晚上11时才回家,次日一早5时,她又精神抖擞奔赴一线。因为忙碌,她将家中大小事情全交由丈夫打理,她说:“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防疫工作,我会坚守工作岗位,疫情不灭,我们不退!”

  【她说】

  环卫工作很平凡,干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和千千万万个环卫工人一样,默默付出、无怨无悔,用自己的忠诚担当,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与辛勤的汗水。

  (本组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全媒体记者 匡春林】 【编辑:易隽】
关键词:妇女节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