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湘江评论》中汲取思想的力量

卢雅婧

  101年前,在芙蓉区马王街28号的修业学校,诞生了一本刊物——《湘江评论》,这本在五四时期的思想领域甚至在中国期刊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刊物,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凝聚着什么样的力量,让我们在百年之后依然不能忘怀?

  时光回到1919年4月,毛泽东从北京回到长沙,在修业学校当了一名历史老师。没过多久五四运动爆发,青年毛泽东凭借敏锐的政治意识,立马行动起来,和同伴们一起组织罢工罢课、市民游行,以声援北京的反帝爱国运动。然而仅凭少数人去组织、去演讲来动员大众,影响力太过有限。毛泽东向湖南学生联合会建议创办新式刊物,来唤起更多民众的觉醒。

  在决定创办刊物之后,毛泽东一人身兼数职,既是主编,还担负写稿、编辑、出版的任务,连校对也都亲自上阵。他白天上课,晚上挑灯写稿,1919年7月14日,第一期《湘江评论》引爆全城。此时的毛泽东,思想探索进入了最活跃的状态,他不顾暑气熏蒸、蚊虫叮咬,在恶劣的环境中以笔为枪,先后写出《创刊宣言》《民众的大联合》《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等一系列著名的文章。火爆的销量是对辛苦创刊最好的肯定。第一期印2000份,很快销完,又重印了2000份;第二期开始印5000份,仍然供不应求,读者把它比作“湘江的怒吼”。然而《湘江评论》的存世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出版了1-4号及临时增刊1号,第5号还未及发出,便被反动军阀查封。反动当局如此惧怕、憎恨,恰恰说明《湘江评论》的战斗力、威慑力,以及在当时的影响力、号召力。

  时光荏苒,2013年12月13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提及毛泽东同志早年创办《湘江评论》的情况,说道: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这是历史的激荡,更是思想的力量。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传承自有气象更新。今天我们品读《湘江评论》,更要传承好、延续好其背后的精神。

  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上发出了这样的呐喊:“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个声音,曾经激荡九州风雷,唤起工农千万。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也尤为重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明确把“敢于担当”列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之一。新时代我们传承担当精神,就是要在本职岗位上担当负责,切切实实做到全意全意为人民服务。

  “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翻开《湘江评论》创刊号,百年前的磅礴气势仍扑面而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需要我们“碰硬”……我们唯有拿出千磨万击还坚韧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

  在《湘江评论》题为《民众的大联合》的文章里,毛泽东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吁,“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并对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说明。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更需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奋勇前进,不断创造新的成绩。我们的初心使命也将在与人民共同奋斗的道路上越来越有价值和意义。

  100年前,在这片红色热土,先辈们用稚嫩而坚强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国家,用最绚烂而壮丽的方式诠释了“年轻者无畏”。100年后,祥和与幸福已经填满先辈们奋斗过的每一寸土地,今天的我们,更应从《湘江评论》中汲取思想的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者:卢雅婧】 【编辑:谌程】
关键词:湘江评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