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将军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范亚湘

  开国中将何德全战功显赫,可他居功不傲,生活上勤俭清廉,被誉为“百姓将军”。他拒绝利用手中的权力给家人安排工作,一生清正廉洁,生活简朴,一顶蚊帐打了17个补丁,却把省下来的钱无私地支援家乡农业生产,先后资助了11个农村贫困家庭子弟和烈士孤儿上学。

  何德全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人说:“过去,我这个百姓为了天下百姓得解放而打仗,现在胜利了,我还是一个百姓。”近日,记者走访何德全将军的故乡,聆听将军的故事,被将军的百姓情怀深深感染……

何德全在延安亲手种出了一个24公斤重的南瓜。  吴志立 绘

  1 “始终觉得他既是一个将军,更是一个百姓”

  长沙县黄兴镇会展中心社区是共和国开国中将何德全的故乡。在一个山花绽放的小山上,有一座简朴的麻石坟墓,这是何德全将军的长眠之地。20日,将军70岁的次孙何根仕告诉记者,每到清明节前夕,就会有人自发地来到何德全墓地祭奠、悼念。

  1897年9月5日,何德全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为了生计,17岁那年投身湘军,后来与彭德怀分在同一个班。”何根仕说,1922年,何德全入湖南讲武堂学习,北伐战争时在国民革命军第2军任连长,“他在旧军队里混得不错,可他向往革命,希望穷人都能过上好生活。”一次,何德全奉命到一家旅馆抓捕革命人士,当部队到达时,他故意在旅馆大门口整队,高声地喊“立正”“报数”等口令。“这样自然不会抓到什么人,爷爷因此被撤职,回到农村老家。”

  1930年7月,何德全听说彭德怀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即将攻打长沙,他马上找到彭德怀,要求参加红军,“入伍当晚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随红三军团两次攻打长沙。”1934年8月,何德全在高虎脑战役中带病指挥作战,因率一营之兵成功阻击数倍敌人,被授予“英勇指挥”红旗和二等功红星奖章。

  1934年10月,何德全参加长征,率部先后参加千家寺激战及抢渡清水河、吴起镇、直罗镇等战斗。“七七事变”后,协助杨勇指挥作战,开辟和巩固了鲁西敌后抗日根据地。何根仕说,在他的印象里,爷爷浑身都散发着一种军人的气概,“腰板挺直,走起路来脚步生风”。“投笔英雄不顾家,长城万里周天涯,鲁西一扫乾坤样,海内全开马列花,历代旧游思业水,六旬新额战长沙。”这是何德全六十大寿时,一位友人写给他的诗,何根仕可以随口背诵。

  1941年,何德全回到延安,任八路军十八兵站部部长。他率部开展大生产运动,亲手种出了一个24公斤重的南瓜、一根2尺多长的豆角和一片九钱重的烟叶,荣获毛泽东、朱德签署的“建立革命家务”奖状。1955年,担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的何德全被授予中将军衔。何德全是中共七大代表,第四届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1983年3月20日,何德全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家人在清理遗物时,发现只留下一张他参加长征过雪山时裹在身上御寒的旧牛皮、一顶打了17个补丁的旧蚊帐。“要说遗产,那就是我们从爷爷那里学到了劳动本色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何根仕说,“我始终觉得爷爷既是一个将军,更是一个百姓……每次回到家乡都是一副农民打扮,挑水劈柴、割禾扮禾、种菜植树样样农活都在行!”

  2 “别人的儿子可以在农村种田,难道我的儿子就不能”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何德全随军南下长沙,被任命为中南军大湖南分校校长。

  “你爸爸做大官了!”其时,有人告诉29岁的何罗生,“赶紧去城里找你爸爸啊,叫他帮你安排一个工作!”

  何罗生是何德全唯一的儿子。多年没有音讯,甫一见面,父子俩格外亲热。一同生活了几天后,何罗生找了个机会跟何德全说:“想请他出面帮忙在长沙找一个合适的工作,不知道可以不?”何根仕说,父亲知道爷爷的脾气,不敢霸蛮。

  见儿子这样说,何德全坐在一张椅子上半天才说话:“现在刚刚解放,到处都需要人。我出面帮你找个合适的工作并不难,可种田也是工作,别人的儿子可以在农村种田,难道我的儿子就不能啊?”

  “迎头一盆冷水,把我父亲给泼醒了。”何根仕说,父亲遵照爷爷的教悔,回到家乡勤勤恳恳地种田,“再也没有提到过找爷爷安排工作的事情。后来,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上了村支部书记,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多次受到县、乡政府的表彰。”

  20多年后,何德全劝说后人“安心回家种田”的一幕又发生了。“1971年,我哥哥何树根入伍海军,他多次写信请爷爷想办法解决提干的问题。”何根仕说,爷爷给何树根的回信很简单:“凡事都要通过自己努力工作和学习去解决……”“几年后,哥哥要复员了,他找到爷爷,请爷爷出面打招呼帮忙安排工作,爷爷一听脾气就上来了,质问我哥哥:‘难道回家种田就不是工作?’”

  何树根像他父亲当年那样,回到家乡务农。“爷爷一生就是那个脾气,他没带一个亲朋好友进城,总是对我们后人说,‘种田有什么不好?你们看那些金黄的稻谷,多诱人啊!’”

  3 “他骨子里惦念的依然还是农民和农村那些活儿”

  1958年秋,何德全因病在长沙郊区163医院住院,他特地带上粪筐和铲子,每天清晨散步时捡拾畜禽粪便,送至附近农村作肥料。为了表达谢意,农民们给医院写了一封感谢信。医院领导一看,赶紧要新闻干事给何德全写一篇报道。不想,何德全却对新闻干事说:“我这是本分,过去是这样,今天是这样,将来还应该是这样……还值得张扬一番吗?我看没有这个必要。”

  何根仕说,爷爷虽然是一个驰骋沙场的将军,“但他骨子里惦念的依然还是农民和农村那些活儿!”在何根仕的记忆里,爷爷每次回家乡都是“固定模式”:首先看望家乡的老人,然后去周围的农田转转,“一有空就下田干活,种出的菜长得青幽幽的。”

  1961年10月,长沙晚报记者去何德全家采访。何德全闻讯赶忙从菜地里回来,只见他身着一件补了几个补丁的旧军服,手里拿着一顶破了边的草帽,“全身散发着泥土的芳香,脸上流着汗水”。

  在简朴的会客厅里,晚报记者请何德全谈谈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事情。何德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这个人说不上什么勤俭,只不过吃、穿、用,我不大讲究。我穿衣服喜欢穿得干净、整齐,损坏不在乎,破了,只要补好就行。我身上穿的这件衣服是1955年发的战士服,已经补了十几个补丁了。近两年,本来可以领到3套夏装,我只要了一条裤子。公家发的将军制服也只是在节日里穿一穿……”

  边说,何德全边从卧室里拿出了一套已经洗白了的旧军棉衣对晚报记者说:“这是1953年在广东时发的,虽然已经很破旧,但只要把它补好,还可以穿几年哩。”记者走进何德全的卧室,看到床上铺的仍是部队发的白色床单,绿色被子叠得棱角分明,一顶用了多年的蚊帐,“我们数了数,共有17个补丁!”

  作为一个开国将军,何德全为何这么“寒酸”?何根仕向记者说出了答案。原来,一生节俭的何德全“把省下来的钱都用在了最有意义的事情上:一是帮助家乡购买粮种、化肥、农药等;二是资助了11个农村贫困家庭子弟和烈士孤儿上学。”

  相关报道

  >>手绘长卷丨百姓将军


【作者:】 【编辑:张日】
关键词:百姓将军 何德全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