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春耕备耕育秧忙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 通讯员 陈卓凡何婵娟 左希山)人勤春来早。眼下,望城正是水稻育秧的黄金时节,农户们育秧备耕忙,抢抓农时忙农事。

育秧大棚内,平铺在地的育秧盘满眼新绿、青翠欲滴。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邹晨虎 摄

  放眼望去一幅幅“春耕图”正徐徐展开。近日,记者走进茶亭镇创联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只见一条水稻育秧自动化流水线正“火力全开”。浸种、铺土、洒水、播种、覆土、装盘……传输带上,水稻精量播种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个个秧盘被均匀填满,运至密室进行催芽,待秧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转入连栋智能大棚。

  在育秧大棚内,又是另一番景象。平铺在地的育秧盘满眼新绿、青翠欲滴,自动喷灌、控温控湿等设备时刻等待“号令”。“我们保证大棚里的温度在20℃左右,湿度控制在30%至40%,这样最适合秧苗生长。”创联联合社理事长谭新龙说,按这个温度和湿度设定,25天左右水稻秧苗即可下田。

  创联合作社是长沙目前最智能的集中育秧工厂。在育秧现场,谭新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基地今年可满足4万余亩农田的插秧需求,按照每亩田需要28盘秧苗,共出秧12万余盘。“按照现在的进度,1小时制1100盘秧苗,相比传统育秧能节省人工80%以上。”谭新龙透露,目前基地已接到来自周边部分乡镇种植户约4000多亩的育秧订单,后期还可以帮农户实现全部机械化耕地、插秧和收割。

谭新龙在精选种子。

  省水、省肥、省地、省工……明年,谭新龙准备将基地再扩大1200平方,添2个智能育秧大棚。“不再‘靠天吃饭’的感觉真好!”看着即将送到邻镇的秧苗,谭新龙心中早已奔向希望的田野。

  秧好一半禾,田好谷满仓。除了育秧工厂正在加足马力,望城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在抢抓施工期,为春耕播种夯实基础。沿着乔口镇蓝塘寺村的村道蜿蜒向前,一片广阔无垠的高标准农田映入眼帘,放眼望去,阡陌交通、田地成方,沟相通、渠相连,“高标准”呈现出了清晰的模样。

  “这片高标准农田,从去年9月份开始建设,现在整个建设进度到了95%,目前主要就是进行渠道和机耕道路的完善工作,等扫尾结束,就等着整田下秧苗了!”蓝塘寺村相关负责人李维告诉记者,从去年得知要建设高标准农田开始,村里的种粮大户们便翘首以盼,纷纷与与村里签订了流转协议,380多亩的农田早已抢订一空。

  让土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据了解,望城区有耕地28.51万亩,目前建成高标准农田25.46万亩,高标准农田基本实现全覆盖。今年望城计划完成2.17万亩高标准农田的提质建设,并通过“良田+良种+良法”配套,预计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左右。

育秧大棚里,秧苗长势良好。

【作者:贺文兵】 【编辑:易勇】
关键词:望城 望城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