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这家湘菜店火了30年!如今却“改头换面”了……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4日讯(记者 姚碧姿)作为吃货的天堂,长沙的街头巷尾餐饮店密布,美食众多,想在星城的餐饮行业站稳脚跟,难度系数可想而知。可就是有这样一家店,自1989年开业至今,历经3 次搬迁,在长沙美食行业风云变幻的30年间,牢牢地圈住了长沙人的味蕾。它,就是长沙老口子心中屹立不倒的“湘春酒家”。这个做了三十年的传统湘菜品牌,而今加入了“文和友”大家庭,成为文和友第8个子品牌。

  从市井小店到品牌升级店

  是冲击还是考验

  坐落在九龙仓三楼的湘春酒家,全新的店面设计风格让这个具有年代感的名字焕发了新的生机。

  黑色实木背景,中国红贯穿始终,高空间、大景深的镂空雕花隔断、木雕的六角宫灯、错落有致的方窗,新店既兼具传统中式风格的古典优雅,又有现代风格的简约时尚,散发着新中式风格的独特魅力,让人感觉温馨又舒适。

  从市井小店到品牌升级店,对湘春酒家而言,是冲击,还是考验?关于这个问题,湘春酒家老板卢五明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坚持,“湘春酒家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能一直经得住新老顾客的口味检验,背后其实是我们用一碗一碟、一筷一勺扎扎实实沉淀下的三十年的经验,是我们对传统的理解,对地道长沙菜的坚持与传承。品牌升级了,但是我们的食材、口味、品质永远不会改变。”餐饮行业摸爬滚打三十年,见过了太多品牌的变化和网红店的更迭,他从来没怀疑过自己的判断。

  湘春酒家,长沙最早的个体户酒家

  1989 年,一张招牌,一间门面,几张桌子,卢氏姐弟共同创立的传统湘菜家庭式酒家——湘春酒家在外湘春街5号诞生。

  卢五明从小好吃、也爱研究吃,小时候家里经常会搞些肉饼子、肘子蒂、酸菜蒸肉之类的“硬菜”,他就喜欢围在灶边,看母亲怎么做。稍大些,卢五明就开始自己做了,“早上起来炒饭啦,打豆腐脑汤啦,到外面田里捉了鳝鱼啊,都是自己回来搞”。20多岁从国企下岗后,身怀一手好厨艺的他,开始做小时候吃到的最传统地道的家常菜,没想到,一做就是30年。

  “店的位置有点偏,门面不大,只有 3米宽,但是它深,像一个小巷子一样,分成了三截。”1980年代末,虽早已是长沙主城区的原长沙北门(湘春门)外的外湘春街比起长沙城南传统的商业区,位置并不占优势。

  卢五明回忆,湘春酒家开张时,周边还没有其他餐馆,但也经常会接待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的应酬和亲戚朋友的聚餐,店里生意还不错。

  因为卢氏姐弟的家常菜货真价实,味道好,性价比又高,外湘春街的这个像是小巷子一样的酒家很快就在周边圈了很多粉,口碑也迅速从外湘春街传遍整个长沙。

  一碗“蒸肉饼子”,蒸出了30年的传承

  长沙人对肉饼子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早餐店和湘菜馆都有它的身影。

  “我做的蒸肉饼子至少卖出去100万份!30年味道从来冒变过。”卢五明说,吃过的人都说他家的蒸肉饼子入口即化,连牙口不好的老人家和刚长出牙齿的小孩子都吃得有味。

  新鲜的农家土鸡蛋和瘦肉当天采购,当天用完,绝不过夜。肉饼和鸡蛋加入高汤里烹制,汤和肉饼的分量都很扎实,比例也刚好。汤勺一放进去,肉饼就断开了,舀一点汤和饼,滑溜溜,一不小心又进了碗里。落口即溶的感觉,甚至不需要咀嚼,满口鲜美,就算筷子功力再好也抵不过这比果冻还 Q 的肉饼。

  猪油烧卖、扎鱼、川豆紫苏鳝鱼、腊排骨、三鲜锅巴也是湘春酒家 30年经典老菜。

  猪油烧卖皮薄料足,猪油香味扑鼻,咬上一口,便能看到颗颗饱满发亮的糯米;川豆紫苏鳝鱼将川豆和紫苏的香味交织融合,肉质细腻而不肥腻,清爽软烂;腊排骨蒸的到位,轻轻一咬就能骨肉分离,脆骨爽脆有韧性;三鲜锅巴韵味十足;扎鱼酒香四溢;豆芽韭菜清脆爽口……

  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湘春酒家会有数十年的老顾客经常光顾,为什么会有一代接一代的年轻人带着他们的父母和孩子在这里家庭聚会,把这里当作“第二个家”?

  正在大快朵颐的食客们说:“一恍惚,好像这个城市什么都没变,而自己,还是那个在课堂上喜欢边转笔边开小差的调皮伢子。”这家店的味道能带你穿梭回曾经熟悉的那段时光,隔一段时间来一次湘春酒家,品品老长沙家常菜的味道,很亲切。

  30年传承,这里是否还是你印象中的味道,或许,你可以去那里坐坐,尝尝蒸肉饼子、腊排骨,吃上一道三鲜锅巴,就能找到答案。


【作者:姚碧姿】 【编辑:姚碧姿】
关键词:湘春酒家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