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叔衡的“反差”汲取奋进力量(“十步芳草 百年风华”有奖征文)

  贺志亮

  何叔衡同志作为与毛泽东同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之一,身上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特质,甚至“反差”。毛泽东评价“叔翁办事,可当大局”“何胡子是一头牛”。盘点何叔衡身上的“反差”,我们能汲取砥砺奋进力量,更好地坚守初心、担当使命。

  即使起点不高,也要心怀天下、持续奋力。何叔衡来自山村角落,出生在宁乡市沙田乡。当地属于西部山区,交通闭塞,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何叔衡进入湖南第一师范时自谦道:“深居穷乡僻壤,风气不开。”他饱受旧学熏陶,在8年的私塾学习中,不仅修完了四书五经,还饱读了大量历史名著。但他十分渴望接受新思想,认为应该抛弃那些“八股文”,所以选择到师范学校求学。与很多师范同学相比,何叔衡的新学基础薄弱。但他不甘示弱,一腔热忱追求进步。何叔衡同志在长沙求学时常说“旧学根底浅,新学才启蒙,急盼求新学,想为国为民出力”。英雄不问出处,作为党员干部,不论身处哪个行业、从事什么工作,也不论学历职位高低,都应该心忧天下、心中有梦、心中有“道”。

  即使年纪不小,也要学无止境、迸发活力。何叔衡不仅是晚清的秀才,而且在党内创下了年纪最大的师范学生、年纪最大的新民学会会员和年纪最大的“一大”代表三个纪录。到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37岁,参加新民学会时42岁,参加中共一大时45岁。党员干部应该树立正确的年龄观,活到老学到老,不要把年龄偏大当做自己不努力的借口。一个党员干部年轻不年轻,不光要看年龄,更要看他的责任感和危机感。谁有这些,谁就年轻,便能干劲十足、一往无前。

  即使工作繁重,也要深入群众、汇聚合力。何叔衡的工作涉及检察、民政、司法、纪检监督等,可谓公务繁忙,如牛负重。但不管多忙,他总是挤出时间与群众说说话。他还为自己准备了下村“三件宝”(布袋子、记事簿和手电筒)。“手电筒”的启示,就是要“走进屋”,不管有多远,有多忙,有多难,也要挤时间去,直达“最后一米”;“布袋子”的启示,就是要“送下去”,农村点多面广,老年人不少,不能只限于打个电话,而要脚步为亲,把政策送下去,把关心送到位;“记事簿”的启示,就是要“带回来”,要多听一听群众想法,把群众诉求放在心上,确保畅通社情民意渠道。

  即使诚恳自谦,也要敢于斗争、充满火力。何叔衡中秀才后宁肯当一个清贫的乡村老师,也不愿去县衙当那份管钱粮、盘剥穷人的肥差。他教书收费比别人低,遇到家里特别穷的学生,不但分文不收,还赞助书本笔墨。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能直面斗争、临危不惧。敢于与陈规陋习作斗争。何叔衡接受新思想后,回到家里把家里女人的裹脚布收拢来,在堂屋凳子上将裹脚布剁烂砍碎。敢于与敌对势力作斗争。何叔衡被毛泽东派往衡阳开展驱除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运动。面对军阀张敬尧的屠刀,何叔衡慷慨陈词,毫无畏惧,发动了大批群众。敢于与腐败分子作斗争。1932年2月,何叔衡排除诸多阻力,惩治贪污腐败分子,打响了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惩治腐败分子的第一枪。党员干部应该弘扬何叔衡同志的斗争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

  即使遭受委屈,也要忠诚担当、保持定力。何叔衡回江西后,先后被任命为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部部长、内务部代部长、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等众多职务。1933年前后,受“左”倾错误路线主导,何叔衡被打击和批判,几乎撤掉了全部重要职务。但他的信仰矢志不移,他的革命热情从不冷却,不计个人恩怨,不改变对真理的信仰,仍然满怀热情,拼命工作。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论地方大小、岗位不同、职务升降,都应该坚持讲党性、讲规矩,服从组织安排,把个人看轻一点、把名利看淡一点,始终不忘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作者系宁乡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


【作者:贺志亮】 【编辑:谭伟】
关键词:何叔衡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