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百年·党史“宁”来讲67】娄锦馨:《18枚红手印,一张“生死契约”》

相链区块链

  凝心聚力

  让党史学习走深走实

  今天推出

  【致敬百年·党史“宁”来讲】

  第67期节目

  《18枚红手印,一张“生死契约”》

  讲述者娄锦馨

  ▲娄锦馨,来自白马桥街道中心小学。

  《18枚红手印,一张“生死契约”》

  一个个红色印记的力量有多大?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名农民,怎么也想不到,当年按下的红手印,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惊雷。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978年,一间破旧茅草屋内,18名农民出于“填饱肚子”的朴素想法,冒险在这张“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1978年,安徽迎来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农田布满裂缝,土地撂荒,农民外出乞讨者不计其数。“那时生产队农民出勤不出力,干着还猫着,遇上大旱,要想救活大家,只有分田到户搞单干。”“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回忆说当时那是一条红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生产队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产量总和。

  “大包干”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此,我国农业生产活力迸发,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广袤农村生机勃勃、面貌焕然一新。

【作者:】 【编辑:李卓卓】
关键词:宁乡 党史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