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用心用情守护市民“水缸子”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玮蔚

  长沙依江而建、因水而兴,更因山水洲城之美誉而闻达于世,湘江与长沙注定有着解不开的情缘。

  近年来,长沙市认真落实国家、湖南省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工作要求,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部门通力合作,市、区县(市)两级联动发力,大力开展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实施规范化建设,制定应急预案、狠抓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建立日常巡察机制、定期监测水质、开展环境状况评估、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推进基础信息和构建物调查及保护区勘界定标等工作,全方位守护全市人民“水缸子”安全,让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高位推动,统筹构建水源保护治理体系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水平协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长沙筑牢绿色根基。”在今年4月7日召开的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的话语掷地有声。

  吴桂英强调,要加强协调联动,注重部门联动、区域联动,加强长株潭协同,共同推进湘江沿线保护和治理,系统推进长江干支流沿线治理。

  保护市民“水缸子”,必须扎牢“制度的笼子”。

  长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主要领导定期督导、调度,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列入《长沙市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长沙市水污染防治年度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清单,纳入长沙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等,出台了《长沙市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湘江长沙段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长沙市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同时加大对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投入和监督检查力度,并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纳入乡(镇)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目标考核评价内容。

  严格保护区划定,夯实水源保护“基础点”

  长沙遵循“以人为本、保护优先”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结合本地自然环境特点、水体特征,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分级负责开展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实行“一源一报告”。市生态环境局及各分局对辖区内所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进行技术审查,并征求水利、国土、住建、交通、卫健等多部门的意见后,提交省级部门进行指导审核,由市政府报省政府批准或备案。

  按照“应划尽划”原则,截至2021年,全市共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10处,其中县级及以上11处。

  “湘江长沙段全长74公里,一直以来都是长沙市区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湘江(长沙城区段)现共有自来水厂8座,其中南托(七水厂)、猴子石(三、八水厂)、洋湖(二水厂)、南湖(一水厂)、银盆岭(四水厂)现从湘江取水(2021年日均取水量约175万吨),新河、秀峰、廖家祠堂水厂以湘江为备用水源。湘江(长沙城区段)共划定1处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范围南起长沙、湘潭分界处,北至傅家洲尾,全长共31.94公里,保护区总面积38.73平方公里。“简单来说,划定保护区就是夯实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基础点。”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潘胜强表示。

  按照《饮用水水源划定技术规范》,河流型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陆域划定范围为:“一级保护区的水域边界上溯2000米,下边界下延400米(至郭公渡河坝)范围”,而长沙县捞刀河黄花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实际划定时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考虑产业园区发展与饮用水水源保护的融合点,实际划定范围为“一级保护区水域边界上溯9.5公里(包括汇入的支流上溯3000米)、下边界下延500米之间的河道水域”,保护区面积超过技术指南3倍,促进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有效保障了居民用水安全,反哺了该区域的发展。今年5月22日,长沙县举行“2020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成果”新闻发布会,公布长沙县2020年度GEP总值为1643.67亿元。

长沙县捞刀河(黄花)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实施规范化建设,安好饮用水水源“保护网”

  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后,全市按照属地政府负责制,严格落实《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相关要求,在保护区范围内设立了规范的宣传牌、区界标识、交通警示牌、隔离栏等,全面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作。

  “早在2018年,长沙市11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已严格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完成保护区标识标牌和隔离防护设施建设,其中长沙市湘江干流及株树桥饮用水水源地就设置隔离防护网13426米,设立界标62块、交通警示牌87块、航道警示牌4块、宣传牌39块、小宣传牌(防护网上)90块。”潘胜强说。

  在浏阳市浏阳河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于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还设立了双层隔离防护网,形成“双保险”,彻底杜绝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人类活动,实现真正的“无人区”,有效保护水源地水环境安全。目前,全市99处农村“千吨万人”、“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均已完成标识标牌和隔离防护设施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概念深入民心,激发了群众自发组织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意识,形成了保护水源的良好氛围。

  从长沙出发,经长浏高速,辗转县道、乡道,攀上一段盘山路,只见大坝之上,一湖碧水卧于群山之间,这里就是长沙的“第二水源”——株树桥水库。

图为株树桥水库大坝左岸(泄洪道边)界标。长沙生态环境局供图

  株树桥水库截浏阳河主要支流小溪河蓄水而成,于1990年下闸蓄水。2010年,长沙引水工程实现通水,株树桥水库自此成为长沙的第二饮用水水源地,目前每天向长沙供水约50万吨。

  数据显示,株树桥水库水质一直保持在地表水Ⅰ类或Ⅱ类标准,在长沙市湘江流域各水源地监测断面中每月均排名第一,实现了向长沙安全供水、供应优质水的目标。

  划定保护区以来,株树桥水库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安装50多个视频监控装置,在一级保护区内安装有全长3000米的守护屏障,凡人员可以到达的水岸沿线,都安装了高约2米的隔离防护网,有效阻断了人类活动对水源地水质的影响。

划定保护区以来,株树桥水库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安装50多个视频监控装置,在一级保护区内安装全长3000米的守护屏障,有效阻断了人类活动对水源地水质的影响。长沙水业供图

  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消除安全隐患

  根据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工作要求,长沙市严格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总体原则,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整治。2016年、2017年、2019年、2021年先后启动市级、县级、千吨万人和乡镇级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专项行动,排查发现的10个市级、46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均已整治到位,其中仅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就建设导流管槽4122.4米、应急池27个,应急池总容积1041.12立方米,拆除农家乐、游乐场、工业企业合计6家。

  2020年,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38个环境问题完成整治;2021年乡镇级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17个问题完成整治;2022年47处农村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共74个环境问题整治被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任务清单,截至目前任务已完成超过92%。

  沿着长沙潇湘路南行,至猴子石大桥西南,可以看到江边一小块梭子形的沙洲,似停泊在岸边的一艘巨轮,这里就是柏家洲。它是湘江长沙段15个洲岛之一,岛屿总面积231亩左右,在上世纪50年代成为人流、物流进入长沙城的门户,一度享有长沙“小南京”美名。

  在整治以前,柏家洲上有121处房屋,生活着416口人。洲上有农家乐、养马场、摩托艇等休闲娱乐场所,周末还有不少上洲游玩、野炊的市民。最热闹的时候,附近停满了车,几百人在这里聚会、烧烤,洲上居民的生活污水、垃圾,加上外来人员带来的垃圾,对柏家洲周围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已经搬迁上岸的居民说,“垃圾、污水基本都是没处理直排湘江”。

  随着柏家洲整个洲岛被划定为长沙市湘江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省、市相关规定,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也不允许进行任何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经过调查摸底、宣传动员、联合行动,仅用3个月时间,柏家洲上所有房屋拆除倒地,完成搬迁工作。

  据了解,这是湖南省首个环境整治搬迁项目,目前柏家洲已实现封闭式生态保育,曾经的烧烤游乐洲已然成为了生态保育岛。

  开展日常巡查,多部门联合执法

  “2019年以来,市环委办每季度组织水利、交通、农业农村、住建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进行执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将整治完成情况纳入市环委会对区县(市)政府的年度绩效考核。”潘胜强介绍,市环委办还制定印发了《长沙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巡查制度》,要求各区县(市)结合全市网格化工作制度,将巡查工作纳入年度环境执法工作中,落实巡查责任,安排人员每月定期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巩固整治成效。

  “我们还严厉打击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域游泳、电鱼、炸鱼或其他非法作业等违法行为,对不配合的垂钓、野炊等人员进行行政处罚;根据相关要求,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为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区域,强化环境风险防范。”潘胜强说。

  自2020年起,长沙开展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禁捕禁钓专项巡查行动,总计开展4271次执法巡查,共劝离垂钓人员4022人次,立案查处171起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垂钓活动的违法案件,有效震慑了破坏饮用水水源的违法行为,保护了饮水安全。

  在湘江长沙望城段,一排高约2米的绿色防护网竖立在河堤公路边,这里是望城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不远处的防护网上,挂有绿底警示牌,上面写着“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止垂钓,禁止破坏”。

  “您已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请尽快离开。”望城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安装的红外感应系统能第一时间感应并发现在饮用水水源地内垂钓、游泳等影响水质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及时向执法人员预警。

  宁乡市环委办专门印发了《宁乡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巡查制度》,明确市生态环境局宁乡分局和属地乡镇(街道)每月对辖区的县级和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巡查一次,建立巡查台账、及时发现和交办环境问题。2021年,共下达各类问题交办函6个,督促属地乡镇对现场检查时发现隔离防护栏损坏、河面垃圾漂浮等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对沩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发现的垂钓行为进行了立案处罚。

长沙水业志愿者正在清理水源地周边垃圾。长沙水业供图(资料图片)

  加强水质监测,开展环境状况评估

  长沙市生态环境局逐步建立健全了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并根据《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县级及以上水源地每月开展一次监测,逐步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测网络;对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每季度开展一次检测,农村千人每年开展一次监测;对自来水厂出厂水、管网开展水质检测;二次供水由供水分公司对泵房进行日常检测,并配有在线检测仪表,形成了从源头到末端的饮用水水质监测体系,随时掌握饮用水水质变化情况,做到及时应对,并定期在门户网站公开,接受群众广泛监督,让群众成为饮用水水质的“明白人”。

  除此之外,市生态环境局每年对水源地开展环境状况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水质、保护区划定、规范化建设、供水能力、环境问题整治等,及时发现水源地环境问题并解决。根据评估结果,长沙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持续稳定为100%,评估工作连续被省生态环境厅评为优秀并向全省推荐。

  编制应急预案,有效应对突发环境问题

  截至目前,长沙已形成“划定水源地保护区随即编制水源地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按要求备案”的工作模式,结合制定的《长沙市城市供水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每年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同时积极提升各自来水厂的处理能力,配备应急投加装置;在各水厂均建有应急物资仓库,常备应急处理物资;为应对上游可能出现的突发性环境污染情况,在猴子石水厂建有重金属污染应急处理装置。

图为猴子石水厂,长沙通过加强水源水和出厂水监测,有效保证供水安全。长沙水业供图

  同时,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落实“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建管专业化”的建设思路,长沙逐步发展形成了“1+4”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模式。

  “十三五”期间,长沙共巩固提升农村自来水人口约150万人,至2020年底,新增农村自来水入户人口100万人,提升长沙农村日供水能力近20万吨,提质改造了39个单村供水工程。目前,长沙市农村已经实现了100%的乡镇通自来水、94%的行政村通自来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2.7%,农村供水保证率95%。尤其是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问题已全部解决,基本实现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

  接下来,长沙将持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全面完成全市饮用水水源基础信息及构筑物调查工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工作,继续尽心尽力全方位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全力保护市民“水缸子”。

【作者:彭玮蔚】 【编辑:李卓卓】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