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雨花行丨吾心安处 深夜有光

做读书节目的时候,大抵是嫌自己的文化味儿不足,养成了爱逛书店的臭毛病,去各地旅游也总是先去当地的书店溜达。早几年特别喜欢南京先锋书店,诗意的栖居、大地上的异乡者,每一句话都柔柔的砸进心坎里。

喜欢的书店落在了心里,心就有了最深的寄托。和上海的朵云书店开在云端不同,先锋书店的总店开在五台山下的一个车库里,这是我时至今日依旧觉得最妙的地方,阳春白雪或者下里巴人,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在地底下也能长出倔强的花,你还真的不能小瞧了它。

那个地库我每次一呆就是半天,虽然总共才去过南京三次。记得2016年的一次南京之行,我在先锋书店闲逛,碰巧遇到作家葛亮的新书《北鸢》的分享会,他当时在讲南京这座城市带给他的文学想象。我听得入迷,历史上的分分合合,给了南京太多神秘的色彩 ,当时最直观的想法就是“我好想去南京”。因为先锋书店,看南京这座城市也是带着滤镜的。

我们这一代人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忠于自己,毕业找工作不是看工作在哪儿,而是先看自己喜欢哪个城市,喜欢了,再远也要去。我大学毕业从北京拎着行李来长沙就是这个道理,尽管那个时候,我对长沙所有的好感都源于我看了17遍的青春励志剧《恰同学少年》,白衣胜雪的少年,风华正茂的青春,最好的第一师范…….

然而10年前,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我走下火车,踏入那个破败、黢黑的站台时,一度怀疑自己提前下车了,“这该不会是长沙前的某个小站吧?”因为那个站台完全不应该属于省会城市。

那几乎是我对长沙的第一印象,破,脏,小。那几年长沙也的确是那样,破,脏,小。这个第一印象让我几乎看不到长沙的任何优点,总是满嘴的抱怨,总是试图逃离。

当我有机会去别的城市走走的时候,我遇到了先锋书店以及后来的诚品书店,还有很多想一起装在行李箱里打包带回的书店,然后就会不自觉的美化那些书店所在的城市。

出去的机会总是有限的,捱日子的生活都是在长沙。

长沙怎么就没有一个像样点的书店?当时有个叫熬吧的文化会所,稍微有点来头的长沙文化人都在那里分享过一些有意思或没意思的东西。可长沙怎么就没有一个像样点的书店呢?

在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的时候,德思勤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这不重要,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商业综合体一会儿冒出一个,德思勤最开始也只是在雨花区周边悄悄的火爆。它突破“地域”边界,让身在开福区的我关注到是因为突然之间有不少作家的新书分享会开始放在德思勤24小时书店做了。

单是因为要采访作家,我就去过好几次。最开始对这个书店的印象并不深,我见过的书店太多了,从设计到理念,说实话它并不出众。后来长沙掀起了一股书店风,商业综合体+品牌书店似乎成了标配。一时间,我竟不知究竟是读书的人变多了,还是书店的运营成本变低了。

再后来,书店就开始朝着一种奇怪的趋势狂奔,概念大于实际,打卡的人比买书的人多,拿着书拍照的人比拿着书阅读的人多。这样顶没意思的,我就不常去书店了。真不是假清高,我曾经认真的审视过自己在长沙不常去书店的原因,得出的结论嘛,有点不好意思,就是…年纪大了呗,挣到钱了呗,书房充实了呗。

这次雨花行,德思勤24小时书店是最让我猝不及防的,进去的时候,书店是热闹且冷清的,人很多,几乎每一个区位都有人,热热闹闹的把书店塞满,可大家挑书选书的那股子认真劲儿又无形中把热闹给推了出去,走在书店里,每个人都是冷清的,只执着于自己的内心。

我是有一些小惊喜的,自从单方面宣布与书店不再纠缠,暌违多年,没想到书店在这个浮躁的数字化商业社会,居然找到了初心—— 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但德思勤24小时书店不单单是一个书店,它的野心更大,单独辟出了一块儿区域,挑高设计,屋顶上是透明玻璃,白天阳光洒满角落,夜晚,抬头就能找星星聊天,优雅白的色调让这个空间显得莫名温暖。

他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儿,面前可能是电脑,可能是一本书,他们在写些什么,时不时喝上一口咖啡,每个人看上去都是孤独的,放在一起却有一种乳虎啸谷的热闹。

那个在破晓之时完成自己写作的人有没有等来他的黎明呢?

上班时间搬着电脑来这里找灵感的人是不是如愿以偿了?

试图用深夜的光去驱逐不安的人能不能触达内心的闪亮?

我们总喜欢追寻意义,读书的意义,书店存在的意义,为城市的黑夜点亮一盏灯的意义,在这个城市生活的意义…这些意义最大的意义不就是给了你一个“吾心安处”吗?在睡不着是常态,睡着是意外的年轻人看来,你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一直有光,你便再也不怕黑夜。

之前看过一本书叫《书店的灯光》,作者布兹比将书店之于我们的意义说成是“在人群中独处”,蛮妙的,就像我觉得在德思勤24小时书店,天暗下来的那12个小时,每个人都有他的星星。深吸一口气,浓郁的咖啡香,通身熨帖。

【作者:云如】 【编辑:王智勇】
关键词:雨花区 雨花行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