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潇湘” 锣鼓亭:农村“小菜”好韵味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2日讯(记者 黄能)龙华山下迎盛世,锣鼓亭子庆欢年。昨晚的“喜迎十九大 共圆中国梦”2017年全省“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决赛长沙市专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打击乐合奏《锣鼓亭》紧紧地抓住了台下观众的眼球。

  《锣鼓亭》表演现场,锣、鼓、镲、唢呐轮番上阵,音乐清丽委婉,优美动人,演员表演形式灵活多样,朴实而喜庆。不仅如此,该节目还有包含了木工、纸扎、绘画等内容的木结构亭子,具有浓郁的乡土民俗韵味。

  《锣鼓亭》来自长沙县文化馆。据该节目编导周洪波介绍,锣鼓亭子是长沙县双江镇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开始时是为庙会等祭祀活动游行和行香时表演。表演形式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长沙县原双江镇赤马村村民大多是由江西迁移而来,他们在江西车子的基础上予以改进,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锣鼓亭子制作表演形式。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个节目登上“欢乐潇湘”的舞台,是看中了节目的原生态和浓郁的乡村特色。

  “这个节目是根据农村生活创作,加入了很多的农村生活场景。”周洪波介绍,其中包括搓衣、捣衣等洗衣服的动作,以及砍柴、拉钎担等积极劳动的场景,相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会感到很亲切。他说,如果说舞台上的大戏是一道“大菜”,那么他们的节目就是一道可口的“小菜”。“在我看来,‘欢乐潇湘’的舞台就是要表现有湖南特色的东西,而且向上向善这两点很重要。”

【作者:记者 黄能】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欢乐潇湘 群众 文艺汇演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