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有介事丨风华正茂好读书

  宁莎鸥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来自长图的数据显示,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据了到馆读者的68.13%;而来自湘图的数据也表明,80、90后读者,无论是到馆频率还是阅读量都占据了半壁以上的江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乐于走进图书馆。

  年少岁月,青春时节,大概是与书联系最紧密的时光。呱呱坠地,要通过“三百千”、格林安徒生童话来发蒙;学龄时光,要通过各种课本与名著获取对世界的认知;大学时就业后,要钻研专业书来获取职场生存、安身立命之本。年轻时,记忆充沛、知识丰盈,家累未及压身,多了一份精力与从容。是以,在长沙各大图书馆、书店里,你总能看到青年们占据书架的中心,手不释卷、孜孜以求。

  长沙,同样是一本朝气蓬勃的“大书”。随着网红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四面八方涌来,来阅读它的光彩夺目与深邃广博。李自健、谢子龙等艺术馆,大概是文艺书;湘博、长博……大抵是历史书;想看青春甜文,步行街有的是青春洋溢的小哥哥小姐姐。

  为什么要读书?近日走红网络的中科院黄国平博士论文的《致谢》,可能做了最好的注解。黄国平出身大山,家徒四壁,宛如顽石中一棵岌岌可危的小苗,22年的求学路、无数的书本化作风霜雨露,滋养着他长成了大树。“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黄博士是学霸,亦是智者、勇者,知识改变命运,其道不孤。有人居高楼,有人在沟壑,世间事千万种,难求每一件都完全公平。但读书,恐怕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公平的事了。

  诚然,知识爆炸的年代,古人所云颜如玉、黄金屋、千钟粟皆已远去,读书并不保证一定能“变现”。可每当我合上书页,体味着尘世书香、回味着与智者的神交,我也许一时说不清书本究竟给我留下了什么,但我确信,它一定留下过什么。


【作者:宁莎鸥】 【编辑:郑湘平】
关键词:世界读书日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